李明洋、盧宜虹摘譯、改寫*
HBO / 2016-08-22
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_htSPGAY7I
8月22日,知名英國籍喜劇演員、政治評論員和主持人John Oliver在HBO熱門脫口秀節目"上週今夜(Last Week Tonight with John Oliver)"中,以特許學校為主題,揭露了特許學校的諸多荒唐事。節目甫一播出,即造成大轟動,短短一週的點閱率突破了500萬人次,直到今天,特許學校的議題仍舊是各大媒體熱議的焦點,足見特許學校的爭議性及美國民眾對其關切程度均非比尋常。
自1992年第一所特許學校在明尼蘇達州(Minnesota)設立以來,迄今已有25年左右的歷史。當初之所以設立特許學校,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進行實驗教學,以協助解決公立學校教學現場的問題。然而,時至今日,特許學校不僅沒有解決教育現場的問題,反而製造出更多的問題,甚至還威脅到公立學校的生存。
臺灣推動實驗教育已有好長一段時間,近年來,更通過了實驗教育三法。值此之際,美國的特許學校政策及其後果實可做為臺灣的前車之鑑。
***
重點摘譯:
特許學校被許許多多的政治人物所喜愛,例如總統Barack Obama投資了雙倍的金錢在特許學校上面;前總統George W. Bush說他是特許學校的超級忠實信徒;民主黨總統候選人Bernard Sanders表示他信任特許學校;共和黨總統候選人Donald Trump說特許學校不僅有效,而且辦得非常好。共和黨總統候選人Mitt Romney說特許學校辦得太成功了,所以每個政治人物幾乎都可以從中找到優點來說。是啊!特許學校讓兩黨達成共識的速度,比婚宴DJ播放一首曲子的速度都還要快!
基本上,特許學校接受納稅義務人繳交的稅金,卻是由私人來經營。特許學校最早成立於25年前,主要是用來做實驗教學,後來急速擴張,直到現在全美國共有超過6700所特許學校,學生人數超過了300萬人,而且受到不少名人的資助,包括唱片製作人兼歌手Puff Daddy、網球名將Andre Kirk Agassi、饒舌歌手Pitbull等。
支持者總喜歡拿一些辦學優良的特許學校當例子,例如這則KIPP特許學校的新聞報導就說,無論孩子之前的學業成績如何,均透過抽籤方式進入該校,而且儘管許多學生的家境清寒,仍有82%的學生升上大學。一名畢業自KIPP的大學生在接受訪問時表示,KIPP最讓他認同的優點是他所做的許多努力,在當時雖然沒有獲得任何回報,卻在後來獲得了成功。坦白說,能夠取得這種成效的辦學理念,如今都值得好好地探究一番。
然而,批評者指出,特許學校誇大了辦學成效,而且他們的成功是建立在把學區裡表現優異的學生和珍貴的資源榨乾的基礎上。我知道,這段節目的內容可能會讓支持與反對陣營裡的某些人感到氣憤,所以我們先暫時把"特許學校是不是個好方法"的問題擱置一旁,因為不管特許學校好或不好,現在全美國已經有42個州加上華盛頓特區都有特許學校了。所以,我們反而要來看看特許學校的實際運作情形。
有一組人的研究發現,平均而言,特許學校學生的閱讀表現比傳統公立學校的學生稍好,數學則是差不多。但研究者坦承,特許學校的品質無論是各州之間或是各校之間都良莠不齊。這還是比較委婉的說法,因為有許多特許學校真的是大有問題,以至於連一個學年都撐不下去。例如這則新聞報導指出,位於橘郡(Orange County)的這所特許學校突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關閉了;另外這所地區特許學校也是無預警地關閉。而這位接受訪問的媽媽則說:"我兒子在我們家的餐廳桌上放了兩張紙條,其中一張寫著,親愛的媽媽,我們學校是不是要結束營業了?"是的,是的,你說對了。事實上,那所學校只不過在開學後的6個禮拜就關門大吉了,所以老實說,他們是應該經營得更好一點。
在某些州,特許學校的關閉率亮起了紅燈。例如兩年前,佛羅里達州(Florida)的一家報社發現,自從2008年至今,該州已有超過119所特許學校關閉,其中14所在開辦後的第一個學年結束前就關閉了。但是重點是,學校這麼快就關閉是很驚人的,因為我們會認為一所學校一定是經過嚴格的監管後才可以開辦,所以學校的財政和辦學都應該沒問題才對。但是事實卻往往不是如此。例如佛羅里達的一所特許學校"Ivy Academies"只經營了7週就關閉了,因為該校的教室不足!教室不足,所以學生每天都搭著校車去作田野調查(daily field trip),有時候在教堂,有時候在公園。每天都做田野調查,這種事居然也會發生?這樣的學校到底是怎樣通過核准的?結果我們發現該校的申請書內容,有一大部分和另一所早先成立的特許學校的申請書內容如出一轍,這樣的作法即使可能不觸法,卻是十足的不道德。
順道一提,這所特許學校創辦人Treyon Mitchell不只抄襲別人的申請書內容,他還把提供給學生的資金拿去當成私人的開銷,目前正等著被人以"重大竊盜罪"的罪名審訊。
特許學校有太多的利益可圖,平均每入讀一名學生,校方就可以獲得7000美元的補助金。我再以賓州的一所"Harambee Institute"特許學校為例,該校看起來就像其他的教育機構一樣,全校從幼兒園到8年級共有450個學生,可是到了晚上9:00,學校的餐廳就變成了酒吧。對此,地方當局表示,該酒吧沒有領取牌照,該校的作法也觸法。還好,現在該校的領導者換人當了,之前的執行長因為侵占該校將近8萬美元的款項而被收押。
或許您會說,那只是個案而已。但事實並非如此。過去10年來,賓州至少有10個以上的頂層行政人員或管理人員涉及諸如詐欺、濫用公款,妨礙司法等案件而遭判刑,這也就是為何賓州雜誌會對家長提出警告,在為子女選擇學校之前務必要上網查閱該校是否可能會無預警地關閉,或是該校的執行長是否因為侵占公款而遭判刑。這樣的氛圍就像賓州審計長所說的:"誠如我以前說過的,我現在還要再說一遍,賓州擁有全美國最糟糕的特許學校法令。"
但是我不能確定,賓州的特許學校法令是不是全美國最糟的,因為俄亥俄州(Ohio)的特許學校法令幾十年來都很糟,甚至連特許學校倡議者都將之稱為"西部蠻荒地區(wild west)"。俄亥俄州約有360所特許學校,州長John Kasich常常說他多麼地熱愛擇校(choice)和競爭(competition)的教育政策。他說:"如果我們有競爭的意識,那麼公立學校就可以獲得改善。就好像鎮上只有一間Pizza店(pizza shop),店裡的Pizza沒放多少義大利辣味香腸,那麼就算你抱怨得臉爆青筋也沒用;如果要放更多的義大利辣味香腸,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開第二間Pizza店。那就是改善我們公立學校的方法。"這種說法不管怎樣都說不過去。如果要更多的義大利辣味香腸,他可以跟一般人一樣多付點錢啊!還有,他說開愈多pizza店,就會有愈好的pizza,這句話顯然在pizza連鎖店"PAPA JOHN'S"的面前站不住腳。
其實,俄亥俄州特許學校的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缺乏監督。有一年,該州審計長發現,納稅義務人花在特許學校的經費,足足是花在其他公家單位金額的4倍多。此外,還有更不可思議的,那就是教育督察長Lisa Ham因為把學校的經費花在私人的SPA、珠寶、行李箱、遊玩、寵物照護,以及去歐洲旅行和去看歐普拉秀(Oprah show)等費用而被起訴。她不承認罪刑,而解釋說:"箴言說,如果沒有願景,民族就會滅亡。所以對一個人來說,讓自己的生活有願景是很重要的,為了達到這一點,人必須在有生之年盡可能地去經歷;而為了把這個觀念傳給孩子,他們必須自己去經歷。"這真是驚人!她在那邊滔滔不絕地盡說一些鬼話,然後以為人們會買她的帳。我倒覺得她是向歐普拉學到了怎麼揮霍金錢吧!喔!對了,她說箴言說:"如果沒有願景,民族就會滅亡。"但其實她遺漏了下面的一句話,那就是:"唯有謹守律法的人才有福。"這才是最重要的警語。
而最讓人驚訝的是,在俄亥俄州有很多管道可以合法地從特許學校牟利,這已經行之有年了。我們不妨看看2000年美國公共電視節目"最前線(Frontline)"製作的這一段影片:根據法律,特許學校必須是非營利性質,但是特許學校可以聘請教育管理公司或是教育管理組織(Educational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EMO)來經營學校,而教育管理機構可以獲取利益。
特許學校創立者David Brennan把他的教育管理機構稱為"白帽(White Hats)"管理公司。Brennan說:"教育徹頭徹尾就是一門生意,如果把它當成生意來經營,就可以大發利市。"是的!教育從頭到尾都是一門生意,如果把學習,"learning"這個字的"L"去掉,就變成了盈利,"earning";再把"E"拿掉,我們會得到"arning"。沒錯!這並不是一個字,但也許會在特許學校開辦的英文課堂上出現。
這個男人的白帽管理公司依照合約來走,每所特許學校將支付95%以上的政府資金給他,但這是個私人公司,他並沒有義務將公司的財務公開,所以納稅義務人根本就不知道這些錢到底是如何被花用的。而且,這間公司還經營了該州表現最差的32所特許學校。
你或許會以為特許學校完全沒有受到監督,但是你錯了,有些州對於授權人的資格有嚴格的限制。俄亥俄州有許多不同的團體,其中也有非營利組織。這樣說吧!我可以任意開一間學校,名叫"約翰緊張男孩學院(John Oliver Academy for Nervous Boys)",那麼我只要事先成立一個非營利組織,名字叫"約翰的孩子們(Johnny's Kids)",這樣一來,或許我就可以來監督自己設立的學校。
這樣的情形真的就發生在俄亥俄州的特許學校連鎖事業"理查艾倫學校(Richard Allen Schools)"。該校董事長是個名叫Jeanette Harris的女士,而這所學校正好就被Harris自己設立的非營利組織"孩童算數(kids count)"所監督。他們花了100萬美元的稅款來管理和提供諮詢,但是Harris否認這之間的利益輸送,她聲稱她並沒有直接參與決策。也許吧!也許吧!他們會選擇由"孩童算數"來監督該校是因為這個組織有很好的監督紀錄吧!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同樣由"孩童算數"監督的其他學校吧!根據報導指出,某所(特許)學校聲稱有459位學生入學,結果實際上卻只有30名學生!喔!糟了,因為當局命令要查看學校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只有30個學生,卻對外宣稱有450個學生,難怪這個監督組織會自稱為"孩童算數!"目前,俄亥俄州通過了一個新法令來試著解決這些問題,但這些嚴重的傷害已經造成了。
另外,還有一種特許學校在美國很風行,那就是網路特許學校,他們服務了18萬名學生,每名學生平均收費7000美元,意思就是納稅義務人每年要繳出超過10億美元的稅金給網路特許學校。
有些網路特許學校設計了出席系統(attendance system),令人無法置信的是,有的時候孩子已經連續5天沒有登入系統才被算缺席,還有一些孩子從來就沒被要求上去網路上課。但是因為州政府仍然要求校方要報告出席率,所以網路特許學校就謊報百分之百的出席率。這真是瘋狂!基本上,你只是給孩子一個充滿電動、色情圖片、長除法(long division)的盒子,然後宣稱他們百分之百選擇正確?也許有些孩子需要網路教學,但必須在監督下執行,因為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傳統公立學校的孩子,網路特許學校的孩子失去了相當於72天的閱讀學習,180天的數學學習,而一個學年只有180天。180減掉180是多少?如果給這些孩子作答,答案可能會是"3"。
特許學校的倡議者或許會告訴你,他們非常關心網路特許學校,而且還會督促州政府提供更嚴格的監督。這是真的!根據紀錄,有些學校因為這樣而更糟。有一位研究員告訴俄亥俄州說:"很高興你還有內華達州(Nevada),所以你們還不是最糟的。"這個我相信,這句話應該鐫刻在內華達州的車牌上當座右銘。不過重點是,我們沒有時間去了解內華達州。
最後,特許學校的倡議者又說,在績效責任制的推動下,就像做生意一樣,把績效不好的學校關閉。但這會遇到一個大問題,根據前特許學校教師的說法:"這並不是個企業,也不是一間餐廳,當客人不喜歡你的食物就關閉,然後另尋他路。這是教育,學生中途被迫離開學校將無處可去。我想應該對想開特許學校的人多做過濾。"沒錯,問題就是不該讓市場來決定孩子,因為孩子變化得比市場更快,再這樣下去就會毀了孩子的未來。
如果想把特許學校比喻為比薩店,那麼我們就應該好好地監督他,像在做比薩一樣。誠如俗諺所說的:"給孩子爛比薩,會毀了他一天;對待孩子如爛比薩,你會毀了他一生。"
***
不少人認為當前臺灣的教育病況沉痾,所以另外設立實驗學校或許是個可行的辦法。但我們必須搞清楚,到底設立實驗學校的目的為何?是為了和體制內的學校一同努力改善教育現況嗎?還是要樹立起理想教育的楷模,供體制內學校仿效呢?美國當初就是為了解決教育問題,所以設立特許學校,但實施了25年以來,非但解決不了教育問題,反而釀出更多的災難;反觀臺灣,自有實驗學校以來也有好長一段時間了,但這些實驗學校有起到多少見賢思齊的作用?然而,我們卻也看到了不少體制外的團體對著體制內的種種指指點點,體制內的教師動輒得咎,絲毫沒有共同合作,和諧共存的跡象。還是,實驗學校的設立,為的僅僅是逃避體制的種種規範而已?
教育環境不佳,那麼針對缺失逐一檢視與改進即可,而不是只想著要另外設立實驗學校就可以改善現狀,更不應一廂情願地認為可以透過實驗學校這帖特效藥來"矯正"體制。那樣的做法只是促成了平行又隔離的教育體制,不僅達不到相輔相成的功效,反而會造成相互吞噬的後果。教育是沒有捷徑的,著名國際教育學者Pasi Sahlberg即指出:愈是想快速改革教育,卻反而愈容易毀了她。事實上,當今世界上教育最優質的國家也曾有過慘澹不堪的過去,但是他們並沒有急著想一步登天地改善教育環境,而是先從凝聚共識開始,然後針對教育的缺失,逐一改善,經過了30餘年的努力,才有今日的成果。
許多國人的觀念仍舊停留在1980年代美英所鼓吹的新自由主義,以競爭、績效、以考試決定能力,以及適者生存的自由市場思維做為辦學的依據,殊不知,此種理念才是導致當今臺灣教育病況沉痾的元兇!
美國的特許學校就是前車之鑑,難道我們不能從中學到教訓,更加謹慎而真誠地面對當前教育的問題逐一檢討,改善,卻非得要另闢一條未知吉凶的路嗎?實驗學校真是治癒教育病況的良藥,還是讓病況更為嚴重的毒藥呢?到底設立實驗學校的目的是什麼,以及願景是什麼,臺灣的民眾真的搞清楚了嗎?
(*本文摘譯自John Oliver在HBO主持的"上週今夜(Last Week Tonight with John Oliver) ",有興趣細觀完整節目的讀者,建議點選以下影片收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