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不願面對的美國教育真相(上)

Pasi Salhberg講述

李明洋、盧宜虹摘譯、改寫*

Wellesley College / 2016-10-13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gbfLWtk-zCc

10月13日,位在美國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的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邀請到享譽國際的芬蘭籍教育學者Pasi Sahlberg針對美國當前的教育現況進行演講。在這場由美國著名教育史學家Diane Ravutch介紹,國際知名教育學者Howard Gardner引言的演講中,Sahlberg精闢地分析美國當前面臨的教育問題,包括主事者盲目跟從他國,卻未能仔細反省自身錯誤,政策干預教育,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貧富差距過大及不公平的社會導致教育成效受到限制等;並提出若干建議,例如要關切並學習其他國家良好的教育政策與作法,而且除了要達到高學習成就外,更應該重視教育的公平性,以及公平地分配教育資源。

誠如Sahlberg教授在會場中所做的實驗結果顯示,即便連聲譽卓著的大學教授都可能做錯4年級的數學題,所以我們根本就無法確定在試圖修補教育體系,進行複雜多了的教育改革時,能夠不犯錯!因此,目前刻正進行教改而紛爭不斷的臺灣是否應該緩下腳步,靜下心來,放眼國際,自我深省,以教育專業的角度來看待教育,釐清自身所應把持的教育哲學與價值觀,從而在符合教育本質的教改道路上,踏踏實實地前進呢?

這場演講實在值得我們好好地聆聽與深省!

***

重點摘譯:

我個人非常喜歡好萊塢式的開場。我記得有人說,如果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教育辦得如何,最好的方法就是問他們的學生數學問題。現在,我想問問各位一個數學問題。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各位會看到螢幕上面有數字,你們要做的就是盡量大聲的唸出數字,假設您是在為自己支持的球隊或美國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助陣。等一下,螢幕上面會依序出現數字,你們就把後面出現的數字加上前面出現的數字,然後大聲的唸出總和。好,各位準備好了嗎?好,三、二、一,我們開始。

圖1  觀眾隨著數字的出現依序大聲唸出聲音
(擷取自Pasi Sahlberg, 2016, youtube)

(聽眾跟隨著數字的出現,依序大聲地唸:"1000、1040、2040、2070、3070、3090、4090、5000")

好的。如果您的答案是5000的話,請舉手(譯者註:非常多人)。如果您的答案是4100的話,請舉手。(只有)6個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聲譽卓著的教授們會連4年級的數學題都做錯了呢?這是個嚴肅的問題。為何我們連這麼簡單的數學題都會做錯呢?也許我們從未停下來思考,而是追隨著別人的腳步,不加以理會,就任其過去。我要表達的意思是,如果我們連類似這麼簡單的數學題目都會做錯,那麼我們根本就不能確定在試圖修補教育體系,進行複雜多了的教育改革時,能夠不犯錯而這確實就發生在美國以及其他許多國家。光是這六、七年來,34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的會員國就大約進行了總計450個多個各式各樣的教育改革運動,意思就是這些國家在進行教育改革時,往往都沒能讓人民好好地思考怎麼做才是好的。

現在,我想和各位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大約發生在16個月前,也就是去年的事。有一次,我參加紐約的一場會議,我提早到達會場,剛好是用午餐的時間,所以我在那邊的餐廳用午餐。不久後,有個人坐到了我的旁邊,於是我們相互自我介紹。"您好,我的名字叫Pasi,來自芬蘭,現在在哈佛大學教育學院任教。"然後他也自我介紹。他說:"我的名字叫George Pataki。"接著我問他:"您在哪高就,George?"他說:"我是個農夫,我在5哩外的地方工作。"我說:"但是您的手看起來不像是農夫的手,您一定還有做其他的工作吧!"他說:"是啊!我曾經管理過這個州3次。"我說:"您是那個(紐約州前任州長)George Pataki嗎?"他說:"是的。"因為這是個教育會議,所以我問他:"您覺得美國的教育怎麼樣,George?"我一開始就犯錯,因為他足足跟我講了3分鐘毫無光明面的內容,盡是數落(美國)教育體系的不是,包括美國的學校教育徹底破產,教師很糟糕,學校不做該做的事...等。說完後,他反問我:"你覺得呢?"

我能說什麼?我的腦子裡出現了我祖母的聲音,她告訴我說:"有的時候最好保持安靜,不要說話。"我對他說:"美國有這麼多美好的事情,但聽您這樣說,我不能了解,所以我無法進一步回答您。"他回我說:"所以你不了解什麼?你可以跟我舉個例子,讓我看看你對什麼感到困惑?"我說:"事實上,芬蘭的教育體系有很多很棒的想法和創新都來自於美國。而且不只芬蘭,像是加拿大、新加坡、荷蘭和許多其他國家也都閱讀美國人出版的書籍和研究報告。但是我在美國,不論是州政府或聯邦政府,都看不到被這些國家採用的政策,這就是我不了解的地方。George,在過去20或30年來,你們為何不做點事,讓這些成功的教育也在美國落實呢?"聽完後,他露出了困惑的表情,跟我說:"給我舉個例子,就你剛剛說的,芬蘭採用了美國的哪些想法和創新去建構你們的教育體系?"

我說:"George,我可以給您舉John Deway的教育哲學。"於是我大概花了1分鐘的時間跟他介紹了John Dewey對教育孩子的看法,就像我節錄的這段話:"進步教育的基石是教師。必備的能力是:獨創性、熱情、敏銳的觀察力和強健的體魄!"在這段影片中,John Dewey說:"這個世界變化的速度太快了,我們不知道必須為孩子的未來做什麼樣的準備。但我們不能讓他們為過去做準備,或是讓他們為我們的世界去做準備,而是應該讓他們為自己的世界,為未來的世界做準備。"聽完後,George從他的皮夾裡拿出了備忘錄,問我說那個人叫什麼名字。我對他說:"他的名字叫做John Dewey。"

圖2  John Dewey的教育哲學深深影響芬蘭近代教育
(擷取自Pasi Sahlberg, 2016, youtube)

除了這個以外,他還問了我很多事情。他問我說:"你再給我一個例子,說明美國哪個很棒的教育想法被芬蘭和其他許多國家採用。"我想了一會兒,就想到了我的同事Howard Gardner。在很早以前,Gardner就提出了創新的想法,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多元智能。在芬蘭,我們非常贊同這種說法,就如同Dewey對應該如何教育學生,以及應該如何辦學等想法已成為芬蘭教育的基礎。於是我把Gardner教授的想法告訴George,就像他在這段影片中說的:"多元智能的想法來自於心理學。這個想法是用以證明人類擁有非常多樣的智能,這些智能在學生學習,在我們的腦子裡形成想法,以及在我們將這些想法依序呈現出來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我們每個人只有一種想法,也只有一種智能的話,那麼我們可能就只會用同樣的方式去教導每個人同樣的事情,那就很公平了。但是當我們了解到,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非常不同的想法,非常不同的智能時,有的人可能善於空間思考,有的人可能善於語言思考,有的人可能善於邏輯推理,有的人可能需要動手操作,需要實際地探索,然後去嘗試做出來,當我們了解到了這一點,那麼以相同的方法教導每個人相同的內容就是非常不公平的教育。因為這樣的作法只揀選相同的想法,我將之稱為"低階想法(low professor mind)"。有的人可能非常具有語言和邏輯推理能力,然後說,如果你這樣思考,很好,但如果你不這樣思考,就沒辦法教你。"

圖3  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深受芬蘭喜愛
(擷取自Pasi Sahlberg, 2016, youtube)

但是聽完後,George顯得有點不高興。他對我說:"我還要多一點例子。"然後問我說:那個傢伙是誰?"我說:"他不是個傢伙,他是哈佛大學教授Howard Gardner。"於是他寫在備忘錄上。然後,我又舉了第三個例子,我們在芬蘭也採用了一個源自於美國的好點子,我們每個人在做事的時候都會用,包括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候也會用,就是所謂的"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但是George從未聽過,這對他來說是個全新的想法。在此,我引述David Johnson教授對合作學習的看法,他說:"(合作學習)是學生透過小組工作的方式去達成共同的目標,...在執行時一共有5個基本元素,..."當我正要為George解說這5個基本元素的時候,他打斷了我,對我說:"好了,這樣就夠了!"因為我說的這些事情和他所知道的,真的是非常的衝突。

圖4  合作學習普遍實施於芬蘭教育現場
(擷取自Pasi Sahlberg, 2016, youtube)
 

我對他說,"為何您不在這裡採用讓其他國家教育體系成功的這些東西呢?您應該多了解一下其他國家是怎麼做的。"然後他反問我說:"為何我們應該要做這些?"於是我引述了美國一些重要人物所提出的建議給他聽,例如Linda Darling-Hammond教授的這一段訪談內容:"我認為我們應該要關注世界上許多地方在這30或40年來對他們的教育所做的改變。1970年代,我們美國的教育體系是世界上最好的,我們的教育也曾向其他各國宣稱是21世紀的教育體系。所以我們必須了解芬蘭、新加坡、南韓和其他國家在教育上的作法。這些國家的規模其實相當於美國的一些州,例如新加坡的人口相當於肯塔基州,芬蘭人口相當於明尼蘇達州,所以問題在於我們美國採取了哪些行動。所以我們應該要學習人家創造出(良好)教育體系的作法。"

圖5  Linda Darling-Hammod急切呼籲美國當局學習他國教育可取之處
(擷取自Pasi Sahlberg, 2016, youtube)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短暫對談期間,George忙著在備忘錄上記筆記。我知道在這個會議中,他被安排在我的前面進行演講,而我這時則正在對他作演講。結果輪到他演講的時候,他這麼說:"各位先生女士,雖然這場演講正等著我,但有個美好的午餐改變了我的想法。現在我就要跟各位說我認為我們該怎麼做。"

現在我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的教育體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因為在美國,有很多像George這樣的人都試圖說服別人,讓人認為美國的教育體系很糟。因為實在是太糟糕了,所以必須修補,必須改善,必須讓諸如特許學校等其他的解決方案來取代,以改善美國的教育體系。所以我們應該要花點時間好好思考,美國的教育體系真的破產了嗎?

現在,我要呈現給各位的是美國其中一位總統候選人Donald Trump的觀點。但我必須聲明,這沒有涉及到政治立場,我個人也沒有任何政治色彩,而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我認為這很有趣,這是他在網站上公開的教育看法,我們就來聽聽他的說法:"你們知道在當今世界,我們(美國)排名在第30。排名第30,那是排行墊底。但是我們每個學生的教育支出卻是最多的。你們可以看看其他國家,像丹麥、瑞典、中國、挪威,這些國家都名列前茅,而且他們的教育支出比我們少得多,...。"從他的發言,我們可以發現幾件事,那就是美國的教育排名墊底,而(世界上教育)表現最卓越的是瑞典、挪威、丹麥和中國,這些等一下我們可以來看看是不是這樣。他還說這些(教育)表現卓越的國家教育支出遠低於美國,言下之意就是,只要刪減教育經費,美國就會再次表現卓越,是吧!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一些事實。

圖6  各國高等教育以下平均每名學生教育支出經費
(擷取自Pasi Sahlberg, 2016, youtube)

圖6所呈現的資料是取自於OECD最新公布的數據,上面呈現的是世界各國高等教育以下各個教育階段每名學生的教育支出經費。橫軸是各個國家(教育支出經費由高至低往右排列),縱軸是支出經費,以美元計,愈往上支出經費愈高,最高是30萬美元,最低是5萬美元。從這張圖所呈現的資料可以看到,美國(以紅色標註)大概位在中間位置,非常接近OECD的平均值。黃色箭頭所指的國家從左至右依序是挪威、丹麥、瑞典(均高於美國),以及芬蘭(低於美國)。如果我們針對的是美國的高等教育,那麼教育支出經費確實是相當高,但如果我們看的是學前到12年級的教育,那麼整個就會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能粗略地說美國的教育支出經費遠高於他所指的那些國家。

如果不相信,我可以再給各位看另一個數據。

圖7  各國小學至高等教育階段教育支出經費佔GDP比率
(擷取自Pasi Sahlberg, 2016, youtube)

圖7呈現的是世界各國小學到高等教育階段的公共教育支出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比率。從投影片呈現的資料可知,相對之下,美國(以紅色標註)的支出比率非常少。我們可以看到(黃色箭頭指的國家從左至右依序是)挪威、丹麥、瑞典,以及歐盟平均(均遠高於美國),從這裡可以知道美國的教育支出比率比其他許多國家都還少。所以,Trump的第一個論點是錯的。

我們再來看他所說的第二個論點,就是美國的教育表現非常的低落,遠落後於瑞典、挪威、丹麥和中國這些名列前茅的國家。現在我用非常不同的方式跟各位做說明,因為用教育的公平性來衡量教育表現會得到非常有趣的結果。

圖8  教育公平性和學習成就構成了4種類別的教育體系
(擷取自Pasi Sahlberg, 2016, youtube)

在圖8所呈現的資料中,橫軸是各國教育體系的公平性,愈靠右邊表示該國的教育愈公平,意思就是學生的身家背景和在校表現的關係愈薄弱。至於縱軸則是指各國的教育品質,也就是學生的基本學習成就,在這裡所使用的在校表現是指數學、閱讀和科學,資料取自於OECD的PISA。所以,以平均值為中心點可以畫成4個區域。如果國家落在紅色區域(第三象限),就表示該國的教育在公平和品質都有問題;落在橘色區域(第二象限),就表示高學習成就,但是低公平性;落在藍色區域(第四象限),就表示非常公平,但是學習成就發生問題;至於綠色區域(第一象限),則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地方,對吧!不論是品質還是公平性都非常卓越。

好,那麼各位認為美國的教育應該落在哪個區域呢?現在我給各位看的資料不是我個人的想法,而是取自於國際調查的資料。這就是美國所在的位置(在中心點稍微下面一點)。所以美國非常接近平均值,雖然不是很棒,但也不是很糟,是吧!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看看Trump所提到的瑞典、丹麥、挪威和中國等國家。但事實上沒有人真的評量過整個中國,我們只知道香港和上海的表現,但不是整個中國。所以他不應該談到中國,因為沒有人知道整個中國的教育表現。我們看看瑞典、挪威、丹麥這幾個國家幾乎都和美國處於相同的水平線上。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加拿大(位在第一象限內),有沒有人要移民加拿大的?加拿大的教育表現非常好,整個國家的每個省都是。我常說加拿大就像個天堂,因為她的教育體系不管是品質還是公平性都相當卓越。除了加拿大以外,這些也都是位在天堂裡的國家:南韓、日本和愛沙尼亞。現在我把34個OECD會員國的資料都呈現在上面。從圖上可以看到有許多國家的教育表現比美國好,也有不少國家不如美國,例如法國、捷克、瑞典、西班牙、希臘、葡萄牙、以色列等國家的表現都不如美國。這張圖看起來像不像各個國家都在一步一步地朝向通往天堂的階梯上行進?

現在,各位看到的是40年前芬蘭所在的位置(第三象限)。這是個非常有趣的案例。因為40年前,我們的教育體系和現在非常的不一樣。芬蘭教育的故事之所以有趣,不在於她在PISA上的卓越表現,而是在於她在這30、40年來的旅程(從第三象限攀升到第一象限),那就是她在品質和公平性上同時進步

圖9  芬蘭教育給我們的啟示是歷經40年的教改歷程
(擷取自Pasi Sahlberg, 2016, youtube)

現在,或許有人會問,這(個剛好緊鄰"天堂"的)是哪個國家?答案是荷蘭。她正在敲打天堂的大門。好的,因為我們正在麻薩諸塞州,而我常聽人們說麻州的教育體系在美國各州當中表現得非常好,就像芬蘭一樣。我就會問,表現得跟芬蘭一樣的意思是什麼?麻州的教育表現唯一和芬蘭相似的就是在國際標準化測驗中獲得高分。從圖上可以看到,麻州的學習成就非常高,但是公平性卻大有問題。這個州並沒有位在天堂區,因為她的公平性有問題。

圖10  麻州雖然學習成就高,但公平性不足
(修改自Pasi Sahlberg, 2016, youtube)
 
 
延伸閱讀: 不願面對的美國教育真相(下)

作者簡介

Pasi Sahlberg為芬蘭籍教育學者,擔任芬蘭國際行動與合作中心(Finland’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Mobility and Cooperation)主任,並兼任Helsinki及Oulu大學教授。此外,亦是國際著名教改學者,曾任職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並被許多國家聘請為教育改革顧問。著有暢銷書"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及該書續集"Finnish Lessons 2.0: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

(*本文摘譯及改寫自Pasi Sahlberg教授在美國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所做的演講,講題為"The inconvenient Truth About American Education" ,有興趣觀賞完整演講者,請點選下方youtube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