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PISA 2012後,芬蘭能否捍衛其教育獨立性?

Tim Walker原作

李明洋摘譯 / 改寫*   

Taught by Finland / 2013-12-07   

原文網址: http://www.taughtbyfinland.com/1/post/2013/12/will-finnish-education-defend-its-independence-after-pisa-2012.html

重點摘譯:

我坐在由我的五年級學生所圍成的大圈裡,對面是我的搭檔,我們大夥兒正在音樂教室裡討論著芬蘭獨立紀念日。我得知芬蘭邁向獨立的路很漫長。芬蘭曾經被瑞典統治近600年,然後被俄羅斯統治約100年。直到1917年的12月6日,芬蘭終於擺脫俄羅斯,宣布獨立。然而,芬蘭獲得的自由非常脆弱。在1939年11月,由於芬蘭拒絕讓俄羅斯這個鄰近的超級大國在其領土建立軍事基地,於是俄羅斯(再度)入侵。

昨天,我的芬蘭籍太太Johanna帶著鮮花去看望她的祖父,悼念他為這場戰役所做的奉獻。在他祖父17歲的時候,用生命去捍衛著芬蘭,幫助這個小國排除萬難,保持其獨立。

我的芬蘭搭檔向教室裡的每個人述說著"芬蘭頌(Finlandia Hymn)"這首歌背後那個令人震撼的故事,彷彿當時戰爭的場景此時此刻正湧現眼前。這首歌首次演唱於1940年,至今仍在傳唱著。這首歌的歌詞是盛讚芬蘭"不屈服於壓迫者的攻擊",以免再次被俄羅斯統治。如今,芬蘭正面臨著另一種壓迫,威脅其教育體系的獨立。而且芬蘭務必更勝以往地奮起,以捍衛自己的教育(體系)。

自從2001年,第一次PISA結果公布後,芬蘭教育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即使芬蘭持續採用著與大部分國家相左的教育法,但芬蘭在國際評量的表現卻一直相當優異。若想瞭解更多資訊,不妨閱讀Pasi Sahlberg所寫的"芬蘭啟示(Finnish Lessons)"一書。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均採取考試本位的績效責任制(test-based accountability),藉此以改善其教育體系。然而,這樣的做法卻導致課程的窄化與標準化,對教師進行排名,以及為考試而教。相反的,芬蘭只有一個標準化測驗,那就是當孩子完成高中學業時所舉行的畢業會考(matriculation exam)。

世界各國所重視的,不是只有頻繁的考試而已。根據Sahlberg的歸納,世界上常見的教育改革要素包括競爭(competition)、標準化(standardization)和教育私有化(privatization),這就是全球教育改革運動(Global Educational Reform Movement, GERM)慣有的特徵。Sahlberg也發現,世界有許多的教育體系已經被GERM所感染,例如美國和英格蘭(England)。直到此際,芬蘭的教育體系仍未被GERM所感染。由於在國際評量上表現優異,所以或許對芬蘭來說,要持續保有與大多數國家相左的教育體系可能是較容易的。

不過,如果芬蘭教育繼續走自己的路,那麼她的國際排名是否會下滑?

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教授Yong Zhao如此寫道:"當2009年PISA的結果揭曉後,全世界就開始把焦點從芬蘭轉移到上海。我很擔心2012年的PISA結果將完全轉移,將焦點放在上海以及其他的東亞教育體系。因為東亞的教育體系是服用了神奇的藥水,讓他們在國際評量上得以成功,但那藥水卻是非常毒的。讓東亞教育成功的配方其實一點都不神奇。這配方囊括了偉大的芬蘭教育學者Pasi Sahlberg所說的全球教育改革運動症候群(Symptoms of Global Education Reform Movement, GERM)的所有成分,就是競爭(Competition)、標準化(Standardization)、頻繁地考試(Frequent Testing),以及教育私有化(Privatization)。在東亞的卓越PISA表現系統當中,將這些成分更有效地結合起來,並付諸實行,務使整個社會將青少年型塑成優秀的考場高手。"

PISA 2012的結果業已公布,且一如所料地由亞洲國家稱霸,奪得了數學評量的前7名。前10名沒有芬蘭的份,芬蘭的數學排到了第12名,落後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瑞士、荷蘭和愛沙尼亞等4個歐洲國家。

最近,對於上海在PISA的優異表現,北京清華大學附設高中(Tsinghua University High School)副校長Jiang Xueqin寫道:"由本週公布的PISA結果顯示,上海的學校仍然排名第1,但是,誠如我在2009年上海首度奪得第1時所指出,勝利的代價太大了。中國的學校教育採取"自相殘殺"和"勝者全拿"的教育思維,不僅讓孩子不快樂與不健康,而且還導致作弊和賄賂,塑造的是一個既不公正,也不公平的教育體系。"

在南韓,學生下課後花很長的時間在私人家教上。通常,學生一天的行程表從早上8點開始,一直到晚上10點至凌晨1點間才結束。芬蘭在PISA 2012的結果公佈以前,私人家教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芬蘭的教師對此表示憂心,認為若照此情形繼續發展下去,將會減弱公校教育的公平性。而私人家教的增加對芬蘭來說,乃是被亞洲國家教育成就施壓的警訊。

如今,芬蘭已在最新的PISA排行榜上下滑,而一個重要的問題依然存在,那就是芬蘭教育在日益升高的壓力下能否奮起,以捍衛其教育的獨立性呢?


作者簡介:

Tim Walker為美籍芬蘭教師,目前任教於Helsinki一所公立學校,他將在芬蘭的所見所聞寫在自己經營的部落格上,與更多的人分享其見解。

(*本文獲原作者Walker授權中文翻譯,本人特此致謝)


評論:

Jiang Xueqin指出:"中國的學校教育採取自相殘殺和勝者全拿的教育思維,...塑造的是一個既不公正,也不公平的教育體系。"

這句話不僅道出了中國教育的問題,也點出了臺灣目前教育的問題。

先來說說咱們的高等教育吧!教育部推行多年的五年五百億政策不就是個"自相殘殺"和"勝者全拿"最經典的例子嗎?讓所謂辦學績效卓越的學校拿最多,繼續卓越下去,偏偏這些學校原本就佔盡了優勢,當然可以年年績優,年年得獎,所以當然可以繼續卓越下去!但那些原本條件就比較不利的學校,要拿到補助難如登天,所以拿不到怎麼辦呢?就只好走旁門左道,廣開學程、學分班,以充實校務經費;教授論文浮濫、抄襲、造假,衝高SCI、SSCI點數,使評鑑得以過關;送獎助學金、送筆電、送平板,甚至還要保證有工作可做,試圖以此吸引到學生入學註冊。不這麼做,當然可以,但可能因此而接受被併校,甚至被廢校的命運。

高中教育也很糟!雖然府院高層、學者專家口口聲聲說沒有明星學校這回事,但口是心非,12年國教說要減少明星學校光環,但那些前幾志願的學校頻出怪招,硬是在特色招生上作文章,"數理特色招生"、"語文特色招生"...換湯不換藥,明星學校光環依舊,所以那些非明星學校,甚至志願排在後段的學校也只能祭出怪招,獎助學金、筆電、平板送不完,否則就只能等著被裁班、廢校。

國中教育更糟!家長會因為住家是否位在升學率較高的"名校"附近而費盡心思,牽戶籍、寄戶籍,索性把家買在名校附近,而能夠這樣搞的,多半是那些社經地位高的家長,所以財力和人脈雄厚的家長無所不用其極地挹注學校,而辦學者當然也以提升學校知名度和升學率而樂此不疲,所以校際之間競爭激烈是必然的。PISA 2012的結果顯示,臺灣學生不僅個別間差異名列世界第一,而且校際之間的差異也是名列前茅,不就是最鮮明的證據嗎?

幼稚教育更是糟到極點,私幼數量遠超過公幼,幾乎可說是"幼稚教育私有化",自相殘殺,盛況空前,幼稚園的經營者為了生存,所以雙語教學、全美語教學、月費減免、免收註冊費、送禮品、送學用品...,花招百出;聖誕節、端午節、中秋節、母親節、父親節、萬聖節、成果展...,慶祝活動琳瑯滿目,應接不暇;甚至還有同一所幼稚園卻可在不同時段設立托兒所、幼稚園、安親班、補習班...,一兼多顧。不這麼做,就只能等著被同業比下去,接著業績下滑,最後打包收攤吃自己了。

小學教育也好不到哪去!學校經營者為了顯示辦學績效,莫不以贏得比賽獎項為辦學理念,以舉辦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為辦學重點,所以學生來學校上學,除了考試,似乎就是為了參加比賽和活動,而教師來學校上班,除了準備活動和指導學生比賽(甚至自己也要參加比賽),還要面臨應接不暇的評鑑。所以,獎項贏得多,活動辦得大,評鑑分數高,就表示校長辦學績效佳,可以吸引更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來就讀。不這樣搞也可以,那就等著學生流失、然後被裁班、廢校吧!

所以,"教育最不公平世界第一"的封號,自相殘殺、勝者全拿的臺灣教育"真可說是當之無愧"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