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洋
我常聽到倡議評鑑的人這麼說:"美、英早就實施評鑑了,評鑑是世界趨勢,所以應該做!"
但是當我將美、英實施評鑑失敗的例子解釋給他們聽後,他們就會辯解:"那是細節不對!"
最後又會補上一句:"評鑑是該做的,只是細節可以慢慢談!"
近來不少朋友跟我說,在和一些贊成實施教師評鑑的人討論評鑑議題的時候,都會有上述類似的經驗。說真的,我實在很不想耗費我的精神去討論所謂的教師評鑑議題,以及所謂的評鑑細節、指標,甚至有所謂的原理原則。我認為,與其耗費這些心神去做這些毫無意義的事,倒不如將這些時間花在真正跟教育有關的事情上,多去關心學生的人格發展,及其生活和學習上面臨的問題;多去增進教學上的本質學能,提升專業素養;多去培養團隊默契,促進整體教學環境的和諧。芬蘭人就是深諳這個道理,根本不會浪費時間去為教師評鑑的事吵鬧,所以教育工作者能全心教學,努力提升教育品質。
但,臺灣目前卻耗費太多精力在處理這些和教育本質並無多大關係的雜事上,使得教育現場紛紛擾擾,教育中人實在不能坐視不管。
有許多人在論述看法的時候,常常喜歡拿"趨勢"這兩個字來做立論基礎,但是,就如同我在"我看特教新課綱-從一篇序談起"一文中批評特教新課綱的時候說的,所謂的趨勢並沒有是非黑白,若凡事都因"趨勢"而做,那是淪於人云亦云,關鍵終究在於自己怎麼想,能否擇善固執,為所當為。我們總不能說,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非買智慧型手機不可,但因為別人都買智慧型手機,這是趨勢,所以我也得去買;甚至說,我知道搶劫是不對的,但因為朋友都去搶劫,這是趨勢,所以我也得去搶劫吧!所以,是不是趨勢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自己的價值判斷,自己的主張是什麼,以及自己所做的,到底該不該做。
我非常建議任何關心教育或教改議題的人,不妨讀一讀Hargreaves, A.和Shirley, D.寫的一系列談教育願景,教育改革的書。在他們所寫的書中,提到了所謂的"全球教育改革運動(Global Educational Reform Movement, GERM)"一詞。GERM早先即是因為美國Reagen和英國Thatcher所領導的政府為了解決經濟問題,而提出了"自由市場經濟(free market)"的概念,在"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框架下,透過市場競爭,刺激商業活動,進而提振經濟發展。在美英經濟復甦的見證下,同樣陷於經濟恐慌的世界各國,於焉仿效。由於經濟改革的成功,讓美英領導階層認為,市場法則的概念與手法可複製於各個領域,所以將之引進了教育界,而在美英經濟復甦的背書下,世界許多國家乃起而效尤,紛紛放棄本身原有的教育制度,轉向美英的教育模式,認為透過"市場競爭",絕對可以提升教育品質,於是教育活動變成商業行為,教師淪為架子上的商品。所以,辦學校像在開公司,校長是董事長,教師是員工,而家長和學生則是顧客,孩子上學就像在逛百貨公司一樣,家長可以任其需求對著架子上的教師挑挑撿撿,以挑出心目中最好的教師。但是,什麼樣的教師才叫做好的教師?又什麼樣的教師才叫做壞的教師呢?總得有個"標準"來評價,評價出到底哪些是好老師?哪些又是壞老師?所以,評鑑制度(evaluation)就被提出來了。但到底該評鑑哪些項目呢?於是評鑑指標於焉產生,接著,"績效責任制(accountabilition)"也連帶產生,尤有甚者,"標準化測驗(standardization)"也一同被牽扯了進來,就是這樣,一連串的作法就演變成一場由美、英資本主義國家領軍,世界多數國家競相跟隨、效法的全球化教改運動[1],[2],[3]。
由上所述可知,GERM充其量就是許多國家追隨著美、英教改腳步,所逐漸形成的教育模式,不必然一定是這樣,更遑論是必須的!
至少,地處世界邊陲的北歐芬蘭就是少數不盲從於這場GERM的國家之一。
1990年代,當世界各國為經濟危機而大量裁減教育經費時,芬蘭也身處其中,但當許多國家放棄原有教育體制,轉而擁抱美、英之際,芬蘭並沒有盲從,而是固守崗位,繼續走自己的路。所以即使經費拮据,不少人倡議將師資培育從碩士降至學士,但芬蘭教育當局始終堅持教育品質不打折的原則,繼續維持優質的師資培育體制,並且在1990年代的改革中,將評鑑、考試、標準化測驗... 等充滿"市場競爭"的思維和措施"徹底廢除[2],[3]。直到現在,芬蘭能夠在列強環伺的國際教育評比中一枝獨秀,均衡發展,大家才終於驚覺到,原來除了美、英創造的GERM這條路外,還有這麼一條芬蘭"開闢的路"啊!殊不知,芬蘭從來就沒有刻意去開闢什麼特別的路,她不過是選擇該走的路,繼續在自己原有的道路上保持前進,只是走得更穩健、更順遂而已,相對的,那些放棄原有的路,一窩蜂轉換跑道的國家,不僅喪失了本身的優勢,仿效英美的作為也不可能到位,誠可謂現代版的"邯鄲學步"。這對於追隨美、英教育體制,表面追求卓越,實質則是拖垮教育的各國教育官員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教訓與諷刺!
很不幸的,咱們臺灣的教育界也是GERM的忠實信眾,由20餘年前開放多元師資培育開始,一連串的教改,不都是採取"市場競爭"的思維在辦教育嗎?因此開放師資多元化,才能讓優秀的教師從競爭的對伍中脫穎而出;廣設大學,才能讓優質的大學從良莠不齊的競爭行列中脫穎而出;學生和家長是顧客,所以學生表現不佳,不是學生和家長的問題,是教師不會教;學校競爭力下滑,不是行政決策不利,是教師素質不佳;甚至,某些獲得師鐸獎的校長還以將辦學校當成開公司而自詡!正因如此,臺灣當前的教育環境才會如此惡劣,然而部分美英教改路線的忠實信徒卻仍執迷不悟,寧願讓教育現況繼續惡性循環下去,也不願放棄尊美崇英的作祟心態。
於此,我們必須要問:存有"評鑑是趨勢,所以應該要做"這種想法的人,到底清不清楚這個所謂的"趨勢"是怎麼來的?以及這個所謂的趨勢,背後的原始思維到底是什麼?還只不過是一種"含混不清的個人空想"或只是"憧憬於美英強權而一廂情願的追隨"呢?就我的看法,老是將"趨勢"這兩個字掛在嘴邊,或是拿"世界趨勢"來當擋箭牌的人,其實是對自己缺乏自信,更是沒有主見的展現!所以奉勸老是存有"因為評鑑是趨勢,所以必須做"想法的人,不妨先去瞭解一下評鑑背後潛藏的思維,再來充分的論述,以免不知"為何而為",轉而成為"人為而為",最後淪為"為不該為"啊!
參考資料:
[1]Sahlberg, P. (2011). Finnish Lessons. Teacher College, Columba University.
[2]Hargreaves, A. & Shirley, D. (2009). The Fourth Way. A Joint Publcation.
[3]Sahlberg, P. (2010). Rethinking accountability in a knowledge society. J Educ. Change, 11. 4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