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什麼都不是的電腦化學習

Wendy Lecker原作

Diane Ravitch轉引

李明洋摘譯、改寫*

Diane Ravitch's blog / 2016-02-23

原文網址: http://dianeravitch.net/2016/02/23/wendy-lecker-why-personalized-learning-is-neither/

重點摘譯:

康乃狄克州公立學校的學區督察長們(CAPSS)已同意將孩子放在電腦前面學習,並將之稱為"個性(別)化學習(personalized learning)"。但是,"Hearest Comnnecticut Media Group"專欄記者Wendy Lecker卻為文指出,這種方式既不是"個性化",也不是"學習"。

機器如何能比人類更能達到"個性化"的學習呢?

Lecker在文中寫道:

"康州的公校督察長認為,學校再也不必依照年齡劃分年級,學生將設計自己的課程和進度,以發展自己的能力,而不必按照學年制完成學業。學生不必按照年齡分組,而是根據"精熟程度"來分組。為了進入下一個階段,學生必須每年接受4次的標準測驗。當然,任何仰賴標準化測驗做為進階依據的制度是不可能達到個性(別)化的

而且,督察長們還計畫制定分流制,但這是個殘害教育實務且早已被康州教育委員會(Connecticut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否決的制度。更糟的是,他們認為因為學生沒有依照年齡分年級,所以實施分流制後,若某位學生的標準化測驗表現不佳,就會和年齡較小的學生分在同一組,但這對該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羞辱。

此外,督察長們還建議,學生未必要在學校學習,亦即大多數的學習都在線上進行;但那種方法幾乎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是成功的。"

那麼,學校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她寫道:

"如果我們真的關心我們的孩子,是否能發展成一個健康負責的公民,那麼所謂的個性(別)化的意思就是,學校應該要重視(教學者和學習者之間的)關係,亦即學生和人類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和電腦之間的關係。對學生來說,和老師之間的關係,以及和同學之間的關係是何以要在學校學習的關鍵。
 
有一項針對加州某所高中所做的縱貫研究顯示,當學生感受到自己和老師產生連結,會有助於增進其學業成就,降低行為問題的風險,也更可能完成高中學業,而此項發現也支持了早先的研究結果。

最近還有另一項研究,比較個性(別)化學習(譯者註:係指文章一開頭所稱的個別電腦化學習,在此研究為實驗組)和傳統學習(控制組)的學習成效。結果發現,控制組學生在學校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也感到更自在,而且覺得回家作業(對學習)更加有用,也可以和課堂上的學習產生連結。
 
誠如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N. Gregory Mankiw最近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所做的評論指出,"執教30年以來,我深信對學生來說,最理想的(學習)經驗是在規模小的班級裡學習,在富有經驗的老師教導下,進行個性(別)化地互動。"

人類大腦的發展機制是,若要使學習(更有)效率,人際之間的互動是必要的。研究顯示社會孤立將有損個體在推理、決策、聚精會神,以及處境困難時堅持到底等能力。


真正的"個性(別)化"教育應該採取小班教學,使每個學生的需求都能獲得支持;並且透過各種科目的學習,發展出學生的興趣,以及認知、動作和社交能力。

孩子是複雜且具多面相的個體,需要有深層且豐富的經驗,方能妥善的發展。
他們不是電動玩具裡的某個角色,只要獲得足夠的分數,就可以跳到下一關。舉凡關心孩子是否健康發展的每個人,都應該拒絕康州教育督察們既狹窄又去個性(別)化的見解和學習(模式)。"

在機器上進行"個性(別)化學習"是相互矛盾的。


作者簡介

本文引述者Diane Ravitch教授為著名的美國教育史學家、教育政策觀察員、教育分析與評論員,現任職於美國紐約大學。 著有"The Death and Life of the Great American School System: How Testing and Choice Are Undermining Education"和"Reign of Error: The Hoax of the Privat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Danger to America's Public Schools"等書。

(*本文獲原作者Ravitch教授中文翻譯授權,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