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仁特鳥類誌01-黃鸝

李明洋

(*歡迎引用,但請尊重著作權,務必註明出處,謝謝)

學名:Oriolus chinensis

分類:雀形目(Passeriformes)、黃鸝科(Oriolidae)、黃鸝屬(Oriolus)

命名者:Linnaeus, C.,1766

臺灣亞種:Oriolus chinensis diffuses

亞種命名者:Sharp, R. B., 1877

英文名:Black-naped Oriole

保育等級:一級保育瀕危野生動物

遷徙狀態:少數留鳥、稀有過境鳥

校園狀況:1雄1雌,定居於校園裡,活躍於校內各處,最常現蹤於森林區、洗車場旁花圃、圓環區


圖1 黃鸝羽色金黃,為一級保育類動物

圖2 粗黑的過眼線繞到枕葉接合,故名黑枕黃鸝


一、分類

    黃鸝屬於雀形目(Passeriformes),曾被置於鴉科,但現在大多將其視為黃鸝科(Oriolidae)的一員。

    1760年,法國動物學家Brisson率先在其著作《鳥類學(Ornithologie)》中分別以法文和拉丁文為黃鸝命名為Le Loriot de la Cochinsinensis和Oriolus Cochinsinensis(Brisson, 1760)。Loriot和Oriolus都是黃鸝的意思,Cochinsinensis是交趾支那,所以意思是交趾支那的黃鸝(Brisson, 1760)。然而,Brisson在命名時誤以為該標本是在前法國殖民地交趾支那,也就是越南南部,而且他的《鳥類學》沒有符合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的命名規則,而未被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認可(Allen, 1910)。

    1766年,瑞典博物學家Linnaeus更新了他的《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12版,參考了Brisson的命名,保留原本的屬名Oriolus,而將種小名Cochinsinensis改為chinensis,意思是中國的,因此Oriolus chinensis遂成為現今被廣泛認可的黃鸝學名,意思是中國的黃鸝(Linnaeus, 1766)。

    目前全世界的黃鸝科鳥類共有3個屬,分別是裸眼鸝屬(Sphecotheres)、林鵙鶲屬(Pitohui)、黃鸝屬(Oriolus),其中,裸眼鸝屬有3種,林鵙鶲屬有4種,黃鸝屬有30種(Gill, Donsker,& Rasmussen, 2022)。臺灣的黃鸝均為黃鸝屬,有2種,一種是體色多為紅色的朱鸝(Oriolus traillii),另一是體色多為黃色的黃鸝(Oriolus chinensis)(丁宗蘇,2012)。

    黃鸝有20個亞種(Gill, Donsker,& Rasmussen, 2022),臺灣的黃鸝屬於Oriolus chinensis diffusus這種亞種,是由英國鳥類學家Sharp在1877年予以命名。diffusus是拉丁文「擴散」的意思,根據Sharp在其著作《大英博物館鳥類目錄第3版(Catalogue of the Birds in the British Museum III)》中的解釋,因為Oriolus chinensis diffusus是黃鸝中分布最廣泛的亞種,故以diffusus予以命名(Sharp, 1877, p.197)。


二、名稱

    有關黃鸝名稱的由來,根據陸璣在《陸氏詩疏廣要》的說明為:「此鳥之性好雙飛,故鸝字從麗,又曰鸝必匹飛。」而按照先秦《小爾雅•廣言》的解釋:「麗,兩也。」由此可知,黃鸝因體色金黃,雙宿雙飛,故名為黃鸝。

    除了黃鸝這個名稱以外,黃鸝還有不少的別名,例如:

    周朝《詩·豳風》:「倉庚于飛,熠燿其羽。」稱黃鸝為倉庚。

    周朝《爾雅·釋鳥》:「倉庚,鵹黃也。」稱黃鸝為鵹黃。

    西漢《大戴禮記·夏小正》:「倉庚者,商庚也。」稱黃鸝為商庚。  

    西晉《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黃鳥,黃鸝鶹也,或謂之黃栗留。幽州人謂之黃鸎,或謂之黄鳥,一名倉庚,一名商庚,一名鵹黃,一名楚雀。齊人謂之摶黍,闗西謂之黃鳥,當葚熟時來在桑間,故里語曰,黃栗留看我麥黃葚熟,亦是應節趨時之鳥,或謂之黃袍。」稱黃鸝為黃鸝鶹、黃栗留、黃鸎、黃鳥、倉庚、商庚、鵹黃、楚雀、博黍、黃袍。

    清朝《康熙字典》:「鶬鶊,鳥名。大於鴝鵒(即八哥),毛黃色,羽及尾黑色相閒,雌雄雙飛。一作倉庚。」又云:「黃鸝。...一名金衣公子。」稱黃鸝為鶬鶊、金衣公子。

   由上所述可知,古人對黃鸝的稱法相當多,包括倉庚、鶬鶊、商庚、鵹黃、黧黃、黃鶯、黃鸎、黃鳥、搏黍、楚雀、黃袍、黃鸝鶹、黃栗留、金衣公子等,其因何在?茲分述如下:

(一) 倉庚、鶬鶊、商庚:元朝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倉庚鳴,庚亦作鶊,黃鸝也。…倉,清也;庚,新也;感春陽清新之氣而初出,故名。」由此可知,古人因新春伊始黃鸝即開始唱起悅耳的歌聲,宛若帶來清新的氣息,故名之為倉庚。而鶬鶊顯然是因為黃鸝為鳥類,故將倉庚改為鶬鶊。至於商庚的由來,史書並無詳加說明,推測可能是從倉音訛變為商音所致。

(二) 黧黃、鵹黃:明朝陳彭年編《大宋重修廣韻》:「黧,黑而黃也。」而明朝張自烈《正字通》則謂:「倉庚,…以黃色黑章曰黧黃。」顯然,古人以黃鸝的羽色有黃有黑,故以黧這個字來形容黃鸝;而因黃鸝為鳥類,故又將黑部改為鳥部,使黧黃成為鵹黃。

(三) 黃鶯、黃鸎:明朝張自烈《正字通》:「以鳴嚶嚶曰黃鶯。」而民國徐珂《清稗類鈔》的解釋為:「鶯,亦作鸎,亦名黃鸝,又名倉庚。」由此可知,古人因黃鸝的歌聲如嚶嚶,又因體色呈黃色,故以其聲音和形貌,名之為黃鶯,又鶯同鸎,故也稱黃鸎。

(四) 黃鸝鶹、黃栗留、搏黍:西晉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黃鳥,黃鸝鶹也,或謂之黃栗留…齊人謂之摶黍,闗西謂之黃鳥,當葚熟時來在桑間,故里語曰,黃栗留看我麥黃葚熟,亦是應節趨時之鳥。」可知,由於黃鸝出現的時候,正好是麥子成熟之時,又因黃鸝體色為黃,所以古人以黃鸝的體色(黃)配上穀物(栗)來稱呼黃鸝,意思就是穀物成熟的時候,這種黃色的鳥就會留在這裡,故稱黃栗留,或通黃鸝鶹。至於搏黍之名,根據清朝郝懿行《爾雅義疏》:「黃雀,其形如崔而黃故名黃鳥,又名搏黍,非黃離蹈(黃鸝鶹)也,詩凡言倉庚。」又云:「黃鳥即今黃雀…非倉庚也,陸疏誤合為一,非矣。」由此可見,摶黍指的應該是體型較小的黃雀,而非體型較大的黃鸝,因為黃鸝是食蟲鳥,黃雀才會啄食穀物,故稱黃雀為摶黍(張勇叔,2020),所以陸璣應是將黃鸝和黃雀混為一談,誤稱黃鸝為摶黍。

(五) 楚雀: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楚,叢木。一名荊也。」又張玉書、陳廷敬主編《康熙字典》寫道:「荆屬。薪雖皆高,楚尤翹翹而高也。」由此可知,因黃鸝為性喜棲息於高大林木上的雀鳥,故以楚雀稱之。

(六) 金衣公子:五代後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明皇每於禁苑中見黃鶯,常呼之為金衣公子。」可見係因黃鸝的體色金黃,故名之為金衣公子。

    除了上述名稱外,古時高句麗《三國史記·黃鳥歌》有「翩翩黃鳥,雌雄相依。念我之獨,誰其與歸?!」的詩句(王昱鈞,2013),故黃鸝又稱為高麗黃鳥。臺灣民間則因黃鸝全身金黃色,所以黃鸝又有香蕉鳥的稱呼(黃旭磊,2015)。而英文名稱Black-naped Oriole,則是因為黃鸝的黑色眼袋從眼睛延伸到腦後(枕葉),所以又譯為黑枕黃鸝(Posey, 2017)。


三、分布

    黃鸝科(Oriolidae)的鳥類分布於舊大陸(歐洲、亞洲、非洲)和澳洲,少部分具有長程的季節遷移行為(丁宗蘇,2012)。黃鸝屬(Oriolus chinensis)則僅分布於東亞,分布範圍包括俄國、北韓、南韓、中國東半部、海南島、臺灣、日本、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柬埔寨、泰國、越南北部、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婆羅洲、印尼(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8; Chu, 2007; Jønsson, Bowie, Moyle, Irestedt, Christidis, Norman,& Fjeldsa°, 2010; Park, Suk,& Choi, 2020;Sodhi, Choo, Lee, Quek,& Kara, 1997; 丁宗蘇,2012;郭耿光、黃美娥、陳王時,2014)。

    臺灣所屬的黃鸝亞種Oriolus chinensis diffusus數量相當稀少,且分布不普遍,僅有少部分為過境鳥(丁宗蘇,2012)。


四、外型

    黃鸝科(Oriolidae)的鳥類屬中等體型鳥類,嘴蜂平滑,微微下彎,鼻孔裸出,初級飛羽10枚,尾羽12枚,跗蹠(亦即大腿以下裸露的腿部)甚短,爪彎曲,雄雌鳥體色相近,若有差異則雌鳥的羽色較暗淡,幼鳥的胸腹部有縱紋(丁宗蘇,2012)。

    分布於臺灣的黃鸝亞種Oriolus chinensis diffusus也符合上述黃鸝科鳥類的特徵,體長約26公分,屬中型鳥類。根據丁宗蘇(2012)整理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和「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資料顯示,雄鳥翼長介於14.7至15公分,尾長介於8.8至9.1公分,跗蹠長度介於2.5至2.9公分,嘴峰長度介於3.1至3.3公分;雌鳥翼長介於11.9至13.8公分,尾長約9.1公分,跗蹠長度2.5至2.8公分,嘴峰2.8~2公分。

    在外部特徵方面,雄鳥全身和頭部呈鮮黃色,嘴喙呈桃紅色或粉紅色,雄鳥全身鮮黃色,有一條既寬且長的黑色過眼線,從眼先延伸到後枕部,逐漸變窄並連合,呈環狀或馬蹄造型(丁宗蘇,2012;王嘉雄、吳森雄、黃光瀛,楊秀英、蔡仲晃、蔡牧起、蕭慶亮,1991;Chan & Srinivasan, 2017;Sharp, 1877)。翅膀的部分,初級飛羽黑色,其外緣與末端黃色,基部黑色,內瓣末端黃色,其餘黑色。大覆羽黃色,其外側各羽之內瓣基部黑色,中覆羽、小覆羽黃色,初級覆羽黑色,末端黃色,因此停棲時在翼部有一個明顯的黃色斑,中央尾羽黑色,末端有狹窄黃帶,其餘尾羽黑色,外緣及末端為黃色(丁宗蘇,2012)。雌鳥的特徵大致和雄鳥類似,但過眼線比較細,全身的黃色部分略帶綠色(丁宗蘇,2012;王嘉雄、吳森雄、黃光瀛,楊秀英、蔡仲晃、蔡牧起、蕭慶亮,1991)。 

    不過,臺灣的黃鸝雖然和中國的黃鸝同屬Oriolus chinensis diffusus,但臺灣黃鸝的虹膜顏色、初級飛羽及尾羽的黃色斑塊和中國的黃鸝有明顯不同,原因可能是許多原本從東南亞進口做為寵物的黃鸝從籠中逸出,導致臺灣野外有許多外來的黃鸝,此點仍須進一步的研究(丁宗蘇,2012)。 


五、鳴聲

    黃鸝常發出柔和的口哨聲,有時也會發出粗啞的嘎嘎聲(丁宗蘇,2012;王嘉雄、吳森雄、黃光瀛,楊秀英、蔡仲晃、蔡牧起、蕭慶亮,1991)。根據Chu(2007)歷時3年的研究與歸納,黃鸝的鳴聲主要有3種類型:

(ㄧ)歌聲:此種鳴聲宛如口哨聲,平均長度1.1秒,平均頻率介於1505 Hz至2130 Hz,通常用於向外宣示領地範圍和求偶;常於繁殖季    出現。

(二)叫聲:此種鳴聲係以多部合聲方式呈現,平均長度為1秒,平均低頻1538 Hz、中頻1915 Hz、高頻4484 Hz,通常用於威脅或驅趕諸如其他鳥類或人類等入侵者。

(三)顫聲:此種名聲係由幾個短音組合而成,時間非常短暫,通常用於和配偶、長輩及幼鳥溝通;常於繁殖季出現。

Walther和Jones(2008,引自Iqbal & Tepu, 2015)指出,黃鸝是不具侵略性的鳥種,當牠被威脅的時候,通常在撤退之前的短暫時間內會保持不動,取而代之的是發出叫聲和歌聲,以宣示領域及抵禦外侮。


六、食性

    黃鸝以昆蟲為主食,因此多半被歸類為食蟲鳥(Insectivore) (Park, Suk,& Choi, 2020),舉凡雙翅目(diptera)、鱗翅目(lepid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蜻蛉目(odonata)等昆蟲及其幼蟲和蛹,幾乎都是牠的獵物(Chan & Srinivasan, 2017; Chu, 2007; Lian & Adam, 2016)。但根據高雄市野鳥協會的觀察,黃鸝也會捕食蜘蛛、蜘蛛卵囊,甚至還會捕食其他鳥類的鳥蛋和幼鳥,以及草蜥等小型動物(陳懿萱,2021)。Chan和Srinivasan(2017)的研究顯示,黃鸝會在大葉相思(Acacia auriculariformis)、馬氏射葉椰子(Ptychosper mamacarthurii)、金龜樹(pithecellobium dulce)、印度苦楝(Azadirachta indica)、檄樹(Morinda citrifolia)、海蘋果(Syzygium grande)、榕樹(Ficus spp.)、坎諾漆樹(Campnosperma)、崖角藤(Rhaphidophora korthalsii)、倪藤(Gnetum gnemon)、血桐(Macaranga spp.)、毛西番蓮(Passiflora foetida)等植栽上覓食。

    除了捕捉昆蟲外,黃鸝也會在樹冠下取食芒果、香蕉、木瓜、楊桃等水果和雀榕、菩提、苦楝、烏蘞莓(Cayratia japonica)等植物的果實(丁宗蘇,2012;陳懿萱,2021;Chan & Srinivasan, 2017; Lian & Adam, 2016 ; Liu, Wang, An, Xue, Wang,& Lu, 2021)。而根據Chu(2007)的調查,黃鸝攝取水果的比重約佔其食物攝取總量的13.1%。

    此外,黃鸝還會吸食諸如莿桐(Erythrina variegata)、紅千層(Callistemon sp.)等植物的花蜜(Chan & Srinivasan, 2017),也會取食植物的嫩芽(陳懿萱,2021)。


七、棲地

   黃鸝為樹棲型(perching)鳥類,表示牠們的爪子適合抓住樹枝,而不適合在地上行走(Posey, 2017),因此,黃鸝很少在地面活動,而是單獨或成對停棲在樹冠層,有時也會和其他鳥種停棲在果樹上,並從一個樹群飛過一個寬闊的地面,然後停棲在另一個樹群(Chu, 2007)。 

    黃鸝主要以平地及低海拔丘陵的樹林為棲地,尤其喜歡在高大的疏林裡穿梭(丁宗蘇,2012;王嘉雄、吳森雄、黃光瀛,楊秀英、蔡仲晃、蔡牧起、蕭慶亮,1991)。Chan和Srinivasan(2017)觀察新加坡境內黃鸝族群的棲地發現,黃鸝經常出現在林中樹冠層、紅樹林和城市裡的花園、公園和住宅區。而根據Park、Suk和Choi(2020)針對南韓5個傳統農村(Traditional Folk Villages, TFV)的60種鳥類做的調查發現,由於傳統農村提供房舍(茅草屋頂、磚瓦屋頂)、耕地(農田、稻田、果園)、濕地(河流、池塘)和森林等多元的棲地選擇,使得包括黃鸝在內的9種鳥最喜歡棲息於傳統農村。

    國內Chu(2007)的研究則發現,花蓮兆豐農場和屏東穎達農場的黃鸝只有在繁殖季才大量出現,到了冬天,只有穎達農場仍有少數黃鸝,但都躲在樹裡,鮮少唱歌,很少看到覓食行為和領域行為。而根據Chu(2007)引述資深鳥友提供的資訊表示,生活在山區的黃鸝,冬天會躲在森林深處避冬。顯然,黃鸝的活動深受溫度影響,氣溫愈低,愈不活躍,致使黃鸝在冬季時節幾乎鮮少現身。或許因為如此,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禽之三》才會寫道:「倉庚鳴則蠶生。冬月則藏蟄。入田塘中,以泥自裹如卵,至春始出。」而明朝陳耀文的《天中記》也寫道:「毎至冬月,於田畆中得土堅圓如卵者,輙取以賣破之,則鸎在其中,無腹毛羽,蓋以土自裏,伏而土堅勁,候春始生羽,破土而出。」顯見古人對於黃鸝在冬季突然失去蹤影感到困惑,繼而誤以為黃鸝在冬季會埋進土裡冬眠,所以臆測、荒誕之說遂不脛而走。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鳥種當中,大卷尾和黃鸝有著極為特殊的關係。在臺灣的俗諺中即有「黃鶯皇帝,烏鶖落第,鶆鐷乞食。」的說法;黃鶯是黃鸝,烏鶖是大卷尾,鶆鐷是老鷹,意思就是黃鸝一身金黃,宛如身披黃袍的皇帝;大卷尾通體烏黑,彷如落第的秀才;老鷹羽毛粗雜,搶奪幼雛果腹,就像乞丐一樣(張靜茹,2001)。黃鸝和大卷尾的關係,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端倪。

    根據Chu( 2007)的觀察,黃鸝和大卷尾的巢穴通常很接近,甚至在同一株樹上,因為牠們會彼此提供保護,當發現入侵者時,黃鸝會飛開,然後遠遠地鳴叫,予以驅離,大卷尾則會一邊發出叫聲,一邊驅逐入侵者。筆者在校園裡也經常看到黃鸝和大卷尾同時出現在相鄰的兩株樹,互不侵犯。事實上,Swinhoe早在1859年即在《皇家學會華北分會會刊(Journal of North-China Branch of Royal Asiantic Society)》中一篇名為<福爾摩莎探訪記述(Narrative of a visit to the Island of Formosa)>的文章中寫道,他看到竹林裡的黃鸝非常多,而大卷尾的巢穴則掛在彎曲的竹子上,親鳥不斷地從巢穴裡飛進飛出(Swinhoe, 1859)。這篇文章也是臺灣最早記錄黃鸝和大卷尾的文獻。


八、繁殖

    在印度和中國,黃鸝的繁殖季從4月到6月(Meinertzhagen, 1923)。在臺灣,黃鸝的繁殖季則是從3月到7月,而在4月到6月達到高峰(Chu, 2007;陳懿萱,2021)。通常,黃鸝在前一年的冬天會四散各處,但到了繁殖季前夕就會聚在一起。交配前,雄鳥會在天空以橫躺的8字形飛舞,同時發出特殊的歌聲(Chu, 2007)。黃鸝為一夫一妻制,除非伴侶死亡或找不到伴侶,否則會終身維持夫妻關係,很少發生偶外交配(extra copulation)的情況(Chu, 2007)。交配後,雌鳥即準備築巢(Chu, 2007;顏重威,1984),此時雄鳥會待在雌鳥的附近,以防其他雄鳥有機可乘;如果有其他雄鳥飛向雌鳥,雌鳥不會飛走或用嘴喙攻擊對方,而是向對方發出叫聲予以威脅,並向雄鳥發出警告,雄鳥接到訊號後,就會向對方發出叫聲威脅對方並加以驅逐(Chu, 2007)。此外,雌鳥與雌鳥間還會互爭長短,若某隻雌鳥飛到自己和另一隻雌鳥的領域交界處時,另一隻雌鳥會飛到同一株樹上,然後彼此發出威脅性的叫聲,有時還會用嘴喙攻擊對方;當其中一隻雌鳥飛到別株樹上,另一隻雌鳥會窮追不捨,一邊發出叫聲,一邊用嘴攻擊,直到對方離開交界處為止(Chu, 2007)。根據Chu(2007)的測量結果發現,衝突地點和雙方巢穴的平均距離約為41公尺。

    接下來17週左右的時間,雌鳥會連續完成兩次循環,亦即第1次築巢、第1次下蛋、第1次孵蛋、第1次育雛、第1次育幼、第2次築巢、第2次下蛋、第2次孵蛋、第2次育雛、第2次育幼,然後約在9月底前,離開幼鳥,令其自力更生(Chu, 2007)。茲將各循環的內容說明如下:

(一) 築巢:主要由雌鳥負責,通常會在枝葉茂盛的樹冠層下築巢(陳懿萱,2021;Chu, 2007; Chan & Srinivasan, 2017; Park, Suk,& Choi, 2020),高度顯著高於周遭樹木(Chu, 2007)。築巢的樹種包括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光臘樹(fraxinus griffithii)、黑板樹(alstonia scholaris)、馬拉巴栗(pachira macrocarpa)、木棉(Bombax malabarica)、欖仁樹(terminalia catappa)、雨豆樹(Samanea saman)、桃花心木()、茄冬樹(Swietenia macrophylla)、無患子(Sapindus saponaria)、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菩提樹(Ficus religiosa)等(陳懿萱,2021;Chu, 2007)。築巢材料則包括木麻黃(casuarina equisetifolia)、樹皮、樹葉、乾草、草莖、棕櫚葉、木棉棉絮、氣根,以及人造海綿、尼龍、棉線、塑膠袋等人造產物(陳懿萱,2021;顏重威,1984;Chu, 2007)。通常一對黃鸝每年會先後產下兩窩蛋,但每產一窩蛋前,雌鳥會先築2至3個巢,卻只在1個巢下蛋,其餘的巢會被當成棄巢或假巢。棄巢會被自己或麻雀、大卷尾和紅嘴黑鵯等同屬雀科(Passeridae)的其他鳥拆掉或利用;假巢則會被用以誘騙獵食者,例如雄鳥會待在假巢旁,誤導獵食者以為該巢裡有蛋或雛鳥。當雌鳥為了孵第二窩蛋而再次築巢時,則會使用原巢或棄巢的材料來築巢。築巢時間約歷時3至4天,巢呈碗型,碗口向上,平均內徑9.57公分,平均外徑13.2公分,平均深度6.8公分,平均高度7.9公分,築在樹枝交叉樹,上面有樹葉遮蓋(Chu, 2007)。

(二) 下蛋:築完巢後,雌鳥即開始下蛋,歷時3至4天,平均下3至4顆蛋,大多是4顆(Chu, 2007),蛋殼為粉紅色帶褐色斑點(顏重威,1984)。

(三) 孵蛋: 在孵蛋和育雛階段,黃鸝會將領域縮小到巢穴附近(Chu, 2007)。孵蛋的工作仍由雌鳥單獨完成(Chu, 2007;顏重威,1984),平均每孵蛋18分鐘,離巢休息9.8分鐘(Chu, 2007)。當雌鳥孵蛋的時候,雄鳥會在巢穴附近的樹上警戒,當雌鳥離巢出去覓食,雄鳥就會飛到巢穴旁守衛;一旦有入侵者,雄鳥和雌鳥就會共同予以驅逐,雌鳥通常會追逐一段距離就返回巢穴孵蛋或保護雛鳥,雄鳥則會追逐較遠的距離才返回(Chu, 2007)。雌鳥孵蛋約歷時18至21天,而在雛鳥即將破殼而出的前幾天,雌鳥會待在巢穴裡比較久,並由雄鳥帶食物回巢給雌鳥吃。

(四) 育雛:當雛鳥破殼而出,雌鳥會把雄鳥帶回來的食物餵給雛鳥吃;餵完剛出生的雛鳥後,雄鳥和雌鳥會共同清除雛鳥的卵殼和糞便囊(faecal sac)(Chu, 2007)。雛鳥剛出生的時候,雌鳥會在巢裡餵食,之後,雄鳥和雌鳥會共同餵食雛鳥,餵完後就站在巢穴旁(Chu, 2007;黃重威,1984)。育雛期間,親鳥會以昆蟲、鳥蛋及其他鳥類的幼鳥為雛鳥的主食,其次才是植物的果實(陳懿萱,2021)。雛鳥只會在親鳥出現時才會乞食,平常都安靜地待在巢穴裡。育雛階段約歷時16至21天(Chu, 2007)。

(五) 育幼:雛鳥長成幼鳥後,親鳥就會直接餵食,無須反芻,而且餵食的量和速度都會增加(Chu, 2007)。育幼階段約歷時5至8天,而在本階段後面3至4天,雌鳥開始進行第2次築巢、下蛋、孵蛋、育雛,這段期間,幼鳥都會站在新巢旁,由雄鳥餵養,直到牠們離巢。

(六) 離巢:當幼鳥長得夠大後,親鳥會以聲音和食物誘引牠們離巢,並持續照顧和教導牠們生存技巧,直至獨立為止 (陳懿萱,2021)。部分幼鳥會跟隨親鳥在隔年重返繁殖地,但若等到繁殖期到來卻還不離開,親鳥就會敵視牠,並將牠驅逐出領域(Chu, 2007)。

   根據Chu(2007)的調查發現,花蓮的黃鸝下蛋時間比屏東晚,可能是因為花蓮的溫度較屏東低,致使昆蟲大量繁殖的時間較晚發生所致。

每年的繁殖季,有些親鳥會在同一株樹上築巢,即使不再同一株樹上,也會在相同區域築巢。第二次築巢的位置會和第一次築巢的位置相近,平均距離44.5公尺。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高雄市野鳥學會的前導研究發現,黃鸝親鳥會餵養同一個巢穴裡自己的幼雛及他巢的幼雛。因此,若有親鳥死亡或巢穴遭到毀壞,致使幼雛無法接受親鳥餵養時,或可考慮將彼等幼雛交由他巢親鳥照顧(陳懿萱,2021)。


九、繁殖成功率

    根據Chu(2007)針對花蓮兆豐農場與屏東穎達農場的調查結果顯示,無論黃鸝在巢穴裡產下幾顆蛋,最後1窩都只有1隻幼鳥成功離巢;而在65個黃鸝巢穴中,最後有14個巢穴的幼鳥成功離巢,繁殖成功率為21.5% (Chu, 2007)。而根據高雄市野鳥協會的觀察發現,高雄市的黃鸝族群於2019至2020年共築45個巢穴,最後有19個巢穴成功離巢,繁殖成功率為42.2%(陳懿萱,2021)。


十、威脅

    黃鸝是臺灣近百年來數量大幅降低的代表性鳥種之一(丁宗蘇,2012)。我們從Swinhoe(1859)留下的記述可知,黃鸝是當時臺灣平地常見的鳥種,然而,時至今日,臺灣境內的黃鸝數量已相當稀少。有鑑於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於2017年3月29日發函公告,將黃鸝列為一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7)

    造成黃鸝族群大幅減少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項(陳懿萱,2021;丁宗蘇,2012;黃旭磊,2015;Chu, 2007):

(一)因遭到鳳頭蒼鷹(accipiter trivirgatus)、巨嘴鴨(corvus macrorhynchos)、樹鵲(Dendrocitta formosae)、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等外敵的攻擊,導致黃鸝的雛鳥死亡或鳥蛋遭食。

(二)因黃鸝美麗的羽色和美妙的歌聲而常被人類捕捉,帶回去販賣或飼養。

(三)因黃鸝喜食果子,被果園主人視為惡鳥,而用圍網捕捉。

(四)因黃鸝慣常棲息的平地和低海拔高大樹林大幅減少,使黃鸝失去了棲地。

(五)因人類干擾,例如偷盜鳥蛋而導致育雛失敗等(Chu, 2007)。

(六)因遭到諸如豪雨、颱風等天災襲擊。

    對此,Park、Suk和Choi(2020)建議,可以採取棲地多樣性的觀點來評估黃鸝的繁殖地和棲地的狀況。而在進行環境評估時,亦應將生物多樣性和黃鸝的生存條件納入,進行整體考量。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丁宗蘇(2012)。黃鸝科。劉小如、丁宗蘇、方偉宏、林文宏、蔡牧起、顏重威()。臺灣鳥類誌()第二版。pp.569-578。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鳥類紀錄委員會(2020)2020年臺灣鳥類名錄。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3.    孔鮒(秦朝)小爾雅。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4.    王仁裕(五代後周)開元天寶遺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5.    王昱鈞(2013/1/27)黃鳥歌 황조가Mainlander海東散策。

6.    王嘉雄、吳森雄、黃光瀛,楊秀英、蔡仲晃、蔡牧起、蕭慶亮(1991)。台灣野鳥圖鑑。亞舍圖書。台北縣。

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7)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8.    佚名(先秦)爾雅。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9.    佚名(西周)詩經。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10. 吳澄(元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11. 李時珍(1596)本草綱目。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12. 徐珂(1916)清稗類鈔。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13. 郝懿行(清朝)爾雅義疏。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14. 張玉書、陳廷敬主編(1716)康熙字典。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15. 張自烈(明朝)正字通。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16. 張叔勇(2020/12/06)科學網—《詩經》裡的黃鳥究竟是啥鳥

17. 張靜茹(2001)寶島山林的絕代雙驕-朱鸝羽黃鸝。臺灣光華雜誌。

18. 許慎(東漢)說文解字。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19. 郭耿光、黃美娥、陳王時(2014)。艷麗華美築巢巧匠的黃鸝科。冠羽,241pp.2-3.

20. 陳彭年等編(1008)大宋重修廣韻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1. 陳耀文(明朝)天中記。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2. 陳懿萱(2021)黃鸝族群數量調查結果概述362Pp.5-8

23. 陸璣(三國吳)陸氏詩疏廣要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4. 陸璣(西晉)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5. 黃旭磊(2015/05/21)澄清湖黃鸝幼雛被盜 鳥友加碼2萬抓兇手。自由時報。

26. 戴聖編(西漢)大戴禮記。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7. 顏重威(1984)。臺灣的野生鳥類()留鳥。渡假出版社。台北。

 

二、英文部分

1.    Allen, J. A. (1910). Collation of Brisson's genera of birds with those of Linnaeu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8. pp. 317-335.

2.    BirdLife International(2018). Oriolus chin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e.T22706394A130376308.

3.    Brisson, M. J.(1760). Ornithologie, ou, Méthode contenant la division des oiseaux en ordres, sections, genres, especes & leurs variétés (in French and Latin). Vol. 2. Paris. Jean-Baptiste Bauche. Pp.326-328.

4.    Chan, T. & Srinivasan, S.(2017). A peck of affection or a peck of aggression: case report of an eye injury due to the black–naped oriole. 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 & Visual System, 6(1). Pp.47-48.

5.    Chu, L. C.(2007). Study of Breeding Biology and Habitat Use of Black-naped Oriole (Oriolus chinensis) (PDF).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Taiwan.

6.    Dickinson, E. C.(2000). Systematic notes on Asian birds. 7. Black-naped oriole Oriolus chinensis Linnaeus, 1766: some old nomenclatural issues explained. Zoologische Verhandelingen, 331. Pp.131-139.

7.    Gill, F., Donsker, D.,& Rasmussen, P. Eds. (2022). IOC World Bird List (v12.1).

8.    Iqbal, M. & Tepu, M.(2015). Black-naped Oriole Oriolus chinensis mobbed by Collared Kingfisher Todiramphus chloris and Hair-crested Drongo Dicrurus hottentottus by Grey-sided Flowerpecker Dicaeum celebicum. Birding ASIA, 24. P.11.

9.    Jønsson, K. A., Bowie, R. C. K., Moyle, R. G., Irestedt, M., Christidis, L., Norman, J. A.,& Fjeldsa° J.(2010). 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 Oriolidae (Aves: Passeriformes). Ecography, 33. Pp.232-241.

10. Lian, C. J. & Adam, A. M.(2016). Attractiveness of Birdfeeders to Birds in the Garden Area of Universiti Malaysia Terengganu, Malaysia. Middle-East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24(6). Pp.2079-2085.

11. Linnaeus, C.(1766). 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in Latin). Vol. 1, Part 1 (12th ed.). Holmiae (Stockholm): Laurentii Salvii.

12. Liu, B., Wang, G., An, Y., Xue, D., Wang, L.,& Lu, C.(2021). Similar seed dispersal systems by local frugivorous birds in native and alien plant species in a coastal seawall forest. Peer J, DOI: 10.7717/peerj.11672.

13. Park, C. R., Suk, S.,& Choi, S.(2020). The Functional Traits of Breeding Bird Communities at Traditional Folk Villages in Korea. Sustainability, 12. Pp.1-10.

14. Posey, L.(2017). What is a Black-Naped Oriole? - Lifespan, Diet & Migration.

15. Sharp, R. B.(1877). Catalogue of the Birds in the British Museum III. Order of the Trustees: Londen.

16. Sodhi, N. S.,  Choo, J. P. S.,  Lee, B. P. Y. H., Quek, K. C.,& Kara, A. U.(1997). Ecology of a Mangrove Forest Bird Community in Singapore. The 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 45(1). Pp.1-13.

17. Swinhoe, R.(1859). Narrative of a visit to the Island of Formosa. Journal of North-China Branch of Royal Asiantic Society, 1(2). Pp.145-164.

18. Trainor, C. R.(2005). Species richness, habitat use and conservation of birds of Alor Island, Lesser Sundas, Indonesia. Emu, 105. Pp.127-1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