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導正科技融入教育的5個最大謬誤

Yong Zhao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The Washington Post / 2015-10-06

原文網址: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nswer-sheet/wp/2015/10/06/never-send-a-human-to-do-a-machines-job-five-big-mistakes-in-education-technology-and-how-to-fix-them/

重點摘譯:

幾個星期前,OECD根據PISA的施測結果公布了一份報告,指出投資於科技未必能產出優質的教育成果。報告發現,在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挹注大量資金的國家,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的(學業)成就並沒有產生顯著的進步。而且,更令人沮喪的發現是,科技並不能縮小優弱勢學生間技能上的差距。

雖然該份報告是新的,但所發現的研究結果卻不是新的。

早在2007年,美國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就已向國會遞交了一份報告指出,根據數年以來針對數百所學校的數千名學生所做的實驗結果顯示,使用經過挑選的閱讀和數學軟體(進行教學)的班級,其測驗成績並沒有顯著高於未使用的班級。而在更早的2008年,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ETS)也曾公布一份報告指出,對4年級學生來說,有否使用電腦與其"國家教育進展評量(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數學測驗成績,兩者間幾乎不具正相關,對8年級學生來說,兩者間則稍呈正相關;而教師有否進行資訊專業發展與學生的NAEP數學成績稍呈正相關,且有否透過電腦教導學生高層次思考技能與學生的NAEP數學成績也稍呈正相關;然而,有否透過電腦教導學生進行低層次思考技能則與學生NAEP的數學成績呈負相關,且有否透過電腦教導學生低層次思考技能也與學校的社會環境呈負相關。

在電腦問世之前,也有發明出許多的科技產品,但是對學生的學業成就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至少沒有達到當初那些產品所宣稱的成效。科技對於教育的提升還沒能造成大規模的影響。過去幾十年來,從NAEP及歷年來的評量結果可知,學生整體的學業表現依然持平。學生相互間的學業成就差距仍舊很大。但有趣的是,即使不斷有報告顯示科技對教育成就沒有顯著影響,即使屢遭"失敗",但人們對科技的狂熱卻有增無減,卻仍繼續砸大錢投資。如今,我們看到了人們又興起了另一波的科技狂熱,致力於透過社交媒體、大數據、學習(成果)分析,以及由機器提供個別化的學習,來提升教育(成效)。

若我們翻開科技融入教育的歷史,就可以發現一個特徵,那就是"循環性健忘症(cyclic amnesia)"。過去100多年以來,我們對科技融入教育總是滿懷著無限的希望:從影像到廣播,從廣播到電視,從電視到電腦,再從電腦到網路,但希望卻不斷地落空。每次的循環都是在對科技進步的驚訝聲中展開,然後在對產生的結果感到失望當中告終。但不知何故,我們總是設法忘卻這些失敗。由於新的科技不斷湧現,功能日益強大,因而帶給了人們新的希望,致使人們甚至連停下腳步,去省思過去到底錯在哪裡的工作都沒有做。因為新的科技看起來似乎是那麼地吸引人,以至於我們沒有時間去好好地反省。因為人們認為,必須趕緊去使用,看看新科技能發揮出什麼樣的潛能,否則就會錯失她對教育所能產生的效益。

正因如此,使得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的錯。

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人們錯估了現代化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的威力。毫無疑問,和筆相較,電腦的威力確實大上很多,甚至和人們處理某些類型的資訊以及執行某些任務相比,電腦的威力也大上不少。更重要的是,科技的威力不僅愈來愈強大,而且也愈來愈便宜。過去30年來,數位科技已變得愈來愈成熟,也愈來愈普及,幾乎改變了人們生活中的各種面向,不僅取代了傳統行業的工人,甚至取代了整個產業鏈的工作。與此同時,數位科技卻也創造出規模龐大的公司及數百萬新型態的就業機會。數位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娛樂內容、旅遊型態、工作類型,以及社交模式。不過,儘管網路學堂和大型開放式課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皆已問世,且科技設備業已被引進了教室,數位科技仍然沒有使教育的根本發生轉變。

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人們不夠努力,因為我們早已將鉅額的資金投注於學校設備。在1995年,人們夢想著將學生和電腦的比例調整成1比5,後來果真實現了。於是我們希望將學生和平板電腦的比例落實到1比1,結果在很多學校也已達到了這個目標。現今,幾乎所有的學校和教室都能連線上網:從最開始的一無所有到撥號連線,然後到整合服務數位網路(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再到電纜,進步到光纖,最後到無線上網。電腦化教室已然成為所有學校夢寐以求的目標。

不僅如此,人們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培育教師和校長,創造出所謂的科技能力標準,並落實在教師的認證或換證上,並要求在職教師執行專業發展計畫。在師資培育計畫階段,增加了科技教育的課程,而在研究所階段,則是為校園內的科技領導者提供相關課程。與科技教育相關的專業組織、出版品和會議在過去30年來數量倍增。

除此之外,教育實務工作者、研究者和廠商也致力於研發出許多的教育科技產品和服務,而政府則是在教育科技的創新上提供資助,使得數量眾多的創新產品被開發了出來。美國投注於學前到12年級的教育科技市場金額已逼近100億美元,能夠購買到的產品和服務是多麼的多啊!

然而,科技為什麼仍舊改善不了教育?為什麼不能像改變其他領域一樣地改變教育?更重要的是,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在教育當中發揮出科技的扭轉力量?

在Gaoming Zhang、Jing Lei、Wei Qiu和我合寫的一本名為"莫把人送去做機器做的事:導正科技融入教育的5個最大謬誤(Never Send a Human to Do a Machine's Job: Correcting Top 5 Ed Tech Mistakes)"的書中,我們發現科技之所以無法為教育帶來重大的轉變,主要是因為犯了以下5個錯誤:

錯誤1:

首先,我們錯誤地在教師和科技之間搭建了不信任的關係。傳統上,我們把教師的工作窄化為傳遞知識,而將科技視為取代教師或協助教師的物品,所以致力於發展出取代教師或為教師所用的產品和服務。有鑑於此,我們必須在教師和科技之間搭建出較具產出性的關係。亦即,科技縱使能夠取代某些教師的功能,卻不能完全取代。同時,教師也不需要將駕馭科技的能力做為增進教學的基本工具,而是應該拋棄身上所肩負的某些科技責任(譯者註:即科技能力不應被列為教學專業的充要條件),轉而將能量投注於科技所無法做到的事情上。因此,我們呼籲人們應將教師和科技之間的關係定位為一種夥伴關係。

錯誤2:

第2個錯誤是我們以錯誤的方式讓學生使用科技。傳統上,我們藉由科技協助學生更有效率地"消費(consume)"資訊,亦即我們(錯誤地認為)科技主要是用以協助學生將既定的課程內容學習得更好。然而,更具有產出性的方法應該是(我們要)協助學生使用科技來創造及製造出實際的產品。因此,我們呼籲人們對學生該如何學習的觀念應該加以改變。

錯誤3:

第3個錯誤是我們錯誤地定義所謂的教育成果,並對其有著不當的預期。由於我們施予學校愈來愈大的壓力,敦促其提升學生的學業成就,而這所謂的成果通常係指標準化測驗的結果,致使人們誤以為投資科技是提升學生學業成就或測驗分數的最有效途徑。正因如此,科技通常被局限在傳統的教學實務上,而不被用於為每位學生創造出更好的教育。

錯誤4:

第4個錯誤是我們錯誤地假設科技只是用於改善既定的課程和教學,而忽視了科技已然創造出一個亟需新技術與新知識的新世界。換句話說,傳統上,我們對於所謂的教育科技成果(只局限於教育現場,而)忽視了學生是否擁有數位化時代所應具備的數位能力。也因此,人們就不會致力於把學校營造成培育學生具有數位能力的學習環境。

錯誤5:

最後一個錯誤是教育工作者在專業發展模式上的錯誤。許多教育工作者之所以進行專業發展,並不是為了因應學生的需求或教育的改革,而是為了因應新科技產品的問世而(被迫)去進行專業發展。科技改革的速度飛快,無時無刻都有新的科技產品和服務問世。為了協助教師使用科技,所以在教育現場發產出許許多多的專業發展計畫。然而,這些計畫通常都著重於教導教師最新科技的操作技能,而不是把焦點放在能否滿足學生的需求,以及如何對整體教育造成影響。

除了揭發人們將科技運用在教育上最常犯的5項錯誤外,我們也在書中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其中一個新的思維是由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中電腦人Agent Smith所說的"莫把人送去做機器做的事"。在教育界,我們必須為人類與機器的關係重新下定義。我們必須仔細分析,到底哪些事由人類來做會比較好,而哪些事則該由機器去做會比較好。如果某件事讓機器做是比較好或比較有效率的話,那麼硬是要身為人類的教師去做那件事是毫無道理的;如果某件事的操作過程既千篇一律又枯燥乏味,那麼不讓機器去做,卻硬是要身為人類的教師去做,那也是沒道理的。畢竟,科技存在的意義是在於擴大、拓展及(或)取代人類的某些功能。

唯有當人們開始重新構思教育到底應該像什麼樣子時,才有可能為人類與機器的關係重新下定義。或許終有一天,我們在透過科技改善教育時, 真能擺脫長期以來所遭受的循環性健忘症。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Yong Zhao為國際知名教育學者、作家及演講者,專精於全球教育方法及應用,目前任職於美國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擔任教育測量、政策和領導學系教授,發表學術文章百餘篇,以及出版20餘本書,包括2015年出版的"莫把人送去做機器做的事:導正科技融入教育的5個最大謬誤(Never Send a Human to Do a Machine's Job: Correcting Top 5 Ed Tech Mistakes)",2014年出版的"誰害怕大惡龍:為何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最差)的教育體系(Who's Afraid of the Big Bad Dragon: Why China Has the Best (and Worst)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World)",2012年出版的"世界級的學習者:教育創新與學生創業(World Class Learners:Educating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Students)",以及2009年出版的"迎頭趕上或引領世界:在全球化時代的美國教育(Catching Up or Leading the Way: American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此外,他尚有經營部落格: http://zhaolearning.com.。

(*本文獲原作者Zaho教授中文翻譯授權,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