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英國)學校必須將聰明的學生推向牛津和劍橋

李明洋摘譯   

The Telegraph / 2013-05-26  

原文網址: http://www.telegraph.co.uk/education/educationnews/10081366/Ofsted-schools-must-push-bright-pupils-towards-Oxbridge.html

重點摘譯:   

1.英國當局最新的報告顯示,英國私校畢業生進入諸如牛津(Oxford)、劍橋(Bridge)等羅素系列名校(Russell Group)的人數高過於公校畢業生。英國教育標準局(OFSTED)局長Wilshaw, M.表示,這代表有許多聰明的中學生沒辦法達到應有的潛能,因此,Wilshaw要求學校付出更多努力,鼓勵學生考上羅素系列名校。

2.根據教育標準局的分析,在11歲的學生中,大約有1/5的學生在英文和數學拿到高分,卻在中學畢業會考(GCSE)中拿不到A+或A等級的分數。

3.Wilshaw指出,國家必須訂定標準以鼓勵更多的公校生進入頂尖大學,而政府當局也會做出多項建議,例如鼓勵中學在小學階段最後一年時發現聰明的學生,然後在他們11歲到16歲的求學階段加以追蹤,以確認他們是否發揮潛能;此外,也可能建議依照學生的能力分組,而不是合班上課。

評論:

臺灣高等教育長期以來呈現資源分配嚴重失衡現象,加上某些國立學校光環加持之下,導致眾多家長與教師莫不以將學子送進臺清交等大學為終身職志,而多數學生也莫不以擠進臺清交等名校為學習的目標。雖然,拿到第一固然卓越,擠進臺清交誠屬不易,但若沒有第二、第三,甚至最後,又怎可能有第一?又怎可能成就光環?但我們曾去檢視過,這些所謂的第一,所謂的優等生,有多少人,在他們的心中曾經容下多少他人?有多少人對這些第二、第三,甚至最後的人曾經心懷感謝?還只不過是不屑一顧,僅視之為考試競爭中的失敗者而已呢?

我們的統治階級,乃至於社會大眾,顯然對於那些未能擠進光環學校的學生,甚至於連參加競賽資格都拿不到的學生,過於冷淡與無情,然而這些所謂的"失敗者"卻是社會中為數最多的人口,實則是撐起整個國家機器為數最多的零件,豈可如此輕忽?擁有3倍人口於臺灣的英國,以及15倍人口於臺灣的美國,均係奉行菁英主義的忠實信徒,只需要1%的人口是所謂的菁英份子,就等同於擁有60萬和300萬的菁英人口,想想,咱們臺灣能有多少資本可以仿效美、英玩這種把戲,將國家的人力資源任意地糟蹋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