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洋
這幾天,新聞報導一名未參加會考的國三生,因某高中二免階段仍有缺額,因此僅以志願序和多元學習表現2項成績,即進入該校就讀。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但教育部的解釋是,該校二免沒有超額,當然就沒有超額比序的問題,法令也沒規定一定要有會考成績,因此學校應接納學生。教育部並進一步說明,會考是用來檢測國中3年的學力,並作為高中職補救教學的依據,...然而會考只是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的項目之一,比重不得超過1/3,也可以完全不採計,因此不宜設置會考成績門檻,或是規定一定要參加會考,才能報免試入學[1]。
從這一則新聞,我們可以充分地了解到,教育部對於這整個12年國教的基本邏輯和實施過程,根本是模糊不清與相互矛盾,所以完全是在打迷糊仗。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解析臺灣PISA 2012系列(9)---聯考升學制度真的公平嗎?
李明洋
近日報載,新北市長在公開場合重炮抨擊12年國教,並宣布明年將取消特招[1]。消息一出,引起廣泛回響,許多人表示贊同,認為應該讓孩子一試定位,以減少升學壓力,更有不少人直言,唯有恢復聯考制度,才能落實公平正義。
就這則消息及後續的反應,我認為12年國教確實荒腔走板,理應批判。但是取消特招,一試定位,就能減輕孩子的負擔,甚或恢復以往的聯招制度,就真能達到公平正義?我實在不能苟同。
近日報載,新北市長在公開場合重炮抨擊12年國教,並宣布明年將取消特招[1]。消息一出,引起廣泛回響,許多人表示贊同,認為應該讓孩子一試定位,以減少升學壓力,更有不少人直言,唯有恢復聯考制度,才能落實公平正義。
就這則消息及後續的反應,我認為12年國教確實荒腔走板,理應批判。但是取消特招,一試定位,就能減輕孩子的負擔,甚或恢復以往的聯招制度,就真能達到公平正義?我實在不能苟同。
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
解析臺灣PISA 2012系列(8)---臺灣教育豈非自相殘殺、勝者全拿?
李明洋
曾有中國教育界人士批評中國的學校教育採取的是"自相殘殺,勝者全拿"的教育思維,因而塑造出一個既不公正,也不公平的教育體系[1]。意即位居前段班的名牌學校佔盡了絕大多數的教育資源,然而非前段班的學校則資源匱乏,幾無翻身餘地。相較之下,臺灣的教育環境上自主政者,下至家長與學生,又何嘗不是奉行著"自相殘殺、勝者全拿"的思維呢?
曾有中國教育界人士批評中國的學校教育採取的是"自相殘殺,勝者全拿"的教育思維,因而塑造出一個既不公正,也不公平的教育體系[1]。意即位居前段班的名牌學校佔盡了絕大多數的教育資源,然而非前段班的學校則資源匱乏,幾無翻身餘地。相較之下,臺灣的教育環境上自主政者,下至家長與學生,又何嘗不是奉行著"自相殘殺、勝者全拿"的思維呢?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十二年國教真的搞了什麼!
李明洋
這幾天的新聞總離不開十二年國教。
不少人認為,十二年國教是想消滅明星高中;有些人則認為,十二年國教是想廢除以往的菁英主義;也有人認為十二年國教是想顛覆臺灣的升學制度。沒錯,十二年國教有許多作法和以往的聯考或學測非常不一樣,但就我的觀察,十二年國教在根本上是完全沒變,那就是跳脫不了以往考試制度的框架,所以不僅消滅不了明星高中,廢除不了菁英主義,更顛覆不了臺灣的升學主義,充其量,十二年國教只是在做法上耍些小把戲(超額比序、志願序、特色招生...),但這些把戲卻把考生和家長耍得團團轉,讓臺灣的教育環境更亂,對臺灣的教育傷害更深。
這幾天的新聞總離不開十二年國教。
不少人認為,十二年國教是想消滅明星高中;有些人則認為,十二年國教是想廢除以往的菁英主義;也有人認為十二年國教是想顛覆臺灣的升學制度。沒錯,十二年國教有許多作法和以往的聯考或學測非常不一樣,但就我的觀察,十二年國教在根本上是完全沒變,那就是跳脫不了以往考試制度的框架,所以不僅消滅不了明星高中,廢除不了菁英主義,更顛覆不了臺灣的升學主義,充其量,十二年國教只是在做法上耍些小把戲(超額比序、志願序、特色招生...),但這些把戲卻把考生和家長耍得團團轉,讓臺灣的教育環境更亂,對臺灣的教育傷害更深。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