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從余澎杉事件談亞洲青年力(上)

James Buchananm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2015-07-31 / The Diplomat

原文網址: http://thediplomat.com/2015/07/asias-unruly-children/

重點摘譯:

今年七月初,新加坡一名叫做余澎杉(Amos Yee)的男孩因為在人稱新加坡國父的李光耀以91歲高齡逝世後,發表了不敬的言論,而被拘禁了50天。

表面上,這名16歲的男孩是因為在YouTube上傳一支把李光耀比做耶穌基督的影片,並宣稱他們都是"渴望權力和惡毒的人",致使"基督徒的宗教情感遭到傷害",而遭到了起訴。此外,這名男孩也因為在網路上放置了李光耀和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性交的淫穢素材,而被判決有罪。

然而,從新加坡當局窮凶極惡地逮捕該名男孩的舉措看來,所謂的宗教敏感和猥褻,其嚴重性不過是次要的,真正的罪行其實是肆無忌憚地攻擊令人尊崇的開國元勛,尤其是在他去世的時刻,還以如此庸俗的方式來攻擊他。

在余澎杉的影片中,他一邊咒罵,一邊批評新加坡所謂的自由民主,乃是由李光耀成立的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從1959年開始,就完全宰制了政權。他也關注到該國的工時過長,工作收入不公平,稅收過高,以及糟糕的社會安全等問題,使得新加坡下層階級和日益縮水的中產階級人民日漸感到困擾。儘管人民行動黨在2011年的選舉中再次以絕對多數獲得勝選,但得票數卻創下了歷年新低。眼見新的選戰在即,余澎杉的言論更加使得領導精英階層感到不安,於是趕忙在李光耀下葬的當天將他逮捕。

或許該支影片的內容略顯庸俗,但仍應受到言論自由的保障。根據調查,新加坡"新聞自由指數(Press Freedom Index)"的世界排名位居奇慘無比的第150名。在新加坡,只要公開批評政府,就將淪於最危險的境地,通常會被當局告上法庭,例如早先李光耀針對"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和"國際先鋒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所做的兩樁惡名昭彰的控告案;又如在2004年上任的現任總理李顯龍,即李光耀的長子,最近也在一樁極具爭議性的官司中獲得勝訴,而將部落客及社會運動者Roy Ngerng搞到幾近破產。

根據聯合國東南亞人權事務所(UN Human Rights Office for South-East Asia)的資料顯示,新加坡當局對余澎杉的處理似乎"太過份且不適當。"其他的人權團體,例如"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也在余澎杉被(當局)綁在床上一天半時,呼籲新加坡當局釋放余澎杉。而余澎杉的律師則對余澎杉遭受"特別待遇"表示憂心。

余澎杉之所以被拘留,主要是要進行精神評估,亦即企圖將其所作所為解釋成符合醫學上的不正常行為,但事實上,這完全是一種政治上的見解。

法院在3月份開始審理余澎杉的訴訟案,而當余澎杉在前往法庭的路上時,他還一邊若無其事地吃著香蕉,一邊對著媒體比中指。而在交保候傳期間,他在部落格上寫道:"我沒有從我的教訓中學到任何東西,而且我也不認為我有需要從任何教訓中學到什麼東西。"

然而,就在本月,當余澎杉被釋放時,我們看到的卻不是先前我們所習慣的那個既調皮又叛逆的男孩。只見他低著頭,手拎著手提包,放在肚子前面,一副自我防防衛性很高的樣子,然後在母親的引導下,穿過媒體,似乎對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不感興趣。他的步伐不穩,頭髮蓬亂,也比以前消瘦,看起來異常憔悴。我們都很清楚,余澎杉是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足以擺脫社會壓力的羈絆,展現其自我;然而,當這個國家傾全力將極為沉重的壓力強加在他那瘦小的肩膀上時,對他來說,實在是太過沉重了。

除了一些社會運動者的零星見解外,新加坡人似乎對余澎杉異常絕情,對他上傳的影片大加撻伐。還有一個中年男子因為不滿李光耀總理被冒犯,於是在這個16歲少年前往法院的途中,重重地賞給了他一個巴掌,並宣稱這麼做是"要讓這個年輕人充滿恐懼,讓他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要給他一個教訓。"

在儒家文化裡,強調個體必須盡孝,尊敬及服從父母、長輩和祖先,拉升到統治國家的層面,那就是把整個國家視為家庭,必須如此方能維繫整個社會的和諧。這就是讓專制政體得以良好運作的基石,也是1990年代,李光耀、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和蘇哈托(Suharto)等統治者極力闡揚的所謂"亞洲價值(Asian values)"。

儘管這樣的看法在1997年亞洲面臨金融危機時有所削減,但是由於早已深植民心,所以極有可能再次蓬勃發展,並且在亞洲涉足國際事務時,日益具有影響力。若我們能對這樣的文化有所認識,就能理解何以新加坡的主流社會會對余澎杉如此反感,以及該國年輕的一代在對抗(保守)政權時,所面臨的困境。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James Buchanan為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亞洲暨國際研究學系講師和博士候選人。

(*本文獲The Diplomat授權中文翻譯,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