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洋摘譯
The Telegraph / 2013-07-12
原文網址: http://www.telegraph.co.uk/education/educationnews/10173926/Poor-boys-two-and-a-half-years-behind-wealthy-peers.html
重點摘譯:
1.一項由慈善機構Sutton Trust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家境富裕的15歲聰穎男孩領先家境貧窮的同儕約2.5年,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大的。而且調查發現,英格蘭和蘇格蘭地區男孩的表現與社會階層有關,兩者之間的緊密程度不僅高過英國其他地區,也高過西方世界任何一個國家。
2.該項由倫敦教育學院(University of London’s Institute of Education)教授John Jerrim所帶領的研究團隊以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在2009年針對世界各國15歲學生所做的閱讀測驗結果為根據,依照家長收入,將受試各國學生分為5組加以分析,結果發現家境最富裕的前20%學生,其表現永遠領先家境貧窮的後20%學生。其中,蘇格蘭最弱勢的學生相當於落後(最優勢的學生)兩年四個月,兩者間的差距,居世界第23位,與美國、法國、蘇格蘭和紐西蘭的表現一樣糟。
3.不過,該研究打破原先的結果,進一步按照性別,並聚焦於各子群的最聰穎學生,結果發現,最貧窮族群中成就好的男孩,落後於最富裕族群成就好的男孩兩年又六個月。研究者分析指出,在32個國家中,英格蘭排名31,蘇格蘭排名32。英格蘭的表現特別落後於芬蘭(排名第2)、德國(排名第3)、加拿大(排名第5),這些國家兩族群的差距約1年和3個月,甚至更少。至於女孩方面,兩族群則差距為兩年又四個月,少於男孩。
4.研究者建議(當局)成立新的計畫,在義務教育開始之際,從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中找出極具潛能的孩童,並且在求學過程中持續給予介入。該慈善機構主席Peter Lampl亦表示,國家有責任"給予綜合學校和學院能力好的學童更多的支持。"
5.幾個星期之前,英國教育標準局(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 Ofsted)的調查發現,非選擇性的混合學校因採取混合能力教學,使用平庸的家庭作業,並拒絕將學生推往頂尖大學,而正系統性地讓最聰明的學生失敗(systematically failing the brightest children)。該單位聲稱,有超過65000名的英格蘭最有能力的學童,其表現遠低於潛能。
評論:
即使資料再豐富,落在觀念偏差及短視近利的人手上,也是徒然。英國在Torry黨主政下的教育界宛如教育界的白色恐怖時期,基層教育環境之惡劣已到了"師生不聊生"的境地,但教育主事者仍被"優勝劣敗"的市場法則沖昏頭。何以"家境富裕及貧窮男孩間的差距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大的?",這不就是因為英國教育當局奉行"菁英主義"的後果嗎?
然而,這些以菁英份子自居的研究人員,"只見教育界的病態,卻不知其病因",居然還建議當局另外成立新的計畫,想方設法及早把中低收入家庭的"菁英候選人"找出來,然後在往後的求學過程中持續給予"優惠待遇"。這豈不是笑話一樁?試問:天資不夠聰穎的貧窮孩子,難道就該提早放棄嗎?難道這就是號稱老牌民主國家的英國,在21世紀的今日所做出來的教育荒唐事?
更可悲的是,Peter Lampl居然還大言不慚地說,國家有責任給能力好的學童更多的支持國國家不是有照顧所有學童的責任嗎?尤其對於弱勢孩童,更應該給較多的支持嗎?身為慈善事業的領導人,觀念竟如此偏差,實在建議他早些辭去慈善事業主席一職,以免貽笑國際社會,陷大英帝國的民主形象於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