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列支敦士登)OECD觀察報告:以小班教學與特製數學課程致勝

Henry Samuel原作

李明洋重點摘譯

The Telegraph / 2013-12-03

原文網址: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europe/liechtenstein/10490211/OECD-education-report-Liechtenstein-uses-tiny-classes-and-a-specially-tailored-maths-programme-to-beat-the-competition.html

重點摘譯:

若想要解開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何以在這次的PISA成功的秘密,或許可從幾個簡單的數字看出端倪: 中學教師的起薪一年高達67000英鎊,往後持續加薪,最高可達到年薪108000英鎊。 人口只有36656人,比摩納哥(Monaco)還少,但月薪約4210英鎊,是全世界外債最少的國家,失業率只有2.5%,列支敦士敦可以說是非常小,非常富有,以及非常具有生產力的國家。

任職於列支敦士登教育廳的Eva-Maria Schaedler指出:"薪資確實協助我們讓教師非常積極,也就是說,就如同任何地方(的教師),他們總覺得自己的薪水應該更多。"一位教導文法課的學校教師,薪資等同於英國大學講師。這就是許多奧地利人之所以越過邊界,到鄰近的列支敦士登學校任教的原因。

即便教師的社會地位很高,且待遇很好,這個小公國卻仍砸下重金,以確保境內4575名學生所就讀的中學,務需提供學生最好的教育。而正因孩子少,所以小學的班級規模通常不超過12個學生,即使中學規模最大的班級人數也很少達到24人, 平均而言,一個班級的人數不超過15人

不過,以上所述各點只能做部分解釋,不能做為列支敦士敦在這次PISA評量數學項目中名列第8,閱讀名列第12,科學名列第11的全部原因。

和英國相比,列支敦士登的學生數非常少。英國有來自477所中學,共計12500名學生參與評量,列支敦士登才只有350名學生參與評量。在教育階段,學校會持續給予弱勢學生支持,並透過嚴格的能力分組和定期考試,決定學生能否晉級或留級。兩年的幼稚教育後,7歲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上語言課。在列支敦士登,學生要定期接受閱讀、寫作和算數的考試。經過"11歲分流考試(Eleven Plus)"後,學生(依照考試結果),分別進入3種等級的中學階段,包括程度較低,類似英國的初中(secondary mordern, 當地稱為oberschule)、中等程度的實科中學(realschule),以及高等程度的高級中學(gymnasium)。Schaedler表示:"他們遵循共同的課程,並且根據學生的表現調整學習階層(level),...所以,學生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同一個階層。(我們會)在心理方面協助學生,不讓他們感到洩氣。"

某教育基金會負責人暨列支敦士登歐洲家長協會代表Tony Stockwell認為列支敦士登的教育之所以成功乃拜該國的結構所賜。他表示,"這有點像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n)的體系,把學習較弱的學生找出來,給予額外的訓練,直到他們趕上或可重複學習。...如此即消除了主科學習較弱的學生。" Stockwell認為,列支敦士登的學生都瞭解,數學對於許多和高科技及工業相關的工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他指出,"數學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很多孩子的父母親在銀行和科技業工作,他們無時無刻都必須使用數學。"

後兩個等級程度較低的中學也可結合實習,每週讓學生到工廠實習幾次。但為何15歲孩子的數學表現這麼好?後兩個等級的某中學校長Gabriele Kohler表示,"在我們學校,我們嘗試從基礎開始學習,而且我們盡可能給孩子時間以建立基本的知識。數學不只是從書本裡面學習,也和現實結合。"

列支敦士登PISA業務負責人Christian Weidkuhn表示,"我們看到的是,我們的孩子並不怕數學,這是(我們的數學)這科之所以成功的重要指標。另一方面,他們還覺得(數學)很有趣。"目前專攻林業的18歲學生Kevin Tschol回憶他的中學讀書生活道:"我每個禮拜有8小時的數學課,每當我們遇到困難,老師總能(協助我們)找到方法加以解決。數學課的時間是其他科目的兩倍,所以你必須面對他。"

Schaedler表示,列支敦士敦之所以在PISA排行榜上崛起,還有一個較為平凡的理由,那就是該國在題型上做改變。她說:"這些(題型)都和PISA類型的考題相一致,而且就我們督察人員的觀點,這對於(學生)學習的結果具有正面的影響。"Stockwell則指出,"這絕對關乎(國家的)聲譽,所以他們適應了為PISA而教(的模式),...就像為了考試而做準備一樣。我敢肯定,許多國家也是這樣。"

評論:

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Stockwell怎可因自己國家為了PISA不擇手段,就斷定其他國家一定也是如此?然而,世界上如同列支敦士敦登這樣為了PISA而教的國家必定不少。到底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考試考高分,滿足個人、師長以及社會國家的虛榮心呢?還是為了充實個人的內涵,讓生活更豐富,生命更精彩呢?究竟我們要讓PISA成為我們的僕人,還是我們甘願成為它的僕人呢?這是個嚴肅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