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PISA蒙蔽了北歐的光彩嗎?

Pasi Sahlberg原作

李明洋重點摘譯*   

PasiSahlberg.com / 2013-12-10
 
原文網址: http://pasisahlberg.com/is-pisa-dimming-the-northern-lights/

重點摘譯:

自從OECD公布第五次PISA結果至今的一個星期,全世界已從宿醉中甦醒了過來。包括新加入的越南在內,所有的亞洲國家都為教育改革的成功而大肆慶祝著。而愛沙尼亞、波蘭、德國、愛爾蘭,以及瑞士的政客和學者,也因為他們國家在全球PISA的排行榜上有所進展而舉杯同慶著。

然而,(於此同時,)卻也有一些國家很不開心,比如因教育表現停滯不前而頻遭挫折的美國和英國,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大英國協的成員國。最新的PISA結果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北歐國家與OECD所謂最成功的教育體系漸行漸遠。瑞典與她的北歐盟國在看到PISA公布的結果後,實在沒有理由去慶祝。

在2013年的PISA結果公布後,如果北歐國家真的有任何理由要慶祝,那就是忘了(今年)這個不怎麼好的消息。

國際各大媒體歇斯底里地披露,亞洲孩子變得愈來愈聰明,而我們的青少年則比以前懶,比以前笨。教師、學校和家長也被人指指點點,成為教育表現不佳的幫兇。在北美,由於學校體系無法與上海和新加坡競爭而被視為陷國家的經濟競爭力和未來的榮景於風險之中。芬蘭的媒體也直接了當地報導:芬蘭學校體系已經崩潰。

我想,在結論我們北歐應如何因應之前,實在有必要針對PISA的本質做些討論:

首先,PISA是標準化測驗,它的數據分析之後,每年數學、科學和閱讀的平均數大約是500,標準差是100。事實上,PISA評量的統計性質意味著,如果15歲瑞典孩子維持著和過去相同的各科知能,但因為其他(國家的)孩子增進了他們學習(或增進了教師和學生應考PISA的技能),所以結果就是排名下降。在2012年的PISA評量中,由於亞洲國家的表現比以前好,使得其他國家在與平均值相較之下,很難看出其進步。在這樣的方式之下,PISA就像是馬拉松比賽:2小時20分鐘的記錄可能讓你成為今天跑得最快的五強之一,但從現在開始的五年內,你可能會掉出10名以外(譯者註:亦即在選手相互比較之下,即使個人的成績進步,也很容易因為別人進步得較快而被忽略掉)。

其次,我們務須記得PISA和其他國際評量均有其限制。有多位國際學術權威堅決地認為,政治人物及廣大民眾(包括媒體在內)都必須了解PISA可以做什麼,以及不能做什麼。例如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David Spieghalter教授在衛報(the Guardian)上撰文說:"如果PISA真的評量到了什麼,那就是評量到了(學生)作答PISA評量的能力。僅依照單一表現的指標進行政策調整可能是有害的。我們必須整體而觀。"奧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的Yong Zhao教授在他的部落格評論說:"即使東亞教育體系可能正因排名在國際評量的頂尖地位而陶醉其中,但她們卻無法對自身的教育成果感到開心。他們早就知道自身教育所造成的傷害,而且也已著手改革其教育體系。"最後,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Howard Gardner教授在2009年PISA公布結果後,在"Daily Riff"的評論上寫道:"我從部長們的談話和文章中,驚訝地發現他們竟能持續地效忠於所謂的"教育傳輸理論(transmission theory of education)"...而值得注意的是,最好的試題(應該是)只有單一正確的答案,結果卻有著多個似是而非的答案...。"這些都是很好的意見,提醒我們PISA可能是很好的僕人,也可能是很壞的主人。即使PISA是目前比較各教育體系的國際評量中最好的(評量工具),但其所評量的都是過去的數據。

所以,2012年PISA過後,對瑞典和其他北歐諸國而言,最好該怎麼做呢?最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先(冷靜下來),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切莫草率地做出決定。當然,明智的做法就是接受我們的學校體系在周遭世界已然改變之際仍未改變的事實。於此,我提出3項建議:

首先,北歐的學校體系不應偏離他們的教育主軸,亦即保有為孩子提供機會均等且健全的公共教育體系。學校應更加努力地協助所有年輕人發現自己的才華,找到自己的學習熱忱。這樣的作法遠比依照孩子的能力或家世去分組(班)授課還來得有效。PISA的結果證實,讓家長選擇學校而將孩子予以隔離的作法並非善策。對此,瑞典會比其他的北歐國家,有更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譯者註:係指瑞典長期實施免費學校政策,讓私人企業進駐教育版圖,導致學校商業化的情況甚為嚴重)。

其次,不久前北歐的教育體系才被公認為世界最公平的教育體系(教育公平性係指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被社經地位影響的程度)。但沒多久,加拿大、日本、愛沙尼亞和韓國就已經超越我們。而根據PISA的分析發現,學生的優異表現和所接受的教育公平程度並不相互排斥,換句話說,所有成功的教育體系均有著更為公平的教育(制度)。因此,我們務須把更多的資源投注在(強化)學校體系的公平性,而不是更專注於選擇學校(school choice)、競爭(competition)或獎懲(rewards and punishments)。

最後,現在正是個大好時機,藉由學校體系的更新,讓北歐各國更趨合作。而諷刺的是,(許多)亞洲人認為北歐學校充滿著健康、幸福、民主、個人化而又甚具創造力等特點,足堪作為他們的表率。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法其實就是從我們自己的學校體系中去尋找,進而打造出最優質的教育體系。

如今,所有的北歐國家均面臨著相同的挑戰,那就是3.0版的學校(譯者註:亦即更新版的學校)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依我的看法,那是一個建構在滿足所有學生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上,進而引導學生發現自己才華和學習熱忱的場所。(我們)必須思考傳統教學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為何,數位學習工具在教與學當中該如何使用,以及學生在社會及世界上該如何進行人我關係。我們是否能做到這一點,端視於我們如何讓年輕的一代去為複雜及不可知的世界作準備。

此外,北歐國家還面臨著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究竟我們要以新北歐學校的風範(new Nordic school model)引領著世界,還是要努力地去追趕別人呢?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Pasi Sahlberg為芬蘭籍教育學者,擔任芬蘭國際行動與合作中心(Finland’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Mobility and Cooperation)主任,並兼任Helsinki及Oulu大學教授。此外,亦是國際著名教改學者,曾任職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並被許多國家聘請為教育改革顧問。著有暢銷書"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及該書續集"Finnish Lessons 2.0: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

 (*本文獲Sahlberg教授授權中文翻譯,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