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談教育的均等與公平

Pasi Sahlberg主講

李明洋摘譯、改寫*

Educational Inequality in England / 2014-04-22

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k990d6Wac

教育是百年大計,但多數政客卻往往僅將教育視為政績,使其淪為政治操弄下的工具。因此,教育政策反覆,莫衷一是。

本月9日,英國首相Theresa May宣布將解除以往對文法學校所做的禁令,希望得以改善英國教育不公平的問題。然而,所謂的改革,充其量不過是舊瓶裝新酒,只是將以往的菁英主義升學制再拿出來修修改改,亦即學生完成基礎教育後,如欲進入相對菁英的文法學校,則必須通過考試。然而,教育觀察家認為,此番改革勢必又要讓學生陷於競爭更加激烈的考試深淵,在失敗者與成功者之間做抉擇。這樣的政策真的能夠消弭長期以來的教育不公問題嗎?

早於兩年前(2014年4月7日),坐落於倫敦的"皇家文藝學會(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 RSA)"深感英國教育不公的問題嚴重,乃邀請享譽國際的芬蘭教育學者Pasi Sahlberg至倫敦進行演講,講題是"我們如何因應英國教育的不公問題(How can we tackle inequality in English education?)"。會議中,Sahlberg總結PISA的報告,提出了兩點結論:

1.擇校和競爭無關於促進教育表現;

2.公平性以及課程和評量的自主性似乎可以提升教育表現。

並呼籲當局戒除過度競爭的思維,重視合作的重要。兩相對比,May此番重拾往日競爭思維的改革措施乃顯得極為諷刺!

臺灣的教育目前也處於改革的十字路口,許多人認為沒有競爭,學生就沒有競爭力;認為考試制度才是最公平的教育政策。臺灣長久以來奉行的考試升學制度就是最典型的競爭主義教育路線,學生的競爭力真得有比較好嗎?我不知道,但這最公平,最具競爭力的制度卻造就了世界上教育成就落差最大,教育最不均值,教育最不公平的臺灣教育。

芬蘭早在40年前就開始進行"穩定的教改",廢除10歲分流制,改設完全學校,拋棄過度競爭思維,落實平等教育,如今的成就舉世皆知。

40年的教改經驗,英國和臺灣看到了嗎?聽進去了嗎?40年的教改路程,英國和臺灣做得到嗎?願意去做嗎?

這場演講不僅是給英國的建議,更是給我們臺灣的警告。

***

重點摘譯:

近十餘年來,有個非常有趣的概念稱為"全球教育改革運動(Global Education Reform Movement, GERM)",這個概念雖然不完全出自於我,但我研究這個領域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個概念基本上是源自於在觀察過世界上各個教育體系及各個國家後,產生了疑問:各個教育體系和各國到底是如何提升他們的教育體系呢?

如果您有機會去環遊世界,然後坐下來和各國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好好地談一談,了解一下他們是以什麼樣的原則和理念來建立目前的教育體系,而這就是GERM這個概念形成的背景。

GERM,就光明面來看,就是非常重視及期待每個人的學習(成果);然而,我們卻也看到了它在世界各地造成的混亂,其中,競爭就是一個非常基本的原則。許多國家的政策制定者認為,競爭是提升教育體系品質、公平及均等的最佳方式。我們也看到標準化在世界各地滋長,為每個學生設定高標準來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求學校領導者經營及領導學校的模式,希望藉此提升整體教育的表現。而以學生的考試成績做為教師的績效責任又是另一個常見的現象,亦即採用標準化測驗的結果來評斷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教師和學校的辦學成效。而且使用這些資料來做為各種績效責任的依據。此外,在競爭之中,擇校也是世界各國常見的現象,只是形式略有不同,例如將公立學校轉型為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s)、學院、免費學校(free schools)及私立學校等。最後,教育也愈來愈具有商機。目前,我在美國常聽人說,每年公共教育的市場商機高達6000億美元,所以將公立學校轉型成私立學校就可以讓許多人大發利市。

GERM這個詞就是英文中"病菌(germ)"的意思,這是個很好的比喻,就像人們生病就是受到病菌感染一樣。現在我給各位看看世界地圖。根據我的分析,GERM最早發端於1988年英格蘭的"教育改革法案(Education Reform Act)",很快地就傳到了北美,接著是澳大利亞、紐西蘭,然後蔓延到了全球(見圖1)
圖1  GERM全球分布圖(取自Pasi Sahlberg, 2014, youtube)

我曾在圖1上標示有紅點的地方演講或工作過,這些紅點代表著被GERM感染的地方,紅點的大小代表被GERM感染的程度。例如這個小紅點是瑞典,代表她有一點受到GERM的感染,因為在20年前,瑞典引進了免費學校以促進市場競爭的機制。所以,現在有一個好問題就是,到底這些受到GERM感染的國家,她們的教育好不好呢?我們只需要觀察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瑞典,以及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的其他幾個國家的教育表現,答案就會非常明顯。那就是舉凡未在1980年代末期遭到GERM感染的國家,她們的學生在國際評量的閱讀、數學和科學領域的表現都已獲得了提升。所以,我們必須質疑的是,遵循競爭、標準化、標準化測驗、績效責任、擇校等原則是提升教育品質的正確方式嗎?

於此,我想要和各位談談兩件事情,其一是均等(equility),另一是公平(equity),這兩者常常被用來做為評斷教育體系成功與否的指標。首先我想向各位稍微說明一下均等,我用圖2來說明各國收入不均等和學生學習成就的關係。

圖2  收入不均等和學生學習成就的關係
(取自Pasi Sahlberg, 2014, youtube)
在圖2裡,學生學習成就的資料是採用PISA的資料。我們可以問的是,不均等的收入或(財富)不均等的國家和學生學習成就之間有何關聯呢?在這張圖上,X軸(代表收入不均等程度)愈往右邊代表均等程度愈糟,亦即位置愈往右邊的國家愈不均等;而各國15歲學生在PISA閱讀、數學和科學的表現愈佳,在Y軸上的位置就會愈高。

那麼,英國位在圖2的哪裡呢?在國際平均值稍微偏右,是屬於比較糟的情況。美國的位置更右邊,表示她的均等程度更糟。美國是所有富裕國家中教育體系最不均等的國家之一。從這張圖可以知道,各國收入不均等的程度和教育表現呈現有趣的負相關。當然,這個結果並不意味著這兩者存在著因果關係,只能夠顯示出,愈不均等的國家愈傾向於教育表現不佳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公平的部分。於此,我對公平下了一個簡單的定義,亦即當孩子到學校讀書時,我們看他來自於什麼樣的家庭背景,那麼他的學業表現又是如何;所謂不公平的教育體系就是,該教育體系提供給家庭背景較具優勢的孩子較多的服務;而較公平的教育體系則是會消弭那些通常會影響貧困孩子表現的因素,例如單親家庭且家長又遭逢失業的孩子。所以公平在這裡意味著教育體系提供給孩子的服務品質。在圖3裡,X軸代表的是公平性,愈往右邊,表示公平性愈佳;Y軸則代表學生的學習成就,愈往上成就愈高。

圖3  教育公平性和學生學習的關係
(取自Pasi Sahlberg, 2014, youtube)
於此,同樣的問題,英國位在圖3的哪裡?在非常接近國際平均值的位置。美國的位置稍微低一點,表示公平性稍微差一些。在圖中用框框起來的國家,表示她們的教育體系既公平又成就很高,包括南韓、日本、加拿大和愛沙尼亞。

現在有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那就是芬蘭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圖4顯示的是40年前芬蘭所在的位置(左下角)。

圖4  40年前芬蘭教育體系的表現
(取自Pasi Sahlberg, 2014, youtube)
40年前,芬蘭充斥著私立學校,而且採用和現在相當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所以,在40年前我們決定把這些東西都拿掉,設立了以前瑞典和挪威採行的完全學校(comprehensive schools),而且在這個教育體系裡,我們堅持讓每一所學校都是優質的學校,每一位教師也都是優質的教師,我們不允許設立私立學校,因為我們認為這會破壞整個教育體系


自從1970年代後的30至40年,現在芬蘭的位置已經移動到圖5的位置(右上角)。

圖5  目前芬蘭教育體系的表現
(取自Pasi Sahlberg, 2014, youtube)

我認為很重要的是,我們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從1990年代初開始,在教育的公平性上做了相當大的投資,讓每所學校都是優質學校,每天、每所學校的每個孩子都可以透過特殊教育、健康照護、充足的營養、證據本位的課程,以及優秀的教師獲得應有的服務。這花了我們相當多的時間。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催生了市場本位的教育改革運動,到了1990年代時,也傳入了北歐,當時有許多的芬蘭人就說促進教育公平性是在浪費我們的人才,會毀了我們的國家,因為我們不讓那些有才能的孩子去讀類似瑞典的免費學校,讓他們發光發熱。但是我們沒有放棄,一直堅持做下去,直到PISA公布了第一次的評量結果,紛爭才終於結束。所以我們說,是PISA救了芬蘭的教育,因為PISA證實了我們的作法是正確的。

在圖6上,我們看到上海、新加坡和香港的所在位置,就我個人的看法是,上海和新加坡的公平性是有些問題的,所以實際上她們不應該被稱為成功的教育體系,或是高表現學校體系(high-performing school system),因為她們的教育公平性大有問題。當我來到了英國,我聽英國的教育秘書長將上海、新加坡和瑞典的教育體系視為各國的教育典範,但事實上,她們並不是表現卓越的成功教育體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k990d6Wac
圖6  上海、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成功嗎?
(取自Pasi Sahlberg, 2014, youtube)
在厚達2500頁的2012 PISA報告中,我認為有兩點結論是非常重要且值得注意的:

第一、報告指出,"擇校和競爭無關於促進教育表現。"OECD在綜合了65個國家的教育體系後所作的結論是,擇校和競爭並不是驅使學校體系表現提升的好方法。

第二、"較具公平性以及課程和評量較具自主性似乎可以提升教育表現"。誠如我剛剛所說的,教育體系系統性地投資在公平性上面,而公平的教育體系似乎會驅使教育表現得更好。

最後,我有5項建議給各位做參考,這些建議不是只有來自於芬蘭,而是從那些成功的教育體系中所綜合而來的:

第一、我們必須減少競爭,而應該多合作。要整個教育網絡及各層級的合作,不只是國與國之間,也包括學生和學生、教師和教師、學校和學校之間,以及校長和校長之間的合作。所以,合作應該成為教育政策及改革的首要任務,而競爭則應該排到最後去。我的意思並不是說競爭不好,而是沒有證據證明競爭可以促進教育的表現

第二、我們應該減少對抗,而應該更凝聚共識。教師、學校、社會大眾,和政策制定者之間應該減少對立,建立更多的共識,這是成功的教育體系給予我們的最常見的啟示。目前這些成功的教育體系,教師和社會大眾之間沒有對立,。如果在教師、學校,或其他各方面有抗爭,就表示這當中有哪些地方錯了,我們就必須試圖去予以解決。

第三、我認為我們應該減少過早學習,而應該更重視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遊玩。上週我接受了BBC的訪問,他們問我對於英國"教育標準局(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 Ofsted)"局長想要讓英格蘭2歲大的孩子在更具有結構性的環境中接受教育的看法,我說這是瘋子才會有的想法,是不應該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在許多成功的教育體系,他們會讓孩子去玩,例如在芬蘭,我們讓孩子盡情的玩,直到7歲大的時候進到了小學,前2至3年,我們也是讓孩子玩。

第四、我認為我們應該減少績效責任制,而是賦予更多的信任責任制。績效責任制固然很重要,因為我們花費的是納稅義務人繳的稅金。但是如果我們把績效責任制套用在教育政策或改革上,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信任對於任何事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教育體系裡建構以信任為基礎的責任制,那才是趨使教育邁向成功的關鍵。

最後,我認為我們應該減少擇校,而讓教育體系更趨公平。誠如我們之前看到的,擇校並不能促進教育表現,而是教育的公平性。我們必須了解,公平可以促進均等,當我們擁有更公平的教育體系,那麼我們同時也會擁有更均等的教育體系。


演講者簡介

Pasi Sahlberg為芬蘭籍教育學者,擔任芬蘭國際行動與合作中心(Finland’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Mobility and Cooperation)主任,並兼任Helsinki及Oulu大學教授。此外,亦是國際著名教改學者,曾任職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並被許多國家聘請為教育改革顧問。著有暢銷書"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及該書續集"Finnish Lessons 2.0: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 

(*本文摘譯及改寫自Pasi Sahlberg教授在英國所做的演講,有興趣觀賞完整演講者,請點選youtube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