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t Gardner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The Japan Times / 2015-11-03
原文網址: http://www.japantimes.co.jp/opinion/2015/11/03/commentary/japan-commentary/college-obsession-fueling-truancy/#.VoZlhepunb0
重點摘譯:
輟學原本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由於中途輟學和完成學業者收入上的差異,而使其成為日本和美國當今最感迫切的議題之一。
當學生因為過度輟學以至於學業落後,很有可能就會完全放棄,中途輟學。這就是為何日本教育部會採取行動,認定非因生病或經濟因素而曠課超過30天以上的12萬名中小學生為違反規定。
美國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儘管目前美國官方資料顯示,高中生的畢業率已提升至81%,但是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因為有許多州政府採取了兩種手法,一種是在提交給聯邦政府的報告中膨脹畢業率,另一種則是將輟學生轉為在家教育者。
例如,幾年前,加州(California)政府在提交給華盛頓(Washington)當局的官方報告中宣稱該州的高中生畢業率達到了83%,但是該州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數據卻只有67%;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政府在官方報告上的數據則高達87%,但是公布在該州官方網站上的資料卻只有63%。正因為這些騙人的把戲,使得許多觀察家對於美國高中畢業率已然改善的真實性提出了諸多質疑。
此時此刻,不論是對美國或是對日本,我們都應該質疑,何以學生沒有在教室裡上課。原因之一是霸凌。霸凌存在於各個教育階段,通常會導致遭受霸凌的青年學子感到焦慮和沮喪。然而,對高中生而言,更可能的原因卻是他們看不到自己被迫學習的內容和未來的人生有何關聯。這就為什麼高中會備受責難的主因。
儘管職業技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能力去找到中產階級收入的工作,但是由於受到人們癡迷於人人都該上大學的影響,所以長久以來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
當前日本和美國當局都有一個艱鉅的任務等著他們去履行,那就是要為分流(tracking)是否有所謂的最適當時機做出決定。例如持續在國際教育競賽中名列前茅的新加坡,他們的小學生在畢業時要參加"小學畢業會考(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會考結果將決定往後的整個教育生涯。又如德國、斯堪地那維亞某些國家,以及南亞某些地區,他們的學生也是在小學階段就要做出決定,看是要選擇高中還是要選擇高職。然而,這種教育模式在美國是不被支持的,因為他們將之視為菁英主義教育。
我認為,對學生說擁有大學文憑者一生所賺得的平均薪資比只有高中文憑者多出至少100萬美元,企圖藉此激勵學生去讀大學是一種誤導。其實薪資會有落差,最大的因素在於所修讀的領域。例如,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最近公布的報告指出,位居全美第5大都會區的德州(Texas)休士頓(Houston),若應徵上符合所需技術的工作,起薪超過了10萬美元。在俄亥俄州(Ohio),一名焊工的薪資也超過了10萬美元。這樣的薪資遠比大學畢業生所能應徵到的最高薪工作(如石油工程師)都還高。
除了薪水高以外,能靠著自己的雙手工作也可以讓一個人感到自豪與快樂。如果學校能夠認知到這一點,相信翹課和輟學的情形將會減少。但是,我們必須對"人們癡迷於人人都該上大學"重新檢討。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Walt Gardner曾在美國洛杉磯的Unified學區執教達28年,也曾擔任UCLA研究所的客座講師。目前為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和美國教育週刊(Education Week)專欄作家。
(*本文取得原作者Gardner授權同意中文翻譯,譯文內容由譯者全權負責,與該刊無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