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一流學府豈僅說說而已--從加州大學圖書館談起

李明洋

國內許多大專校院經營者屢屢喜愛引用國外統計數據,告知國人,該校名列世界第幾名、該校教職員刊登多少SCI、SSCI文章,或該校教職員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多高...,藉以彰顯其學術地位及辦學品質。然而,對於該校尊崇學術的情形,以及著重自由的程度,就往往隻字未提。

坦白說,學校排名、研究數量、職員學歷等數據就好比穿在身體外面的衣服,而尊崇學術自由的程度則像是蘊藏在內在的氣質涵養。僅管一個人穿得多麼光鮮亮麗,但內在卻粗鄙惡劣,又有何用?

然而一個人的內在涵養如何,除非進一步地接觸、交談,否則外人是很難從外表一目了然的。所以,要想瞭解一所學校是否一流,品質是否卓越,除非親身走一趟該校,待上一陣子,否則只是看看這些數字,是很難看到真實面,很難感同身受的。

事實上,圖書館就好比一個人的內在涵養,最能代表一所學校崇尚學術及注重自由的程度,也因此,要想深入瞭解一所大學的學術風氣,以及自由的程度如何,最直接了當的方法,就是參觀該校的圖書館,看看該校圖書館的管理方式、圖書資源的收藏情形,以及館員的服務態度,便可略知一、二

筆者就曾在幾所號稱一流學府的公立大學圖書館中,目睹圖書館員只因再過15分鐘就要閉館,而不允許讀者進入館內,以及圖書館員因讀者閱讀完後未將桌椅歸位,而猛摔桌椅等荒謬行徑。若辦學者對外宣稱其學校一流的同時,其圖書館的經營竟荒謬至此,豈不相互矛盾,貽笑大方?

於此,筆者以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的科學圖書館為例,與讀者分享一所一流大學圖書館的經營方式。

美國加州大學共有10所分校,其中,著名的柏克萊分校(UCB)、洛杉磯分校(UCLA)、舊金山分校(UCSF)、聖地牙哥分校(UCSD)、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戴維斯分校(UCD),以及爾灣分校(UCI)均名列全美百大名校之林。而該校向來以崇尚學術自由著稱,該校圖書館的公告即明白表示:「圖書館深知,為了知識的追求及產出,提供讀者免費、迅速,且時時更新的資訊是必要的。除了會危及本校職員、學生以及圖書資源,或違反大學法的行為外,所有造訪本館的人士均須給予最少的限制。」而我們從加州大學在其所屬的10所分校裡共設置百餘座圖書館,並將所有圖書館的電子藏書整合成超過3500萬筆資料的壯舉,即可窺探該校對學術尊崇的深厚程度。

就拿爾灣分校的科學圖書館為例吧!

雖然該座圖書館的規模不大,紙本藏書量也不豐,但是卻擁有3500餘萬筆的電子圖書資源,而為了使讀者能夠透過網路,充分享有此豐富的電子圖書資源,因此館方提供讀者數量龐大的查詢電腦。在地面6層的建物裡,除了一樓及三樓外,其餘各樓層均設有一個擁有20部電腦的公眾查詢區,此外,在開架式的圖書收藏區也設有數台電腦供讀者查詢,所以,整座圖書館約有上百部的查詢電腦,相信是國內許多大學圖書館望塵莫及的。

那麼,加州大學的電子藏書量究竟如何呢?

首先,說明一下查詢電子圖書資源的情形。當讀者進到圖書館後,即可走到任何一台公用電腦前,找張舒適的椅子坐下,然後就可以隨心所欲地下載所有的電子圖書資料。對於無法親自前往圖書館的人,則只要擁有該校圖書館的密碼及帳號,即可在圖書館外的任何一部電腦,上網下載該校資料庫的所有文獻。

下載文獻時,即使沒有進入學校圖書館網頁,也可以透過民間搜索引擎查詢資料,比如在google學術網上鍵入關鍵字,若搜索到的文獻名稱後方有出現UC的縮寫,即表示該文係館方所擁有的電子圖書資源,可供全文下載,而經由筆者實際操作發現,有關聽語方面的資訊,幾乎是篇篇全文,可說是「有求必應」。而且由於下載速度相當快速,所以對讀者來說,獲取所需的資料是一件相當輕鬆的事。

除了提供快速、便捷且豐富的電子查詢服務外,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加州大學圖書館對於讀者一視同仁,以及對於資源無私共享的理念。原來圖書館不分校內或校外人士,都不需要辦理任何證件,對於任何一位前來圖書館的人士,都表示歡迎。不僅如此,每一位前來圖書館的人士,都可以免費使用圖書館裡的查詢電腦,而且只要不涉及非法,均可隨心所欲地使用,舉凡上網收發電子郵件、上網搜尋資料,或從加州大學購得的電子資料庫中下載所有的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筆者造訪科學圖書館的同時,發現有許多人會拿著食物及飲料進場,而圖書館員也不加禁止,原來這是因為館方為了顧及讀者的便利與權益,早在2006年11月通過決議,同意前來使用圖書館的人士可以攜帶食物及飲料入館,而每當期中考和期末考的前後,館方還會整天開放某些區域,供學子讀書,加州大學圖書館重視學術自由的程度,以及體恤學子的用心,由此可見一斑。

反觀國內,許多大學圖書館幾乎都會面臨如下幾個問題:其一是資源分散的問題,其二是資源不流通的問題。

先就資源分散的問題來說,現今國內各大學校院在電子資料庫的經營上,似乎仍採由各大學圖書館自行運作的方式,亦即由各大學自行採買電子資料庫,供校內教職員及學生使用。此種作法可能導致如下幾個問題:其一、各校採買的資料庫內容重疊,進而造成金錢的浪費;其二、某些資料可能是所有圖書館都沒有買到的,因此需要讀者自掏腰包向國外圖書館申請;其三、圖書資源形同各校資產,使得資源無法共享;其四、大學校院的資金部分源自納稅義務人的稅金,然納稅義務人卻無法免費取得資源,造成資源取得上的不公。筆者認為,教育主政者實在可以將國內公私立圖書館的資源整合,建置成一個大型的電子資料庫,供所有國內的讀者查詢、下載,或退而求其次,各圖書館的經營者可以相互結盟為夥伴關係,彼此提供圖書資源,以共創雙贏的局面。

再就資源不流通的問題來說,目前國內不論公私立大學圖書館,當讀者進入圖書館前,館方均要求讀者必須辦理圖書館證件,否則無法享有借書的權益,甚至不予進入。而在使用查詢系統時,多半限制頗多,比如只能查詢資料,不能使用其他功能,甚至還有時間限制,非常不方便。至於電子資料的下載,即便是公立圖書館,有些甚至要求讀者必須繳交資料下載費,例如北部某所國立大學對於欲查詢及下載學校資料庫的校友,要求其必須先繳交上萬元的費用,方能取得資料查詢下載的權利。凡此作法,不僅可能造成門戶對立的情形(亦即各校相互牽制),降低民眾使用圖書館的意願,限制研究人員資料取得上的便利性,進而對國內的學術發展造成負面的影響,對於公立圖書館而言,更是對不起廣大的納稅義務人。因此,建議國內公立圖書館宜應比照加州大學的作法,將圖書資源與民眾共享,以利資源的流通,如此才是尊重學術的作法。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診斷一個人的內在,不僅可以用這套辦法,要診斷一所學校是否真的學術自由,是否品質卓越,同樣也可以這麼做。現今許多大學校院總喜歡以學校排名、期刊論文數量、教職員學歷等數據來做為招生的內容,但教育是百年大計,一流的學府豈僅徒依口號,一曝十寒即可達成,重點還是在於對學術是否尊崇,對於自由是否尊重,以及對於人性的尊嚴是否維護,這些都可以從圖書館的經營得到印證。因此,奉勸那些滿口欲打造一流學府及品質卓越的大專校院經營者,在掛出保證之前,不妨先診斷自己學校的圖書館是不是一流再說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