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經費支出多寡真是教育良窳的關鍵嗎?

Walt Gardner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The Japan Times / 2015-12-28

原文網址: http://www.japantimes.co.jp/opinion/2015/12/28/commentary/japan-commentary/pumping-more-money-into-schools-is-no-panacea/

重點摘譯:

長久以來,大量投資公校教育被視為是提升學生學業表現的不二法門。若某國的教育支出佔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比率低於OECD平均值,就會被批評為訛詐(shortchanging)學生。但是,日本和美國的例子卻讓我們瞭解到,將重點擺放在經費的支出上實是聚焦錯誤,因為還有更為根本的問題需要解決。

日本的教育支出經費只佔GDP的3.5%,低於OECD的平均值(4.7%)。正因如此,日本的班級人數(在各國當中)位居第3多,2008年至2013年間,教師的薪資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而且高中教師的受訓時間只有20多天,遠低於一半以上的OECD國家(70天至120天)。此外,學前教育也受到波及,只有30%的孩童在公立學校就學,遠低於OECD的平均值(68.4%)。

然而,儘管如此,日本學生的國際評量表現卻持續優於其他各國學生。例如,2012年"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的結果顯示,日本學生的數學成績(在OECD各國中)名列第2位,閱讀和科學則(在OECD各國中)位居第1位。此外,日本學生在問題解決技能的表現上也是可圈可點,而該項技能乃是逐鹿全球經濟市場所必須。

如果教育支出真的是學生表現良窳的關鍵,我們又該如何解釋這樣的結果呢?

至於美國的情況則是完全相反。2010年,美國平均每名學生的教育支出經費高達1萬2608美元,排除通貨膨脹因素後,足足高出1970年教育支出的兩倍以上。然而,儘管教育支出經費提升如此之多,美國學生在PISA 2012的數學表現卻仍低於OECD平均,閱讀和科學的表現則在平均水準左右。此外,美國學生在"學術能力測驗(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SAT)"的表現,從1970年代至今也幾乎沒有改善。

又如學前教育,早在1964年,時任總統的詹森(Lyndon Johnson)為對抗貧窮,因而展開了"啟蒙(Head Start)"計畫。結果在2012年聖誕夜由美國公共衛生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所公布的一份長達346頁的總結報告中指出,參與該計畫的幼童起初獲得的正面效益到了升上小學3年級後,在認知、社會情緒、健康和教養實務等4個面向完全褪除。

此外,美國教師的薪資也在OECD的平均水準之上。美國高中教師的平均薪資高達5萬3000美元,遠高於OECD平均(4萬5500美元)。而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報導指出,在紐約市郊區執教的薪資行情更高達10萬美元。

從日本和美國的例子,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發現,教育支出經費並非重點。如果是,那麼日本學生的表現就會比美國學生還糟。所以,更可能的解釋應該是文化使然。日本學生(比美國學生)花更多的心力在讀書上,而且自我要求也較高(譯者註:原文使用"study",讀書,而非"reading",閱讀)。他們把學業成就視為第一要務,遠甚於社交和運動。

無論公立學校的資金有多雄厚,他們也不可能單方面去改變文化賦予學生的價值觀。學校並非(天主教聖地)盧爾德(Lourdes),教師也不是具有神奇魔力的工作者。校外生活對學生成就的影響程度往往大於學校生活對學生成就的影響程度。當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Laurence Steinberg在1996出版的"課堂之外:為何學校改革會失敗,家長又該怎麼辦(Beyond the Classroom: Why School Reform Has Failed and What Parents Need to Do)"一書中指出了這個現象時,許多人指控他是個失敗主義者。但如今,時間證明他其實是個現實主義者。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Walt Gardner曾在美國洛杉磯的Unified學區執教達28年,也曾擔任UCLA研究所的客座講師。目前為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和美國教育週刊(Education Week)專欄作家。

(*本文取得原作者Gardner授權同意中文翻譯,譯文內容由譯者全權負責,與該刊無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