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芬蘭教育成功的秘密

影片名稱: Finland's education success
 
播放單位: BBC
 
播放日期:2010
 
重點摘譯:
 
1.芬蘭基礎教育皆為公立,小班小校,近在咫尺;小學一到六年級均為同一位導師,因此深知學生的特質與需求。芬蘭校與校之間的差距相當小,沒有校際競爭。

 
2.芬蘭非常著重外語能力,教學以興趣為導向,在遊戲中學習,不以考試主導教學,有些學生11歲就學第三外語,13歲學第四外語。芬蘭教師幾乎均為碩士學歷以上(譯者註:只有部分幼兒園教師學歷為學士),師培階段以培育具有研究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師資。
 
3.芬蘭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信任"。芬蘭人非常敬重教師,人人均信任教師專業。芬蘭校長直言:"這是我的學校,不是政客的學校!"
 
4.芬蘭孩子等到7歲才上學,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從小父母就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能力。
 
5.如今,世界各地的教育學者專家仍前往芬蘭取經。
 
 
 

評論:

位在北方之巔的芬蘭,儘管地廣人稀,天寒地凍,但卻能屢屢在多方面創下傲視全球的紀錄,政府清廉度高,經濟表現斐然,教育成就不凡...。原因何在?信任人性,腳踏實地,團結合作,共創和諧社會。

這對於千年以來崇奉儒家學說的我們來說,理應再熟不過了。但曾幾何時,咱們的政客在大小場合,屢屢以"拼經濟"為名,意圖媚惑社會大眾,而行政治利益分贓之實?讀過文化基本教材的,應該還記得以下這個故事吧!

孟子面見梁惠王時,惠王第一句話就問孟子說:"先生不遠千里而來,到底可以為我們國家帶來什麼利益啊?!"

結果孟子毫不猶豫地就回說:"大王,您何必一開口就說到利益呢?"

接著他語重心長地勸告梁惠王,然後結論說:"如果主政的人,和人民互相爭搶利益,那麼國家就危險了啊!"

千年前的孟子,已苦口婆心地勸戒主政者不要凡事只以利益為重,而是要重視人的本性,盡力營造良善的社會。芬蘭人不見得知道孟子,但他們做到了;反觀(表面)奉行儒家思想的我們,什麼時候做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