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小團體互動 協助資優生情緒管理

薛育青、李明洋
 
一、前言

我帶的資優資源班,平時學生是在普通班上課,部分時間才會到資優班進行加深加廣的課程;由於離開原班上課,行動常受到同學,甚至是學生家長的關注,也容易成為同儕比較的對象。

資優生常忿忿不平的說:「每次考完,同學就會問我考幾分;考得好,他們會說應該的;考得不好,就說資優生怎麼考成這樣?」普通班的學生家長常告誡孩子:「你要以某資優生為目標!」科任教師也有較高的期待:「你是資優生,應該成為同學的楷模。」許多諸如此類的關注,使資優生承受莫大的壓力,甚至引發情緒問題。

資優班導師不僅要做好與普通班教師、家長的溝通外,也不可忽略資優生的情意教育。以下分享一個輔導經驗,提供參考。

二、手足比較 壓力長期累積

國小資優班學生偉偉(化名),兄姐都非常優秀;哥哥從小六就跳級到國二,姐姐則保送高中第一志願。偉偉的表現沒有那麼突出,因此受到爸媽較少的關注。長期下來,他深感被冷落,產生不平衡、自卑的心理,變成「渾身是刺」的人。

在家裡,每當與兄姐發生衝突時,不論誰是誰非,他總是認為爸媽偏心,只責備他,於是大哭大吼,絲毫沒有溝通的餘地,結果讓家人更不喜歡他。

在學校,遇到同學稍微挑釁,或只是不小心碰到他,偉偉不是口出髒話,就是拳頭相向,一副要拚個你死我活的樣子。他習慣性的情緒失控,讓老師頭疼,同學恐懼。

三、逐步排除情緒風暴

有鑑於偉偉的情緒風暴逐漸擴大,我在學期中安排「情緒管理課」,希望藉由小團體教學來幫助他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學習人際互動技巧、紓解不良情緒,做好情緒管理。這門課的教學主軸有:

1.認識情緒:讓學生了解人有正、負面情緒,以分享真實故事、新聞剪報的方式,讓他們體會情緒失控的後果,了解情緒管理十分重要,並認同適度發泄情緒有益身心健康。

2.理性思考:讓學生學會分辨什麼是非理性思考,並了解可以透過情緒、行為的改變,增加個人的理性。

我設定在六人內的小組實施教學,以便充分關懷每個學生,讓他們願意在互信的氛圍下,吐露心中困擾,鼓勵同組的成員。

在第三次上課時,偉偉忽然說:「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他敞開心房,發出求救信號。於是,我回應:「如果老師沒有你這個學生,我會很難過的。」剎那間,偉偉眼中的憤怒與不滿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欣喜的光芒。

這時,小組成員發揮了預期功效——正向互動,給予正面的回饋。聽到我們對話的小毅(化名)說:「老師,您把偉偉當成自己的孩子嗎?」「對!我把全班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小孩,加上家裡一個娃娃,共有三十一個孩子!」我表達重視偉偉的想法,給他自信。
偉偉開心回應:「老師,你太會生小孩啦!」我回歸正題說:「偉偉,老師覺得你很棒,也很重要,沒有一無是處。」小組成員小函(化名)和小美(化名)馬上附和:「偉偉真的很好!」「對!他喜歡幫助別人。」

四、教導自我覺察

在小組成員給予認同後,小毅(化名)更提出偉偉的長項說:「偉偉作文寫得很好呵!」藉此機會,我拿出偉偉的聯絡簿,以朗讀方式和學生分享他的「心情札記」。

札記內容是:練習直排輪時,另外參賽的兩隊都遠遠落後偉偉這一隊,但是他看到對方拚命追趕,深受感動。大家聽完後,紛紛讚美偉偉心思細膩,懂得欣賞別人。

最後,我讓學生閱讀王永慶語錄〈王爺爺的一席話〉,讓孩子檢討自己身上有哪幾根破壞力無窮的火柴棒。偉偉回應:「那可怕的四根火柴棒,我都有,不過我希望可以先丟掉『無法自我控制的情緒』這根火柴棒,因為我知道只有做好情緒管理,才能改善自己在家裡、在學校的人際關係。」他能這麼說,表示已了解面臨的問題,就差如何實踐了。

下課後,我鼓勵小組成員:「偉偉雖然脾氣不好,但他也很困擾;我們不要激怒他,一起幫他調整,好嗎?」「你們今天很貼心,懂得適時讚美偉偉,給他信心!」

五、結尾

偉偉的心結,雖然仍需要時間才能慢慢解開,但至少有了起步。只要明瞭問題所在,相信以他的聰慧,應該很快就能改善處境。

(本文原刊載於2013年7月5日國語日報特殊教育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