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值得欽羨的芬蘭學校教育(下)

Diane Ravitch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 2012-03-08

原文網址: http://www.nybooks.com/articles/archives/2012/mar/08/schools-we-can-envy/

重點摘譯:

在"芬蘭啟示:世界各國可以從芬蘭教改中學到什麼?(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這本書中,Pasi Sahlberg對芬蘭的學校何以成功提出了解釋。身為政府官員、研究者,以及曾擔任數學和科學教師的Sahlberg將芬蘭學校教育的成就歸功於1960年代及1970年代的大膽決策。他在書中寫道:"芬蘭的故事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因為)她為那些對公校教育失去信心的人帶來了希望。"

有批評者認為,芬蘭學生的學業表現之所以如此突出,是因為芬蘭的人種非常同質的原故,不過,Sahlberg對此回應道:"日本、上海或南韓也都是如此,但這些國家卻盛行考試,而且被企業改革者所推崇。"也有批評者表示,芬蘭的人口只有550萬人,正因人口如此之少,教育成就才能如此卓著,對此,Sahlberg的回應是:"美國大約有30個州的人口和芬蘭相近,甚至比芬蘭還少。"

對於認為美國教育面臨危機的說法,Sahlberg直接提出了建言,他認為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已把諸如"更加激烈的競爭、更多的數據、廢除教師工會、開設更多的特許學校,或採行企業管理模式"等市場本位的措施拿來因應教育的諸多問題。相反的,芬蘭則是在40多年以前即發展出 截然不同的教育體系,一個著重於提升教師的教學力,把考試減至最低程度,建立專業負責及相互信任的制度,以及把學校和學區的領導權交至教育專業人士之手。

就我的觀察,芬蘭教育最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學生在高中畢業之前完全沒有考過標準化的測驗。他們雖然也會考試,但試卷都是由自己的老師出題,而不是由跨國測驗公司編寫。芬蘭9年制的完全學校是個"標準化測驗的免試區",大人只會鼓勵孩子"去瞭解,去創造,並且保有天生的好奇心。"

我在2010年的9月遇到了Pasi Sahlberg。當時適逢最新一次PISA公布結果的隔日,有一群教育學者應邀前往紐約市的芬蘭領事官邸,以便對芬蘭教育體系有所瞭解,我即是其中的一位訪問者。那次的評量結果,芬蘭再度名列表現最傑出的國家之列,而且這樣的好表現已經持續了10年。當天,Sahlberg向來訪的客人保證,芬蘭的教育工作者絕對不會在意標準化測驗的分數,他們之所以歡迎國際評量的結果,只是因為彼等評量的結果保護了芬蘭的學校,讓學校免受保守的考試及績效責任制的侵害。

Sahlberg表示,芬蘭的教師不但教育程度很高,教學準備充足,而且備受人們尊敬。若和其他行業同等學歷者的薪資相比,芬蘭教師和美國教師的薪資差異不大,但是,年資15年的芬蘭教師,薪資則比美國教師高。我請教Sahlberg,既然芬蘭不採用標準化測驗(來評鑑教師和學校),那麼又如何能夠確保教師或學校的績效呢?他告訴我說,芬蘭的教育工作者不會用"績效(accountability)"這個詞,而是用"責任(responsibility)"這個詞。他表示,"我們的教師非常具有責任感,他們是專業人士。"有人問他,如果有不稱職的教師,又該如何因應呢?他的回答是,這樣的人絕對不可能成為芬蘭的教師,因為一旦成為合格的教師,就很難把他們給開除。有人則問他,如果有人跟芬蘭教師說,要拿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鑑他們,他們會有什麼反應呢?他的回應是,"他們將會頭也不回地離職,直到當局停止如此瘋狂的想法。"

後來,Sahlberg邀請我前往芬蘭進行訪問,隔年9月,我真的去芬蘭參訪了幾所學校。當時,Sahlberg擔任我的嚮導,在採光充足、充滿歡樂的校園裡,學生從事著音樂、戲劇、遊戲及研讀課業等活動,每堂課間隔15分鐘的休息時間。我和學校教師及校長在寬敞舒適的休息室裡暢談。正因為芬蘭沒有像美國那般醉心於考試,所以教師擁有充足的時間設計教學計劃,也可以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討論。

在我離開芬蘭之前,Sahlberg送給我一本書,書名叫做"世界最好的學校:21世紀7個芬蘭的實例(The Best School in the World: Seven Finnish Examples from the 21st Century)",這是一本關於芬蘭學校建築的書,內容是以"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Venice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的展出為依據。當我們參訪當時參展的其中一所學校時,我的心裡在想,竟有一個國家能如此熱情地對學生學習及成人工作的物理環境付出關懷,這是多麼令人愉快的事啊!

無庸置疑,芬蘭是個非比尋常的國家,就連學校建築也精心的設計,以滿足孩童從很小年紀開始就在學業、社交、情緒及生理等各方面所面臨的需求。雖然免費的學前教育並沒有強制性,但入學率也達到了98%,義務教育則開始於7歲。芬蘭的教育工作者關心的不是把(跟不上的)學生留級,或是把他們貼上"失敗"的標籤,因為這樣的作法將促使學生失敗,降低學生的動機,以及增加社會的不公平。在9年制的完全學校期間,沒有進行任何的能力(分組與)分流,之後,學生則要選擇就讀一般高中,抑或職業高中。大約有42%的學生會選擇後者。相較之下,芬蘭高中階段的學生畢業率高達93%,美國則只有80%左右。

芬蘭高度發展的師資培育計畫是教改的核心政策。芬蘭全國只有8所大學獲准培育師資,而且想要進入這8所學校開設的師資培育計畫,競爭相當激烈: 平均10個申請者中,只有1個會被接受。想要取得合格教師資格,除了遵循這個管道之外,別無蹊徑。每一位被師培單位接受的學生,在高中階段都必須修讀物理、化學、哲學、音樂,以及至少兩門外語。進入師培計畫後,必須接受3年紮實的學術教育,然後再攻讀兩年的碩士學位。未來擔任專科教師的師範生,其碩士學位是從大學專業科目的系所取得的,而不是從師資培育系所或專門培育師資的學院獲得的,這點和美國並不相同。每一位師範生必須為教導各種學生做好準備,包括身心障礙學生及其他特殊需求學生等。每一位師範生都必須取得教育學士學歷後,再取得教育碩士學歷。

因為想成為教師非常困難,而且師培的過程相當艱辛,所以教師在芬蘭是一項備受尊敬且聲譽頗高的專業。之所以要精挑細選,且要求極高,目的就是要讓每一位教師都做好充足的準備。 Sahlberg在書中寫道,每一位教師都是懷抱著道德使命踏入教學這個專業,會讓教師離開職場,唯一的理由可能就是因為"他們失去了專業自主權",抑或是因為"當局實施了績效薪資制的政策。"此時此刻,美國(當局)對教師所作的,恰恰是芬蘭教師認為應該予以譴責的,那就是把學生的考試成績拿來評斷教師的價值。

芬蘭的國家課程(綱要)在藝術和科學的部分雖有針對學生學習的內容加以描述,但並沒有針對教師該教什麼,與如何教的細節加以說明。國家課程規定的科目包括母語(芬蘭語或瑞典語)、數學、外國語、歷史、生物、環境科學、宗教、倫理、地理、化學、物理、音樂、視覺藝術、工藝、體育、健康,以及其他研究等。

每位學校教師均能自由決定自己要教些什麼,如何教,以及如何評量學生學習的進步情形。芬蘭的教育工作者認為"每所學校的每個孩子都有權利及早獲得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所提供的個性化(或個別化)支持。"根據Sahlberg的估計,約有50%的芬蘭學生在早年入學階段接受過特殊教育教師的服務。教師和校長時常保持合作,針對學生和學校的需求進行討論。

大多數前往芬蘭參訪的人士會發現,在優雅的校園建築裡,有著安靜的學生及受過良好教育的教師。此外,他們也會發現每所學校均享有極大的自主權:每天的作息幾乎沒有受到中央教育主管機關的干涉,以系統性的方式處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問題,以及針對學生的需求給予專業性的協助。

芬蘭的孩子比美國的孩子擁有4種非常重要的優勢。他們的國家在高稅收的政策下,建立起了強而有力的社會福利安全網絡。美國有超過20%的孩子生活在貧困之中,然而,芬蘭生活貧困的孩子不到4%。美國有許多孩子得不到正規的醫療照護,但是芬蘭的每個孩子每天都能獲得全面的健康服務及免費的中餐供應。

Sahlberg坦承,芬蘭乃自外於他所謂的"全球教育改革運動(Global Education Reform Movement)",英文縮寫為GERM(病毒)。他指出,這個GERM如同病毒一般,不只感染了美國,也感染了英國、澳大利亞,以及許許多多其他的國家。美國前任總統George W. Bush的"沒有一個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 NCLB)"法案,以及現任總統Barack Obama的"邁向巔峰(Race to the Top, RTTT)"計畫就是美國受到全球教育改革運動感染的證據。這兩項政策都倡議標準化測驗是用以評量學生、教師及學校的最為可靠的工具;都推廣教育私有化,將公校轉交由私人經營;都將課程標準化;都推行諸如績效薪資制、關閉考試成績低落的學校,以及開除彼等學校的教育工作者等考試本位的績效責任制。

相反的,芬蘭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要培育每一個孩子成為具有思考能力、有活力,有創意的人,而不是要培養出擅於考試考高分的人。同時,芬蘭教育的基礎政策是合作,而非競爭。

延伸閱讀: 值得欽羨的芬蘭學校教育(上)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Diane Ravitch為著名的美國教育史學家、教育政策觀察員、教育分析與評論員,現任職於美國紐約大學。 著有"The Death and Life of the Great American School System: How Testing and Choice Are Undermining Education"和"Reign of Error: The Hoax of the Privat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Danger to America's Public Schools"等書。

(*本文獲原作者Ravitch教授中文翻譯授權,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