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洋
這幾天,新聞報導一名未參加會考的國三生,因某高中二免階段仍有缺額,因此僅以志願序和多元學習表現2項成績,即進入該校就讀。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但教育部的解釋是,該校二免沒有超額,當然就沒有超額比序的問題,法令也沒規定一定要有會考成績,因此學校應接納學生。教育部並進一步說明,會考是用來檢測國中3年的學力,並作為高中職補救教學的依據,...然而會考只是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的項目之一,比重不得超過1/3,也可以完全不採計,因此不宜設置會考成績門檻,或是規定一定要參加會考,才能報免試入學[1]。
從這一則新聞,我們可以充分地了解到,教育部對於這整個12年國教的基本邏輯和實施過程,根本是模糊不清與相互矛盾,所以完全是在打迷糊仗。
首先,教育部說"法令沒規定一定要有會考成績",但又說"會考是用來檢測國中3年的學力"。既然教育部認為這所謂會考的目的是要"檢測國中三年的學力",那麼學生到底需不需要通過檢測,才能畢業?如果需要,那麼,這個案子當然就不能成立,因為該名學生並未參與這項檢測,當然就拿不出足以證明自己具有國中畢業生的資格,也就是無法證實自己的學力,自然就不能夠拿到畢業證書,又遑論繼續升學呢?
然而,教育部卻表示不宜規定學生一定要參加會考,才能報免試入學。如果教育部認為,會考參不參加都可以,那麼教育部所謂的"檢測國中三年的學力"到底又有何作用呢?如果學生可以不必經過這個檢測的過程來證明他的學力,那又何必要設立這個會考制度呢?
結果教育部的解釋是,會考只是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的項目之一,也可以完全不採計,因此不宜設置會考成績門檻。先就該不該設置門檻這件事來說,查諸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上對會考的說明內容,"會考透過標準參照評量的方式,...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為瞭解及確保國中畢業生學力品質,將辦理「國中教育會考」,作為我國國中畢業生學力檢定之機制。[2]"由此可見,教育部設置會考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藉由標準參照評量的方式,針對國三應屆畢業生的學力進行檢測,以確保國中畢業生的學力品質。既然是採用標準參照評量,就會有所謂通過與不通過,及格與不及格之區別,也才會符合教育部所謂的檢定機制,也才可能確保國中畢業生的學力品質,但教育部卻又自打嘴巴,說不宜設立門檻,意思就是"即使學力不夠,能力不足,都可以人人有獎,繼續升學",天底下有這種檢測機制嗎?而且這和教育部要確保學生學力品質的說法,豈不相互矛盾?
再者,教育部認為會考成績可完全不採計。會考成績採不採計是一回事,但參不參加會考又是另一回事。只要學生參加會考,那就表示他願意為自己國中三年以來的學習能力提出證明,不論考得好不好,甚至考零分,那都是一種學習的歷程,更是一種最起碼的負責態度。但是,如果連會考都不參加,那就表示他連自己的學力證明都拿不出來,又如何能夠證明他具有畢業資格?就好比民眾想要在路上開車,就得要參加考照檢定,不管考過與考不過,都得要參加,如此才能證明自己是否具備駕駛能力,而不是連參加都不參加,到最後卻拿得到駕駛執照,這樣合理嗎?
既然教育部將會考解釋為要了解學生的學力,就表示這個會考事實上就是個畢業資格考,那麼就應該是,唯有通過了會考的基本門檻,才能取得升高中的資格,也才能獲得國中畢業證書,至於接下來的教育階段到底要不要採計會考分數,那就應該交由下一個階段的學校來決定,而不該把"檢測機制"與"升學機制"混為一談,以自圓其說。
我們只要看看芬蘭的升學制度,就會非常明白會考和升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芬蘭的高中生在畢業時會有所謂的會考,這也是芬蘭教育階段中唯一的一場全國性標準化考試,無論學生是否要繼續升學,都一定要參加會考[註1],因為唯有通過會考,才能證明自己具備高中畢業生的資格,也才有資格可以領取畢業證書,畢業證書上會登記學生參與會考的各項成績。然而,通過會考只是拿到了畢業證書,至於是否能順利升上大學,就必須看看自己是否能夠通過下一個階段的入學考試。有的大學可能採計學生的畢業會考成績,有的則不採計,有的大學甚至還要加考自己學校辦理的入學考試,但無論如何,通過會考是基本門檻。
由上所述可知,就芬蘭而言,會考是證明學生學力的檢測機制,也是學生能否取得畢業證書的基本門檻,芬蘭將這所謂的"檢測機制"和往後的"升學機制"區分得非常清楚,也就是會考是檢測學生能否畢業的依據,而能否升學就看下一個教育階段的規定與要求,所以會考成績高低與就讀的學校未必有完全相關,就算會考成績不理想,也未必不能升學,相對地,就算會考成績非常理想,也不能保證一定能進入理想的學校就讀,不過,參加會考是起碼的條件,而且一定得通過會考的檢測,亦即,有參與會考,就有畢業的機會,但是如果連會考都不參加,那就一切免談!!
反觀臺灣的12年國教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教育部竟然認為會考只是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的項目之一,可以完全不採計,所以不參加會考也無所謂,可見教育部根本就是把檢測機制和升學機制混為一談,整個邏輯思維混淆不清,也因此,直到現在教育部都還在為了"先特後免"還是"先免後特",以及是否"一試定位"及"一試兩用"等爭議,在和縣市首長、家長團體大吵特吵,大打迷糊仗,完全沒有教育行政專業可言。
總此而觀,臺灣的教育官員不僅缺乏教育行政邏輯,更無法堅守教育專業,也難怪臺灣的教育會如此亂七八糟,貽笑國際!
註1: 芬蘭在國中畢業後分為高中和高職,高中生畢業時一定要參與全國性的高中畢業會考,通過檢測才能畢業。高職畢業考則由各校自行舉辦,唯有通過檢測,方能畢業。
參考資料
[1]中央社(2014/08/20): 沒考會考上成功 制度沒說不可。
[2]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國中教育會考簡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