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教育極度不公的新加坡(上)

Ry Ngerng原作

李明洋重點摘譯、改寫*

The Heart Truths / 2013-11-21

原文網址: http://thehearttruths.com/2013/11/21/how-is-singapores-education-system-unequal/

重點摘譯: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曾經在2013年的國慶大典上表示,由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 PAP)執政的政府將"付出更多努力,讓向上的管道更寬廣,使所有人都能向上提升。長久以來,為新加坡人保持管道的暢通一直都是基本的原則。這麼做可以強化國人的潛能。我們為每個新加坡人創造了希望,尤其在教育上已確實落實了這一點,那就是我們在學前教育所做的投資,預計在未來的5年內增加2萬個(學生)名額。"

他也表示,"不論你到哪所學校讀書,不論你到哪個班上,不論你的校長是誰,你都能夠獲得良好的教育服務。而我們提供每所學校教師、資源和支持。我們幫助許多學校卓越地發展。我們保證讓整個教育體制達到高度的水準。每一所學校都是好學校。"

上述說法獲得了教育部長王瑞杰(Heng Swee Keat)的呼應。王瑞杰部長在國會上表示,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且良好的受教機會是"教育部所關切的。而那也是教育部之所以承諾,要提供高品質的學校教育給我們學生的原因。"

然而,事實真像他們所說的那樣嗎?我們不妨看看統計數據告訴了我們什麼。

首先,我把國民所得和新加坡相近,抑或"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的表現和新加坡差不多的國家(或地區),來和新加坡做比較。這些國家(或地區)包括丹麥、冰島、瑞典、挪威、芬蘭、比利時、奧地利、荷蘭、法國、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澳大利亞、德國、義大利、南韓、日本及香港。

根據新加坡國會所提供的資料顯示,新加坡過去5年的教育支出增加了40%,從2007年的75億增加到2012年的105億,相當於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3.1%,佔政府總體支出的20%以上。

如果我們從"教育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Public spending on education % od GDP)"來看,那麼和其他國家(或地區)相比,新加坡的教育支出僅佔GDP的3.1%,確實是在所有國家(或地區)中最低的,而且從2008年至2012年,一直都是如此。但是,如果我們從"教育支出佔政府總支出的比值(Public spending on education %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來看的話,就會發現,新加坡的教育支出佔政府總支出的20%以上,是所有國家(或地區)中比例最高的。

為什麼會這樣?

根據王瑞杰部長的解釋,他認為PISA表現和新加坡相近的OECD會員國,雖然教育支出佔GDP的4%到7%,但是因為他們政府的賦稅和支出所佔的GDP比重較高,教育支出(的比重)也跟著提升,所以平均而言,只佔彼等國家(或地區)政府總支出的13%左右,明顯低於新加坡。他的意思就是,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政府因為在國民身上花費較多的錢,所以即使教育支出很多,和新加坡比起來,還是只佔政府總支出較少的比例。

不過,我認為重點並不在於政府的教育支出多少,而在於教育支出是否被政府公平的分配。

從"基礎教育每名學生教育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expenditure per student, primary % of GDP)"和"中等教育每名學生教育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expenditure per student, secondary % of GDP)"所呈現的資料可知,新加坡小學和中學的教育支出佔GDP的比值,在所有國家(或地區)中都是最低的。但是,從"高等教育每名學生教育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expenditure per student, tertiary % of GDP)"所呈現的資料可知,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支出佔GDP的比值,則有高於某些國家(或地區)。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新加坡花費在基礎教育每名學生的費用為5879美元,是所有國家(或地區)中最低的。中學教育每名學生的支出費用則是8948美元,也低於大多數的高所得國家。其餘支出比重較低的國家多半都位在亞洲。但是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支出,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相較起來則較高,每名學生的支出費用達到14676美元。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為什麼新加坡政府投資在基礎教育的經費如此之少,但投資在高等教育的經費卻如此之多呢?

我們不妨再來看看其他的統計數據。和其他高收入國家相比,新加坡的小學生師比(pupil-teacher ratio, PTR)是最高的,以瑞典為例,小學生師比是9,亦即1名教師平均教導9名學生;然而,新加坡的生師比是17,亦即1名教師平均教導17名學生,這意味著新加坡的教師數量較為吃緊。新加坡的中學生師比也很高,1名教師要負責教導15名學生,然而在一些國家中,1名教師只負責教導10名學生。

新加坡中小學的生師比如此之高,難道不是因為中小學教育支出偏低所導致的結果嗎?

當然,執政者自有一套說詞,他們認為,"新加坡小學的生師比已從2000年的26,降到2012年的18,中學的生師比也從2000年的19,降到2012年的14。...小學的生師比18,意思並不是說每班學生人數18人,而是指平均1名教師要教導18名學生,所以,生師比相同不盡然班級人數就會相同,班級人數多寡得視我們如何分配教師而定。...如果我們要讓每個班級只有18名學生,那麼我們的教師就必須待在同一間教室教整天。"所以他們認為這樣的作法"很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新加坡中小學大多數的班級學生數為40人或少一些,有些小學的班級學生數則是30人或更少。當局在網站上宣稱,"我們計劃以小學低年級每班30人,其他年級和中學每班40人為基準。"

看到沒?每班人數30到40人的情況和生師比截然不同,幾乎是生師比(18)的兩倍之多。因為班級學生數這麼多,教師能夠關注在每個學生身上的程度就會大幅降低。如果我們把新加坡每班30人到40人的班級學生數,和其他高所得的國家相比,就會發現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班級學生數高過30人。

我們必須質疑的是,這樣的政策會對我們的教育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們的中小學教育支出如此低的意義何在?以及這樣的安排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於此,我們不妨拿新加坡小學生升上中學就讀的比例,來和其他國家(或地區)做比較,結果發現,新加坡小學生升上中學就讀的比例竟然在所有國家(或地區)中是最低的,這樣的結果著實令人震驚!這難道不是因為政府的教育支出不足,致使班級人數過多,最後導致每個學生得不到教師適當關注而造成的後果嗎?

不只如此,和其他高所得的國家相比,新加坡的優勢學校擁有比較多的資源,具有大學學歷的教師比例較高,獲得的教育資源品質也較好。如果我們進一步把社經背景納入計算,那麼新加坡學生在PISA的表現就會產生巨大的轉變,亦即新加坡是全世界教育最不公平的國家之一。如果我們看校際之間的標準差,就會發現新加坡的校際差距也是世界最大的國家之一。

延伸閱讀

教育極度不公的新加坡(下)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Ry Ngerng為新加坡知名部落客,長期關心新加坡的教育政策及社會正義等問題,經營有人氣部落格The Heart Truths

(*本文獲原作者Ry Ngerng授權中文翻譯,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