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芬蘭教育給予日本教育體系的啟示

大竹智子原作

李明洋摘譯*

The Japan Times / 2008-05-08

原文網址: http://www.japantimes.co.jp/community/2008/05/06/general/a-finnish-way-for-the-japanese-educational-system/

重點摘譯:

自從芬蘭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舉辦的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脫穎而出後,許多日本的教師和政策制定者就將焦點轉向這個人口只有520萬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想一窺其教育孩子的方法。總部位於東京的連鎖書店店員工藤孝(Yoshitaka Kudo)表示,自從該書店推出芬蘭教育法的系列書籍後,截至2005年底為止,都一直非常暢銷。

芬蘭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出生於芬蘭,已歸化日本籍的國會議員Marutei Tsurunen,最近在東京進行的一場演講中表示,芬蘭教師是協助孩子自己學習,而不是直接給孩子答案。芬蘭的孩子即使是放假也幾乎沒有回家功課,暑假為期兩個月之久。這種輕鬆的學習型態是經由親子間數代的傳承,而形成的一種普遍現象。而在嚴苛的氣候條件以及比鄰俄羅斯強權可能入侵的威脅之下,芬蘭人必須學會靠自己學習,及溝通的技巧,以生存下去。

任教於山梨縣都留文科大學(Tsuru University),從事比較文化研究,並著有數本芬蘭教育書籍的小澤福田(Seiji Fukuta)教授指出,有幾個因素讓這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教育得以如此卓越:

第一、芬蘭教育的目的在於培育個體的特質及獨立性,但在日本,許多學生學習如何在考試中獲得高分,以便進入名列前茅的高中和大學。

第二、芬蘭的老師必須擁有教育碩士學歷,並享有教學上的自主權。

第三、芬蘭學生直到16歲之前都沒有考試,這意味著學生不是被競爭驅策著去學習,而是因為本身的動機而去學習。

小澤福田表示,"若學生只是為了競爭而去學習,那麼學習的動機將無法持久,...如果學生學習只是為了通過考試,那麼當考試一結束,他們就會立刻忘了所學的東西。"對於近來日本坊間出版,教導"芬蘭學習方法"的日文書籍,小澤福田也提出了質疑,他認為那些書籍(所論述的)並非芬蘭正宗的教育法,因為那些書籍所介紹的邏輯思考和分析法並非芬蘭教育所獨有。他認為,"芬蘭教育採取的是未來導向,教導的是讓學生保持學習的能力,...(日本)的問題則是,我們是否也能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習慣?"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大竹智子(Tomoko Otake)出生於日本奈良,後在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獲得新聞學碩士,現為"The Japan Times"專屬記者。

(*本文取得The Japan Times中文翻譯授權,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