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高分數卻低期待的日本學生

Walt Gardner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The Japan Times / 2014-07-07

原文網址: http://www.japantimes.co.jp/opinion/2014/07/07/commentary/japan-commentary/high-test-scores-low-expectations/#.VNlGJpX9nIU

重點摘譯:

根據日本政府最新出版的教育白皮書指出,從日本15歲學生在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的最新排名來看,令人對日本學生的未來感到樂觀,儘管如此,卻只有61.6%的日本學生對未來充滿希望。這兩者間的反差,著實令人感到困惑不解。

自從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教育體系即建立在殘酷的競爭及高利害關係考試的基礎上。社會向年輕學子灌輸著,只有考試成績好的人,才有辦法獲得好工作。然而,這樣的信念卻在1990年代的經濟大崩盤破滅了。有1/3的就業者工作不穩定,其中包括70%的女性工作者及1/2年齡介於15歲至24歲的工作者,而在這些工作不穩定的族群中,有高達77%的人,竟然收入還低於貧窮程度。

事實上,所謂的考試優異人才(testing meritocracy)和才能優異人才(talent meritocracy),兩者間的差異是很大的。日本的學校實施考試導向的教育,代價就是犧牲了學生的創造力。而取決某個國家能否在現今全球化的經濟中異軍突起,關鍵乃在於創造力。日本的學生覺得,他們被錯誤的政策給出賣了,嚴格的紀律和拼命讀書,不見得能夠造就出理想的未來。所以他們心懷憤恨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該份白皮書還提到,有84.4%到91.1%的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瑞典和南韓學生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在這裡,我要把美國提出來說明一下,主要是因為她也和日本一樣,有很大的反差。這得追溯至1983年,一份名叫"國家在危機中(A Nation at Risk)"的報告提出警告,表示除非美國的學校獲得改善,否則美國的經濟將成泡影。"如果某個不友好的國家企圖痛擊美國當今平庸的教育品質,那其實就可視之為一種戰爭行為。"這種威脅性的言論,到了1990年代又被重申了一遍。當時"美國國家教育暨經濟中心(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提出了一篇名叫"美國的選擇: 高技能或低薪資(America's Choice: High Skills or Low Wages)"的評論,抨擊美國公校不能教導學生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導致產業的生產"如牛步般進步緩慢(slow to a crawl)。"然而,就在往後的25年間,儘管美國學生在國際評量的排名依舊低迷,但是美國的經濟成長卻出現了前所未見的榮景,在技術創新上締造出亮眼的成就。

日本的年輕人,就像美國的年輕人一樣,已經看到了儘管考試成績再高,對其日後的就業也幫助不大。不過,不同的是美國的年輕人對於接收到的訊息,永遠保持著健康的懷疑態度。他們已經瞭解,資本市場、企業的績效責任制、穩健的財經政策,以及研究與發展的大量投資,對於經濟前景的影響力,都遠大於考試成績。

如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試圖採取寬鬆貨幣的政策,來刺激經濟成長,以振興日本的景氣,然而,他也面臨著人口老化及人口減少的艱難問題。而且根據日本內閣的估計,未來40年,日本的勞動力將下降至只剩41%。

或許,這就是日本學生之所以樂觀不起來的主因吧!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Walt Gardner曾在美國洛杉磯的Unified學區執教達28年,也曾擔任UCLA研究所的客座講師。目前為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和美國教育週刊(Education Week)專欄作家。

(*本文取得原作者Gardner授權同意中文翻譯,譯文內容由譯者全權負責,與該刊無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