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強烈建議當今臺灣的教育主政者及教師評鑑的倡議者,無論如何,都應該去一趟高雄市茄萣區的"白砂崙自然溼地公園",就可以明瞭優質的教育環境該如何打造。
這座白砂崙自然濕地公園的前身,原本只不過是二仁溪,這條一度被宣判死刑的溪流所屬的河岸地,只不過是一片被人視之為毫無生機的荒廢之地。到了1995年,當地有一群熱愛鄉土的民眾自發性地組成了"茄萣鄉舢筏協會(即今日高雄市茄萣舢筏協會的前身)",並在該會總幹事蘇水龍先生的奔走下,出面向河川局認養了這片河岸地,進而將這一片河岸地規劃成3大塊溼地復育區。這3大塊復育區,彼此之間有河道相通,上搭竹橋,供民眾行走。而在溼地與二仁溪之間則以土堤相隔,中間埋設數根水管,以連通管原理,將河水引入濕地。
復育區彼此水道相通,上搭便橋供民眾行走 |
水管的設置係採"內高外低"的方式埋設,亦即濕地這端的水管位置較高,而溪流那端的水管位置較低。這樣的設計有兩層用意,第一層用意是,每當二仁溪漲潮時,溪水就會透過水管流入濕地,而當退潮時,雖然部分溪水會從濕地流回溪裡,但仍舊會有一定的水量留在濕地復育區;第二層用意則是考量到漲潮時,二仁溪的水位上升,溪中水質較差的部分比重較小,會浮在溪水上層,而水質較佳的部分比重較大,則會沉入溪水下層,由於溪流那端的水管位置較低,因此水質較佳的溪水就會被引入濕地,保持了復育區水質的潔淨。
巧妙的連通管設計是溼地復育有成的重要關鍵 |
正因為有如此巧妙的設計,加上協會成員的輪番留守與維護,於是逐漸打造出一個環境優良的自然濕地,不僅招來了為數眾多的招潮蟹、大彈塗魚、小彈塗魚等濕地生物前來定居,也吸引了大批的大白鷺、小白鷺、埃及聖環、小鷿鷈、蒼鷺等禽鳥前來覓食,終於使得這片原本早被棄置不用的荒地,轉型成為充滿勃勃生機的自然溼地。由於溼地復育有成,每週前往參加生態旅遊的民眾絡繹不絕。
在參與生態旅遊的活動中,我當面請教蘇總幹事,溼地裡的生物是否由協會放養。他告訴我,其實這些濕地裡的生物都不是人為放養的,而是不請自來的,不僅如此,每當退潮時,溼地裡的彈塗魚也不會從水管游回溪裡,照樣留在濕地裡。而根據該協會的估算,目前這塊濕地彈塗魚(包括大彈塗魚和小彈塗魚)的密度是全國之冠。他面露微笑地對我說,因為這裡的環境太好了,所以彈塗魚根本捨不得離開。
我又請教他,目前協會是否花費許多時間和心力來維護及整理溼地公園。他回答我說,其實目前協會所做的,大多是帶領遊客來此作生態導覽,宣導生態保育概念,以及繼續進行著協會多年來所做的巡溪,撿垃圾等工作,至於濕地的管理則只是稍微查看及維護濕地周遭的設施而已。難道颱風來了,也不必特別因應嗎?他很有自信地說,由於當初在規劃濕地時,已做好了通盤的考量,加上巧妙的引水設計,所以即使遭遇颱風,濕地依舊毫髮無損,仍然生意盎然,根本不需要多做什麼防範的工作。最後,他笑著告訴我說,當初協會向河川局認養這片河岸地時,到現場勘查的官員還不以為然地向他表示,"如果這塊地復育成功,我就輸你!"結果當該名官員再度蒞臨勘查時,下巴差點掉下來,而且還極力慫恿他去申請專利!!
白砂崙自然濕地公園的復育故事,讓我們瞭解了,只要有心去做,即使是一片被人宣判死刑的荒地,也終究有重現生機的一天;讓我們體會了,如果有心要做,就要好好地規劃,認真地執行,如此才有成功的機會;讓我們明白了,唯有妥善打造出一個舒適的環境,自然就能吸引為數可觀的濕地生物前來棲息;也讓我們見證了,正因當初的用心規劃,才能造就出如今管理如此輕鬆,卻又能讓生態體系綿延不絕運作下去的自然溼地公園。
當初的用心設計造就了如今生機勃勃的自然溼地(攝影 / 黃慧如) |
事實上,這樣的理念與作法,早在明朝的劉基就在"靈邱丈人"這篇文章中,諄諄告誡主政者,唯有學習靈邱丈人養蜂的智慧,用心規劃與設計政策(園有廬,...疏密有行,新舊有次,五五為伍),提供人民最舒適的居住環境(刳木以為蜂之宮,不罅不漏),時時體察百姓的作息與需求,及時給予充足的資源與支持(一人司之,視質生意。...調其暄寒,鞏其架構,時其墐發),而且不苛刻要求(取蜜也,分其贏而已矣,不竭其力),如此必能使社會繁榮,國勢蒸蒸日上(故者安,新者息,丈人不出戶而收其利)。
然而,我們看到當今臺灣的教育主政者不但缺乏靈邱丈人經營管理的智慧,反而還像極了丈人敗家的兒子,對於班級學生數過多、生師比過高、優弱勢學校資源分配不均且基礎建設嚴重失衡等缺失,絲毫不作為(園廬不葺,汙穢不治,燥溼不調,啟閉無節,居處卼臲,出入障礙),而且任憑許多敵視教師的團體處處詆毀教師,甚至以選票要脅立委將教師評鑑入法,以稱其打壓教師的目的(蛅蟖網其房而不知,蛇蟻鑽其室而不禁;鷯鳥掠之於白日,狐狸竊之於昏夜,莫之察也),尤有甚者,主政者竟然還時時評鑑教師,要求學校承接數量眾多的活動,以及對教師提出許多不合理的要求(取蜜而已),如此作為,如何能夠打造出一個讓教師樂在工作的教育環境,又如何能夠提升教育的品質呢?
主政者唯有用心體察與經營,才可能打造出理想的教育環境(攝影 / 黃慧如) |
諷刺的是,臺灣的教育主政者非但不深自反省,反而聯合敵視教師的團體,將教育環境惡化的矛頭指向教師,認為都是因為不合格、不適任的教師太多了,才會使得臺灣的教育如此險惡。於是屢屢引用自由市場及物競天擇的論調,高舉著教師評鑑的旗幟,欲將所謂"不合格、不適任"的教師除之而後快,天真地以為這麼做就可以改善惡劣的教育現場,進而打造出優質的教育環境,提升教育的品質。殊不知,問題的根源其實就是出在自己身上。於是,我們都明白了,這些打壓教師的種種作法其實正足以突顯出主政者的推諉卸責,以及教師評鑑倡議者的顢頇無知。
白砂崙自然溼地公園和"靈邱丈人"的故事對於當前的臺灣教育,不正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足供主政者及那些教師評鑑倡議者好好地思考與深自反省的機會嗎?如果教育主政者和教師評鑑倡議者對於優質的教育環境該如何打造還是一頭霧水,那麼我強烈建議,不妨親自去白砂崙自然濕地公園走一遭,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延伸閱讀
二仁溪生態復育的故事給予臺灣教改的啟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