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三絕」藝術家-顧愷之

李明洋

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今江蘇省無錫縣),東晉時人。顧愷之生來聰穎,長大後,被時任大司馬的桓溫看重,引薦他做參軍。

顧氏專長繪畫,尤以人物畫最拿手,他曾為當時幾個名人畫過像。當他為裴楷作畫的時候,他在裴楷的臉頰上加了三根毛,旁觀的人覺得經由這三根毛的點綴,使得畫作中的人物更加傳神。在為謝鯤作畫時,他把謝鯤畫在岩縫間,人們覺得很奇怪,於是他解釋說:「謝鯤自稱造訪過無數的高山與溪谷,所以把他畫在岩縫中真是再恰當也不為過!」在畫殷仲堪的時候,鑑於殷氏有一眼殘疾,所以他用巧妙的手法將患有眼疾的部份避過,令人讚嘆不已。

顧愷之除了能將人物描繪得維妙維肖,贏得眾人的欽羨外,還能用繪畫來尋求愛情呢!在《晉書》<顧愷之傳>裡有這樣的記載:顧愷之喜歡上了鄰家的女孩,可是經過幾次的努力,對方總是沒有回應,於是顧愷之就在自家的牆上繪上對方的圖像,然後用針扎人像的心窩,結果鄰家女孩就此患了心痛。後來對方知道是顧愷之的作為,於是就答應與他交往。當然,這多少含有一點神話色彩,不過最主要的還是為了凸顯出顧愷之繪畫的高明境界。

顧愷之善於畫人是人人皆知的,但是大家都搞不懂,為什麼每次當他在快要畫完的時候,偏偏不把那畫中人物的眼睛點上。後來有人問他理由,於是他回答說:「人物畫最能顯現出神韻的就是眼睛的部分,所以必須仔細處理,不能隨便點上」。

關於顧愷之點睛的故事,其中還有這麼一段傳說:有一次,金陵地方要興建瓦官寺,該寺的和尚到處募捐,然而許多富豪都裹足不前,見到這樣的情形,顧愷之遂義不容辭地表示要捐獻一百萬元。得知他要捐出這麼龐大的金錢,許多人都嗤之以鼻,認為他在吹牛。可是顧愷之從容不迫地告訴和尚,請他們在寺裡粉刷一堵牆面,讓他在裡面作畫。等到他將畫作完成正待點上眼珠的的那天,前來看畫的人得捐十萬,第二天看畫的要捐五萬,

第三天以後來的就隨便募捐。於是和尚半信半疑地照著他說的去做。終於顧愷之完成畫作的時間到了。這一天,許多人為了爭看顧愷之「開光點眼」,真是把瓦官寺擠個水泄不通。於是一百萬的數目不久就湊足了。

顧愷之不但以繪畫見長,他的文學素養也相當好。他曾經和文學家謝瞻在院子裡賞月,趁著皎潔白月,清風徐徐,顧愷之便隨口吟詠出自己所做的詩句,謝瞻聽了,十分的欣賞,對他連聲稱讚。聽到了好友的讚美,顧愷之不覺興致高昂、詩興大發,於是不斷地吟頌詩句。後來謝瞻感到疲倦,想先告退,但又不好意思掃他的興,於是就叫別人來代替自己,對於這樣的舉動顧愷之一點也不在意,繼續吟詠他的作品,直到天亮才甘休。

顧愷之曾經把自己心愛的畫作封在箱子裡,請桓玄代為保管,結果桓玄偷偷把箱子打開,把畫拿出來,再把箱子恢復原狀,然後在還給顧愷之的時候說箱子從沒打開過。結果當顧愷之打開箱子,發現箱子裡的畫不翼而飛時,不但不生氣,反而還一直稱說自己的畫通了靈氣,就像人得道成仙一樣,幻化而去了。

顧愷之吃甘蔗是倒著頭吃的,對於這點,他解釋說:「這才會愈吃愈甜」。由於顧愷之生性隨和,又十分風趣,所以許多人都喜歡和他交往,並以「三絕」稱他,何謂三絕?就是:才絕、畫絕、癡絕。

正因為顧愷之「才畫雙絕」,加上舉止若癡,使他得以悠遊於名門仕宦間,其實他才是真正的聰明。無怪乎謝安稱讚他說:「這是古今從來沒有的」。

全文下載:http://classweb.loxa.edu.tw/je12ffery/chin/je12ffery-chin001.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