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洋
我曾經看過一個相當出名的教育工作者,根據學業表現將孩子分等級:學業表現最好的,第一級;次好的,第二級;再次的,第三級;最不堪的,第四級,也就是最後一級。
但,我們真能根據學業表現把孩子分等級嗎?
難道孩子的國文考試分數高,就代表他的國文程度好,英文考試成績不理想,就表示他的英文程度差嗎?誠如我在"成績不理想的孩子真的是不適合讀書的料嗎?"一文中所指出的,"考試成績的高低往往錯誤地引導著人們對於孩子能力的看法,進而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或不是那塊讀書的料!"
考試成績不過就是個冷冰冰的數字,充其量,我們僅能說學生某個科目的考試分數高,或某個學科的考試分數低,如此而已,因為實在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左右孩子的學業表現。
就孩子來說,學習的興致(熱愛、應付、反感)、考試時的心理狀況(情緒不佳、心情不好)、精神狀態(睡眠不足、壓力過大)、健康情形(生病、過敏),物理環境(教室的座位編排、環境的燈光太暗或太亮、環境的溫度太高或太低、環境的噪音太大、環境的味道不好聞),試題呈現的方式(選擇題、是非題、問答題、申論題)、評量的方式(紙筆測驗、現場操作、實地觀察、檔案評量),甚至試題的編排方式(難易程度的呈現順序、題目的描述清楚與否),以及學生的作答技巧(運氣不好猜錯答案、因為作弊而答對、時間掌控不佳、刪題法、前後試題推理法)都有可能會影響學生考試的結果。反過來看教師的部分,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學技巧,教學進度,課程內容的設計,甚至連教師對孩子的期望、看法,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密切、冷淡、惡劣),都有可能左右孩子的表現。此外,孩子的家庭環境也是個必須正視的因素。例如家長對孩子的期許,管教方式,教養態度,支持程度,以及家庭經濟狀況等,也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業表現。
根據Joseph Rowntree基金會(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的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因素,來自於學校以內的僅佔14%,來自於學校以外的則高達86%。此外,David Berliner也指出,有6個校外因素在對抗貧窮和社會不公方面,其成效乃遠勝過學校教育。
說了這麼多,我要表達的重點是,孩子的學業表現不佳,可能是因為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他的表現不佳,未必真的是他的能力差。而這些因素,極有可能不是教師所能掌控,所能預料到的。
如果說,孩子每天都有一餐沒一餐的,還得把所有課餘時間都花在打工賺錢,甚至肩負起養家餬口的任務,使得他不僅沒有時間複習功課,還嚴重的睡眠不足,以至於學習效果不佳,連帶導致學業表現不佳。結果我們就因此而認定這個孩子的能力不好,而將他貼上了"能力不好的第四級"的標籤。試想,這對孩子的自信心將會是多大的打擊?更可怕的是,這對孩子的自我概念將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或許,這個孩子會因此而認定自己是個"能力不好的孩子",甚至在他的一生當中,永遠背負著這個錯誤的標籤,進而改變了他的生涯發展。那難道不是一件很可怕又很罪惡的事嗎?
如同我自己的例子,如果在求學的生涯中,沒有遇到像伍壽民老師這樣的好老師,不會因為分數的高低來論斷孩子的能力,不會因為成績的好壞來判定孩子的等級,而是給予孩子真誠的關懷與殷切的鼓勵,同時引領孩子進入國文的精妙世界,進而去喜愛國文,熱愛國文,說不定直到現在,我仍然會認為自己的國文程度真的很差,可能根本不會踏進教育界當老師,也不會坐在電腦前面寫這篇文章!
或許有人會辯駁說:"特殊教育不是也把身心障礙的孩子貼標籤嗎?"但請注意,特殊教育在為身障孩子提供服務之前,必須經過醫療單位的心理衡鑑評估(包括各項心理或物理測驗),教師及家長的觀察,以及由專家學者和教育相關人員組成的"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根據各方蒐集所得的資料,與家長共同討論,方能做出決定。而不是只由教師一個人,更不是僅憑學業表現,或個人的觀察結果,就可以草率地論斷孩子的能力,甚至去將孩子分等級。
教師和家長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大,許多決定與作法都可能對孩子的未來造成莫大的影響,導致難以彌補的後果。因此,請審慎思量,切莫再拿著冰冷的數字來做為論斷孩子能力的依據,更不要拿著這個粗糙的論斷去將學生做分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