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i Sahlberg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PasiSahlberg.com / 2015-12-08
原文網址: http://pasisahlberg.com/the-myth-about-the-myth-about-standardized-testing-in-the-u-s/
重點摘譯:
2015年12月7日,就在OECD教育部門官員Andreas Schleicher剛赴美國白宮參與教育峰會,宣稱美國並非一個考試負擔沉重的國家,且標準化測驗也不是改善教育的絆腳石後,知名媒體"Hechinger Report"卻刊登了一篇標題名為"教育迷思:美國學生考試過多"的文章。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從亞特蘭大作弊醜聞談廢除高利害關係測驗的必要性
Yong Zhao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1-07-17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1/07/17/ditch-testing-part-5-testing-has-not-improved-education-despite-all-the-costs/
重點摘譯:
證據昭然若揭。在考試分數上動手腳並不像考試倡議者所說的,只是亞特蘭大、巴爾迪摩和一些學校等少數案例而已,也不是藉由諸如強化安全措施等技術面的手法就可以防堵。或許考試作弊是出於人性,但卻是因為高利害關係標準化測驗所施予的不合理及高度的壓力,而導致的腐敗現象。因此,我們不能將問題壓下來,採取大事化小的解決方案,或指責那些因作弊而被逮的教育人員。亞特蘭大作弊醜聞案對我們,尤其是對那些始終認為考試不僅必須,也能有效改善教育的人來說,無疑是一記警鐘。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1-07-17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1/07/17/ditch-testing-part-5-testing-has-not-improved-education-despite-all-the-costs/
重點摘譯:
證據昭然若揭。在考試分數上動手腳並不像考試倡議者所說的,只是亞特蘭大、巴爾迪摩和一些學校等少數案例而已,也不是藉由諸如強化安全措施等技術面的手法就可以防堵。或許考試作弊是出於人性,但卻是因為高利害關係標準化測驗所施予的不合理及高度的壓力,而導致的腐敗現象。因此,我們不能將問題壓下來,採取大事化小的解決方案,或指責那些因作弊而被逮的教育人員。亞特蘭大作弊醜聞案對我們,尤其是對那些始終認為考試不僅必須,也能有效改善教育的人來說,無疑是一記警鐘。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NCLB締造不了奇蹟而是舞弊
Paul Thomas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The Conversation / 2015-03-19
原文網址: https://theconversation.com/no-child-left-behind-fails-to-work-miracles-spurs-cheating-38620
重點摘譯:
2015年是"中小學教育法(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ESEA)"接受改革的一年。
眾所周知的ESEA修正法案"沒有一個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 NCLB)"法案允諾要縮小學生之間的學業成就差距,以及授予聯邦政府規範各州政府的辦學績效,進而建構出一個教育政策有證據為本的時代。然而,NCLB不僅達不到這些目標,甚至還爆發某些學校為了提高考試分數而不惜造假的舞弊事件。
李明洋摘譯、改寫*
The Conversation / 2015-03-19
原文網址: https://theconversation.com/no-child-left-behind-fails-to-work-miracles-spurs-cheating-38620
重點摘譯:
2015年是"中小學教育法(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ESEA)"接受改革的一年。
眾所周知的ESEA修正法案"沒有一個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 NCLB)"法案允諾要縮小學生之間的學業成就差距,以及授予聯邦政府規範各州政府的辦學績效,進而建構出一個教育政策有證據為本的時代。然而,NCLB不僅達不到這些目標,甚至還爆發某些學校為了提高考試分數而不惜造假的舞弊事件。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安全措施真能遏止考試作弊嗎?
Yong Zhao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1-07-17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1/07/17/ditch-testing-part-4-test-security-measures-in-china/
重點摘譯
當美國教育秘書長Arne Duncan針對亞特蘭大作弊醜聞事件做出回應時表示:"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我們只要擁有一個講求誠信的文化,並且落實更好的安全措施。"其他的考試擁護者也有類似的說法。然而,誠如我在之前所寫的文章中說的,要想擁有一個講求誠信的文化並不容易,因為在以考試驅策績效責任(test-driven accountability)的腐化力量之下,所謂落實更好的安全措施,只不過是增加納稅義務人的負擔,對於作弊的防堵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1-07-17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1/07/17/ditch-testing-part-4-test-security-measures-in-china/
重點摘譯
當美國教育秘書長Arne Duncan針對亞特蘭大作弊醜聞事件做出回應時表示:"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我們只要擁有一個講求誠信的文化,並且落實更好的安全措施。"其他的考試擁護者也有類似的說法。然而,誠如我在之前所寫的文章中說的,要想擁有一個講求誠信的文化並不容易,因為在以考試驅策績效責任(test-driven accountability)的腐化力量之下,所謂落實更好的安全措施,只不過是增加納稅義務人的負擔,對於作弊的防堵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作弊是人性使然嗎?
Yong Zhao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1-07-16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1/07/16/ditch-testing-lessons-from-the-atlanta-scandal-part-3-human-nature/
重點摘譯:
前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執政時期的教育部助理秘書Chester E. Finn表示,考試作弊"是關乎人性。"他把作弊視為人性,照此說來,以下兩個假設是可被接受的:
假設1、每個人都會作弊或者都有作弊的傾向;
假設2、某些人天生就比較會作弊。
然而,不論將這兩個假設的任何一個套用在亞特蘭大作弊醜聞上,反而會衍生出更多的疑惑。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1-07-16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1/07/16/ditch-testing-lessons-from-the-atlanta-scandal-part-3-human-nature/
重點摘譯:
前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執政時期的教育部助理秘書Chester E. Finn表示,考試作弊"是關乎人性。"他把作弊視為人性,照此說來,以下兩個假設是可被接受的:
假設1、每個人都會作弊或者都有作弊的傾向;
假設2、某些人天生就比較會作弊。
然而,不論將這兩個假設的任何一個套用在亞特蘭大作弊醜聞上,反而會衍生出更多的疑惑。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亞特蘭大作弊醜聞事件是特例嗎?
Yong Zhao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1-07-16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1/07/16/ditch-testing-lessons-from-the-atlanta-cheating-scandal-part-2-not-an-anomaly/
重點摘譯:
美國教育秘書長Arne Duncan並不是唯一試圖把(作弊的)問題壓下來,並將其導向技術面議題的人。曾在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執政時期擔任教育部助理秘書,同時也是史丹福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和湯瑪斯福德漢研究所(Thomas B. Fordham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的Chester E. Finn也是這樣一號人物。7月13日,他在CNN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不要在亞特蘭大作弊事件後廢除考試"的文章。在該文中,他企圖把考試作弊視為和人性有關的議題,並且試圖大事化小,將該案當成了特例。他說:"令人遺憾的,這件事乃關乎人性,乃無關於考試,因為在將近10萬所學校中,只有少數的幾百所在考試分數上作弊。"而且,他把考試作弊比喻成"逃漏稅,詐領醫療保險金,罪犯堅稱自己無辜,教授抄襲論文,以及醫療研究捏造數據等。"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1-07-16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1/07/16/ditch-testing-lessons-from-the-atlanta-cheating-scandal-part-2-not-an-anomaly/
重點摘譯:
美國教育秘書長Arne Duncan並不是唯一試圖把(作弊的)問題壓下來,並將其導向技術面議題的人。曾在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執政時期擔任教育部助理秘書,同時也是史丹福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和湯瑪斯福德漢研究所(Thomas B. Fordham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的Chester E. Finn也是這樣一號人物。7月13日,他在CNN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不要在亞特蘭大作弊事件後廢除考試"的文章。在該文中,他企圖把考試作弊視為和人性有關的議題,並且試圖大事化小,將該案當成了特例。他說:"令人遺憾的,這件事乃關乎人性,乃無關於考試,因為在將近10萬所學校中,只有少數的幾百所在考試分數上作弊。"而且,他把考試作弊比喻成"逃漏稅,詐領醫療保險金,罪犯堅稱自己無辜,教授抄襲論文,以及醫療研究捏造數據等。"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美國教育秘書長對亞特蘭大作弊醜聞的真正想法
Yong Zhao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1-07-14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1/07/14/ditch-testing-lessons-from-the-cheating-scandal-in-atlanta-part-1/
重點摘譯:
上週,喬治亞州(Georgia)的調查單位證實,亞特蘭大公立學校學區(Atlanta Public Schools, APS)爆發了大規模作弊事件。該學區44所中小學的178名教育人員被指控,在"沒有一個孩子落後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NCLB)"所規定的州立標準化測驗中涉嫌作弊。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1-07-14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1/07/14/ditch-testing-lessons-from-the-cheating-scandal-in-atlanta-part-1/
重點摘譯:
上週,喬治亞州(Georgia)的調查單位證實,亞特蘭大公立學校學區(Atlanta Public Schools, APS)爆發了大規模作弊事件。該學區44所中小學的178名教育人員被指控,在"沒有一個孩子落後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NCLB)"所規定的州立標準化測驗中涉嫌作弊。
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
企業改革運動才是亞特蘭大作弊醜聞案的幕後黑手
Jack Hassard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The Art of Teaching Science / 2011-07-12
原文網址: http://www.artofteachingscience.org/could-the-corporate-reform-movement-be-cause-of-crct-scandal-in-atlanta/
重點摘譯:
誠如州政府調查報告所說的,由於亞特蘭大公立學校學區(Atlanta School System, ASP)被"恐懼的文化(cultyre of fear)"所壟罩著,形成了一種保持緘默的氛圍,才會使得竄改學生考試資料的醜聞事件得以發生。
李明洋摘譯、改寫*
The Art of Teaching Science / 2011-07-12
原文網址: http://www.artofteachingscience.org/could-the-corporate-reform-movement-be-cause-of-crct-scandal-in-atlanta/
重點摘譯:
誠如州政府調查報告所說的,由於亞特蘭大公立學校學區(Atlanta School System, ASP)被"恐懼的文化(cultyre of fear)"所壟罩著,形成了一種保持緘默的氛圍,才會使得竄改學生考試資料的醜聞事件得以發生。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美國追求教育卓越無異於自掘墳墓(下)
Yong Zhao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4-09-13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4/09/13/fatal-attraction-americas-suicidal-quest-for-educational-excellence/
重點摘譯:
高利害關係考試是美國浮士德和代表惡魔的威權主義所進行的一場交易。在威權政體的統治之下,高利害關係考試被擺在最重要的地位,不尊重教師專業及侵犯教師的專業自主性,則被讚揚為認真負責又堅苦卓絕的領導人所具備的特質。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4-09-13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4/09/13/fatal-attraction-americas-suicidal-quest-for-educational-excellence/
重點摘譯:
高利害關係考試是美國浮士德和代表惡魔的威權主義所進行的一場交易。在威權政體的統治之下,高利害關係考試被擺在最重要的地位,不尊重教師專業及侵犯教師的專業自主性,則被讚揚為認真負責又堅苦卓絕的領導人所具備的特質。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美國追求教育卓越無異於自掘墳墓(上)
Yong Zhao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4-09-13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4/09/13/fatal-attraction-americas-suicidal-quest-for-educational-excellence/
重點摘譯:
2009年,前亞特蘭大公校督察長Beverly Hall博士被提名為"全美年度督察長(America's National Superintendent of the Year)",理由是她代表著"最佳公校領導者中的最佳領導者(best of the best)",教育秘書長Arne Duncan還在白宮宴請她。到了2010年,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再度授予她"傑出社區服務獎(Distinguished Community Service Award)",理由是"在促進教育研究及統計的使用上有著卓越的貢獻。"同年,總統Obama任命Hall擔任全國科學教育委員(National Board for Education Sciences)的職務。
然而,到了2013年,Hall竟然被喬治亞州(Georgia)的大陪審團以違反"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Racketeer Influenc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s Act, RICO)",造假的陳述和著作,虛偽的宣示,以及竊盜等罪名起訴。通常,RICO法是用來對付黑手黨領袖的法案。如果罪行確立,Hall將面臨45年的牢獄之災。
李明洋摘譯、改寫*
Yong Zhao / 2014-09-13
原文網址: http://zhaolearning.com/2014/09/13/fatal-attraction-americas-suicidal-quest-for-educational-excellence/
重點摘譯:
2009年,前亞特蘭大公校督察長Beverly Hall博士被提名為"全美年度督察長(America's National Superintendent of the Year)",理由是她代表著"最佳公校領導者中的最佳領導者(best of the best)",教育秘書長Arne Duncan還在白宮宴請她。到了2010年,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再度授予她"傑出社區服務獎(Distinguished Community Service Award)",理由是"在促進教育研究及統計的使用上有著卓越的貢獻。"同年,總統Obama任命Hall擔任全國科學教育委員(National Board for Education Sciences)的職務。
然而,到了2013年,Hall竟然被喬治亞州(Georgia)的大陪審團以違反"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Racketeer Influenc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s Act, RICO)",造假的陳述和著作,虛偽的宣示,以及竊盜等罪名起訴。通常,RICO法是用來對付黑手黨領袖的法案。如果罪行確立,Hall將面臨45年的牢獄之災。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