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成績不理想的孩子真的是不適合讀書的料嗎?

李明洋

我常在報章媒體上看到不少名人對時下的臺灣教育現場提出批判,也提出了一些作法,希望能夠改善臺灣的教育亂象。雖然乍看之下,這許多的見解和作法似乎頗有道理,但只要仔細地思量就會發現,這些批判者所說的和所做的,其實和被他們批判的根本沒多大差異,惡魔和魔鬼終究還是魔,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很多批判者說,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就是不適合讀書的料,何必要逼他們讀書呢?還不如讓他們發展書本以外的技能還比較實在。

這樣的論點,乍看之下似乎頗有道理,但真的是這樣嗎?所謂"孩子不適合讀書,不是讀書的料",究竟是怎麼認定的?是因為成績不理想,所以證明了孩子不是讀書的料嗎?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相當有問題的。

我們不妨回想一下,在我們的生活周遭裡,當長輩們碰在一起的時候,是不是常常會彼此這麼詢問著:"你家孩子的國文程度怎麼樣?"、"你家孩子的數學好不好?"、"你家孩子的英語能力如何?"

然後,是不是得到這樣的回答內容:"哎呀!他的國文成績有夠爛!"、"他這次的數學考得很好!"、"他的英語成績平平!"這樣的畫面和對談是不是經常在你我的生活中上演呢?

很多人在認定孩子的能力時,通常都會把考試成績拿來作見證,考試成績好的就是能力好的,反之,則是能力差的。考試成績已經成為了人們用來認定孩子能力的憑證。但是,考試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是為了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做為調整教師教學和孩子學習內容的依據,還是為了排序孩子的考試分數,進而論斷孩子的程度和能力?甚至左右孩子的未來,抑或進一步地成為父母用以炫耀誇口的籌碼呢?

孩子的國文成績不好,就表示他的國文底子差嗎?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教師教學的方式或策略不適合孩子的吸收?是教學進度對孩子來說太快了?是教學的內容根本就不適合孩子?還是孩子在考試時的健康狀況不佳,或有其他因素,導致考試結果不理想?還是考卷的設計其實根本就無法適當地評量出孩子的學習情況呢?相反的,國文考試成績好,就代表他的國文程度一定好嗎?真的能打包票嗎?

我有一個姪女,曾有一度,她的家人認定她的英語程度很差。詢問之下,原來是因為她的英文考試成績很糟,常常在班上墊底。但我在和她聊天之後發現,其實她的英文成績之所以不理想,並不是她的英文程度真的很差,而是因為上課內容和方式無法引起她學習英語的興趣,每天規定要背誦枯燥無聊的單字,字量太多,以及背誦單字的方式出了問題....等。後來,在一次的英文小考中,這位姪女考得不錯,得到了家人的讚許,之後,她的英語考試成績就漸漸地提升了。結果,現在她的家人認為她的英語程度其實並不差。

又如我自己,在高三之前,我一直認為自己的國文程度很差,因為在之前的求學生涯中,我的國文考試成績並不出色,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周遭的長輩不斷地說我是個國文程度很差的孩子。直到高三,我遇到了一個影響我非常深的國文老師,伍壽民老師。伍老師不僅學識淵博,而且為人謙虛好禮,又非常關心學生,讓我們每個學生在深受他的風範感染下,愛上了國文,結果在短短的一年內,我們這個全校墊底的班級,竟成為全年段國文考試成績最好的班級!也讓我漸漸地走出"國文程度很差"的陰影。

我舉上述兩個例子的目的,不是要論斷我的姪女的英文程度到底好或不好,也不是要評斷自己的國文程度到底有沒有起死回生,而是要點出:考試成績的高低往往錯誤地引導著人們對於孩子能力的看法,進而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或不是那塊讀書的料!

事實上,把考試成績做為孩子能力好不好的憑證是相當不智且危險的。

首先,我們必須釐清,什麼叫做"讀書"?什麼叫做"讀書的料"?"讀書"指的是"背誦或練習"呢?還是指"學習"呢?"讀書"的意思是"讀考試要考的內容"呢?還是學習生活上應該學習的內容呢?如果考試要考的才要讀,那麼考試不考的就不讀,這樣的讀書方式如何呢?如果所謂讀書的料只是因為不斷的練習,成為了考試機器,卻對讀的內容一知半解,這樣還能算是所謂的讀書的料嗎?如果所謂的讀書的料只是對考試要考的內容都滾瓜爛熟,但考試不考的卻一竅不通,這樣還算是讀書的料嗎?如果所謂的讀書的料只是個考場高手,卻在生活上一無是處,這樣還能叫做讀書的料嗎?相反的,如果懂得活用所學知識,懂得保有學習的心,懂得家事技能,懂得生活百科,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卻只是因為考場失利,難道就不是讀書的料嗎?

其次,現在很多人都倡議,教育現場要適性揚才,所謂的"適性",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殊異性,要落實個別化的教學,但實際的情形卻又不是如此。例如在許多的教育現場,孩子通常都被迫接受齊一式的教育方式,在統一的步調下接觸統一進度的課程內容,最後在固定的時間點上接受統一性質的考試。但是,既然要重視孩子的個別差異,要尊重他們的殊異性,又為什麼在課程的設計上,在教學的方法上,和評量的安排上又是如此的齊一,如此的獨斷呢?這實在是個相當矛盾又諷刺的現象。當然,要讓這個問題獲得解決,就必須解決班級人數過多,生師比過高,代課教師過多的現象,同時也要放棄標準化的思維,更要廢止齊一式的考試升學制度,才有可能真正回歸教育的本質,真正落實個別化教學的教育現場。如果不能改善這種齊一又獨斷的教學現場,那麼孩子就必須繼續被迫以相同的進度接觸單一的教材,接受統一的評量內容,如此一來,學習步調較緩慢的孩子,學習特質較另類的孩子,以及學習背景較特殊的孩子就會繼續淪為考試制度下的犧牲者,繼續被人貼上"不是讀書的料"的標籤。

再者,考試並不能準確地評斷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尤其是非和選擇式的題目更不能精確地評量出孩子的能力。因為孩子可能會運用各種作答的技巧,用刪去選項的方式,用前後試題判斷的方式,或者根本就是瞎貓碰到死老鼠,是因為猜對而得分,而不是真的會。而且,出題方式往往也會影響孩子的作答表現,例如把最難的題目放在第一題,可能會打擊孩子的信心,進而導致孩子考試的成績不佳,又例如把選擇題全都改成申論題,或是將紙筆測驗的方式改成實際操作的評量方式,那麼想必一定也會對考試結果造成影響。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作弊,所以獲得高分,所以,單憑紙筆考試的結果就論斷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是相當危險的。

此外,現行的考試科目也不能充分地反映出孩子的能力。或許孩子在國文、數學、英文、社會、歷史、地理等科目的表現不理想,但是在美術、音樂、體育、公民、倫理道德、健康等沒有列入紙筆考試的科目,甚至在做人處事、人際互動技巧、生活常識、家事技巧、搭乘交通工具等日常生活技能卻可能非常在行,只不過是因為沒有被列入評量項目,或沒有辦法(以紙筆的方式)評量,就抹煞了孩子的能力,說孩子不是讀書的料,這樣恰當嗎?如果我們把考試的科目顛倒過來,結果又會是如何呢?我們是不是就會變成對那些國語、數學等科目的考試成績好,但木工、縫紉、水電等家事技巧不在行的孩子指指點點,說他們不是讀書的料呢?

最後,就算孩子在國文、數學、英語等科目的成績不佳,也未必代表他的國文底子或數學程度差,因為國文、數學、英語的範圍何其廣,豈能以區區的一紙考卷就能論斷孩子在該等領域的能力呢?更何況,求學生涯僅佔人生的一小部分,我們又豈能以孩子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的表現,來預測他日後漫長的人生旅程呢?例如,我們在教育現場常常會發現一些孩子,在中小學時期的學業成績不佳,但課外知識卻相當豐富,而這些孩子在他們日後的人生也有很好的發展;相反的,我們也看到不少孩子即使在升學路上一帆風順,但日後卻淪為不事生產的尼特族,豈不謬哉?所以,考試學科的範圍是相當有限的,但人的潛能卻是無窮的,我們豈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以有限的學科內容來論斷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進而去限制他們無限的潛能與未來呢?

孩子並沒有"是不是讀書的料",而是"有沒有學習的心"而已。對於所謂"孩子不是讀書的料"的說法,充其量只能夠說"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已,畢竟,人是複雜而多元的個體,人的才能也是如此,我們豈能以冰冷狹隘的量化數字,就想客觀公正的評價孩子的能力,甚至奢想著去左右他們的潛能與未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