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東亞各國卓越成就背後的代價

Simon Greenhalgh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The Diplomat / 2016-12-09

原文網址: http://thediplomat.com/2016/12/the-hidden-costs-of-asias-high-test-scores/

重點摘譯:

最近,"國際數學暨科學趨勢研究(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和"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公布了最新結果,世界各地的人,有的滿意,有的沮喪。儘管透過標準化測驗來比較各國教育體系的良窳似乎不是個好主意,但每年諸如此類的排名卻仍舊進行著。有的人急切地等待評量結果,以便了解該國的表現是否好到足以慶祝,或是差到須受非議。

長久以來,TIMSS和PISA均備受各界批評,尤其受到諸如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教授Yong Zhao等頂尖學者的強烈批判;然而,儘管遭受眾多非議,各國政府依舊拿著這些評量的結果讚許或貶損自己或其他國家的教育現況。

今年,亞太地區取得了全面性的勝利,TIMSS的結果顯示,新加坡、香港、南韓、臺灣和日本遠遠領先其他各國。這些國家透過全球性標準化測驗的卓越表現向他國誇耀其教育體系、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成就。而在這些成功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了西方國家緩緩地追趕著,例如英國如今廣泛地採用新加坡的數學教學模式。除此之外,我們也在許多的娛樂節目上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現象,例如在一些BBC的節目中,看到英國孩子被送到中國的學校就學,結果課程太難,英國孩子又太野,所以最後放棄了;也有中國的教師被送去英國的學校教書,結果孩子太野又不聽講,所以教師最後放棄了。

最近,BBC的節目中又有3個威爾斯(Welsh)的孩子去南韓的學校讀書,結果發現真實的情況遠比標準化測驗呈現的結果複雜得多。南韓的孩子為了在最後的大學入學考試中脫穎而出,每天都要讀14至16個小時的書。但是威爾斯的孩子不必參加大學入學考試,就有很多自由的時間。所以說,南韓的教育體系到底好不好,那就得看我們問的對象是誰才能論斷。

雖然威爾斯的PISA成績低於南韓,但是把這兩個拿來做比較就好比拿著韭菜和泡菜來做比較。東亞各國在PISA排行榜中幾乎都是名列前茅,但他們都有競爭激烈的大學入學考試和社會氛圍。然而,西方國家則是在很久以前就把這一套升學制度給拋棄了。在BBC製播的這個威爾斯孩子到南韓讀書的節目中,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某個南韓女孩提到,他們許多人因為大學入學考試成績不佳,遭到了家庭和教師的壓力而選擇自殺。一個國家究竟要付出多少自殺的代價,才能換得PISA的卓越成就?但是那些時常在TIMSS和PISA名列前茅的國家,卻對學生自殺,對競爭,或對每天讀14至16個小時的書一點也不感到驚訝。所以,這些國家的教育並非威爾斯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典範,因為彼此文化不同。

這陣子,由於澳大利亞在TIMSS的得分低於哈薩克(Kazakhstan)而引起了騷動。將國家相互比較之所以困難,原因之一在於無形的文化難以比較,而文化又會滲入教育體系裡。或許澳大利亞的體育會比數學和科學更具有競爭力也說不定。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了中東各國和新加坡近鄰,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等國的表現均奇慘無比。我們只關注表現優異的國家,卻忽略了那些表現落後的國家,為他們採取行動探查表現不佳的原因。此外,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那就是越南。越南雖然名列PISA前10名,但她卻不如其他東亞國家富裕。

針對PISA和類似國際測驗做討論實無必要。不妨看看,中國學校的辦學方式和歐洲各國的辦學方式大異其趣,反之亦然。(中國的)學校只是讓學生為了進入社會而做準備,根本不管世界是如何地全球化,學校的主要任務只是讓學生進入一個更大的世界,成為其中的一份子,通常只在本國的公部門發揮影作用。

在西方,學校則著重於(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和熱情。我們不妨看看這週公布的PISA成績,排名前11個國家中,有8個是東亞國家,這些國家都極度重視競爭、磨練和壓力,他們的學生花在讀書的時間幾乎是其他國家學生的兩倍。然而,PISA的結果比TIMSS還來得平衡些,因為加拿大、愛沙尼亞和芬蘭等國家也擠進了前10名。

事實的真相是,儘管較為富裕的亞洲國家主宰了這些國際評量的排行榜,但是他們的學生卻也付出了代價。長此以往,對於個體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仍不甚了然。而且從這些排行榜上,看不到這些學生每天苦讀到深夜,以及每逢週末仍要繼續讀書的事實。這意味著什麼呢?那就是拿蘋果和橘子來做比較將永遠也得不到有意義或公平的結果。對於想要得到橘子的人來說,他們永遠也不會同意蘋果比橘子好,而喜愛蘋果的人,也不應該仿效種橘子的方法,卻期待能夠種出好蘋果。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Simon Greenhalgh為首爾外國學校(Seoul Foreign School)助理校長。

(*本文取得The Diplomat中文翻譯授權,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