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仁特鳥類誌06-紅嘴黑鵯

 李明洋

(*歡迎引用,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務必註明出處,謝謝)

學    名: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分    類:雀形目(Passeriformes)

                鵯科(Pycnonotidae)

                短腳鵯屬(Hypsipetes)

命 名 者:Gmelin, J. F.,1789

臺灣亞種: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nigerrimus

亞種命名者:Gould, J.,1862

英 文 名:Black Bulbul

保育等級:無危

遷徙狀態:留鳥

校園狀況:無確切統計,曾同時見到3隻現蹤於森林區與紅磚車道交界處枝椏上及廚餘桶上

圖1 紅嘴黑鵯的嘴喙和腳趾呈紅色,為臺灣特有亞種



圖2 紅嘴黑鵯的羽色多為黑色,飛羽則有灰色細邊


一、分類

    紅嘴黑鵯隸屬於雀形目(Passeriformes),鵯科(Pycnonotidae),短腳鵯屬(Hypsipetes)。1789年,德國博物學家Gemlin在為已故的瑞典博物學家Linnaeus編寫的《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13版中,率先為紅嘴黑鵯取名為Turdus leucocephalus,將之歸類為鶇屬(turdus)。然而,愛爾蘭學者Vigors於1932年重新提出的分類鑑定中,將紅嘴黑鵯歸類於短腳鵯屬(Gregory, 2000),使其學名從原本的Turdus leucocephalus,變更為Hypsipetes leucocephalus(Gmelin, 1789; Gregory, 2000)。

    目前全世界的鵯科鳥類共有32屬,160種,其中短腳鵯屬(Hypsipetes)共有25種(Gill, Donsker, & Rasmussen, 2024)。短腳鵯屬的鳥類羽冠大多十分顯著,呈圓形或尖形,喙尖細而長,跗蹠比喙點短,或僅較嘴鋒略長,顧名短腳鵯(劉小如,2012)。臺灣的短腳鵯屬鳥類僅有1種,即紅嘴黑鵯(Hypsipetes leucocephalus)。紅嘴黑鵯有10個亞種,臺灣的紅嘴黑鵯屬於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nigerrimus這種亞種,為臺灣特有亞種(Gill, Donsker, & Rasmussen, 2024),係由英國鳥類學家Gould於1862年所命名(Gould, 1862)。


二、名稱

    紅嘴黑鵯又名黑短腳鵯、紅嘴烏秋(宋心怡、洪貫捷、林瑞興,2012)。從這些名稱可以知道,命名者係以鳥的外型來取名,例如紅嘴黑鵯和黑短腳鵯,顧名思義,表示此種鳥的羽色是黑色的,嘴是紅色的,而且腳(即跗蹠,相當於人類的小腿)短短的。而紅嘴烏秋,想當然爾,除了嘴巴是紅色的以外,體型外貌也和俗稱烏秋的大卷尾頗為相似,也就是全身烏黑亮麗。

    只是為何這種鳥被稱為「鵯」,而「鵯」到底是什麼呢?根據《爾雅·釋鳥》的解釋,認為鵯是「鷽斯,鵯鶋。」查諸教育部(2024)《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解釋:「鷽,雀形目。似鵲,毛色黑而有文采,嘴、腳為紅色,尾巴長,性凶悍。」又「鵯鶋,動物名。一種鳥。大如鴿,百千為群,其形如烏,其聲雅雅。也稱為鴉烏。」由此可知,古人將嘴和腳均呈紅色,毛色黑,且成群結伴,聲如鴉鳴的鳥稱為鵯,這樣的觀察結果倒也頗為符合紅嘴黑鵯的外型,可謂鞭辟入裡。

    至於隸屬於臺灣特有亞種的紅嘴黑鵯的學名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nigerrimus又代表著什麼意思呢?根據Jobling(2010)所編寫的《科學鳥類字典(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的解釋,屬名Hypsipetes是由古希臘文hupsi和petes所組成,hupsi的意思是「在高處(on high)」,petes的意思則是「飛鳥(flyer)」,所以Hypsipetes整個的意思是「在高處的飛鳥」,想必是因為命名者最早是在喜馬拉雅山區發現這種鳥,故以此命名。而種名leucocephalus是由古希臘文leuko和kephalos所組成,leuko的意思是「白色的(white)」,kephalos的意思是「頭部的(headed)」,所以leucocephalus整個的意思是「頭部是白色的」,理應是當初發現的是頭部為白色的指名亞種(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leucocephalus),故以此為名。最後,nigerrimus這個字是拉丁文,意思是「非常黑(very black)」,表示分布在臺灣的這種紅嘴黑鵯的體色非常黑。

三、分布

    紅嘴黑鵯的10個亞種分布地區包括由斯里蘭卡、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向東延伸到緬甸、越南、中國雲南、西藏、中國中南部,以及臺灣等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23;黃有評,2023;劉小如,2012;Gill, Donsker,& Rasmussen, 2024)。


四、型態

    紅嘴黑鵯為臺灣的留鳥,雌雄鳥外型相近,全身烏黑,頭至頸部、背部、胸皆為黑色有光澤,飛羽及尾羽有灰色細邊,腹部以下灰黑色;頭頂上有蓬鬆豎起的冠羽,嘴喙長,與跗蹠均則呈現出鮮豔的橘紅色(王嘉雄、吳森雄、黃光瀛,楊秀英、蔡仲晃、蔡牧起、蕭慶亮,1991;青悠,2017;黃有評2023;劉小如,2012)。幼鳥與成鳥相似,未成熟時,嘴喙與跗蹠帶黑色(宋心怡、洪貫捷、林瑞興,2012;黃有評,2023)。

    根據劉小如(2012)整理自「中央研究院標本館」的資料顯示,紅嘴黑鵯成年雄鳥的嘴鋒長度介於2.25~2.4公分,翼長10.6~12公分,尾長8.8~9.88公分,跗蹠長1.6~2.01公分;成年雌鳥則無相關資料。


五、鳴聲

    紅嘴黑鵯相當聒噪,經常發出嘈雜的鳴聲,常會邊飛邊鳴叫,或是躲在密林裡鳴叫(青悠,2017;劉小如,2012)。當求偶期間,也可能站在高枝或屋頂上發出略帶金屬聲的婉轉求偶歌聲。紅嘴黑鵯的鳴叫聲大致有三種:「啾嘰啾」的單音節,聽起來像「小氣鬼」的清脆叫聲,以及常被誤認為是貓叫聲的「喵—喵—」叫(王嘉雄、吳森雄、黃光瀛,楊秀英、蔡仲晃、蔡牧起、蕭慶亮,1991;宋心怡、洪貫捷、林瑞,2012;青悠,2017;黃有評,2023;謝伯鴻,2016)。

    有趣的是,由於紅嘴黑鵯常會躲在樹上發出類似「喵—喵—」的貓叫聲,以至於發生民眾誤以為是小貓被困在樹上,而報警前來營救的趣聞(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2023)。

    有關紅嘴黑鵯的鳴叫聲,根據陳奕全(2017)在陽明山地區進行的研究發現,紅嘴黑鵯偏好在五、六月的時候鳴唱,到了六月初即不再鳴唱,因為剛好與陽明山暮蟬六月後出現,七月達到高峰的時間幾乎完全錯開,可避免受到干擾。其因可能在於鳥類將需要大量鳴唱的繁殖階段,即鞏固領域及吸引配偶時期與蟬的繁殖季節分隔,以避免受到蟬鳴的干擾。此外,紅嘴黑鵯偏好在日出時較低溫的時候鳴唱;其鳴叫聲是由「啾嘰啾」三個單音所組成,有時也有單音出現的情況,頻率在3000Hz至8000Hz之間;此外,還有帶著濃厚鼻音的「喵~」音調,先升後降,頻率較寬,頻率在1000Hz至10000Hz之間(陳奕全,2017)。


六、食性


    紅嘴黑鵯屬於雜食性鳥類,喜於樹木中層取食(尤少彬,1999),常以花蜜、花托、葉芽、果實為食(宋心怡、洪貫捷、林瑞興,2012;林文宏,1997;青悠,2017;黃有評,2023;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23;劉小如,2012;謝伯鴻,2016)。沈秀雀(2011)指出,紅嘴黑鵯會啄食榆科(榔榆)、桑科(麵包樹、正榕、垂榕、桑樹、黃金榕、構樹)、樟科(樟樹、蘭嶼肉桂、陰香)、大戟科(茄冬、蜜花白飯樹、血桐、變葉木)、漆樹科(黃連木、芒果樹)、五加科(澳洲鴨腳木)等植物的果實。

    葛兆年、鄭惟仁(2013)針對臺北植物園的鳥類食性進行探究,結果發現紅嘴黑鵯以果實為主食,也會取食花粉蜜、花瓣或花托。紅嘴黑鵯消化道對陰香種子的發芽有促進作用,因此對陰香的傳播應有助益。取食的食物中,植物佔76.8%,動物(節肢動物)佔23.2%;紅嘴黑鵯和臺灣擬啄木的取食植物重疊度為52.8%,和白頭翁的取食植物重疊度為55.2%,和綠繡眼的取食植物重疊度為40.2%,和樹鵲的取食植物重疊度為31.9%。

    陳炤杰、周蓮香(1999)觀察福山試驗林紅嘴黑鵯的食性發現,紅嘴黑鵯會取食9種果實。取時果實時,會將整顆果實吞下,再將種子排於他處。紅嘴黑鵯有逐果而居的習性,亦即會隨著果實量的變化而遊走於不同的棲地環境中,例如1997年9月中旬離開福山,隔年1月中旬才又出現。紅嘴黑鵯最常取食位於樹冠層且結果量大的果實,例如樟科植物的果實。紅嘴黑鵯不論是繁殖季或非繁殖季,取食果實的比例高達90%以上。
    
    林佩蓉、張明雄、伏鳳歧、謝欣怡、鄭惟仁、丁宗蘇(2018)等人則進一步探討紅嘴黑鵯取食果實的型態。結果發現,紅嘴黑鵯在取食果實時,會先選擇直徑小於喙基寬度,且較大的果實,並以吞食方式進食;而在吞食直徑較大的果實前,會先會用喙拋接果實,以測試能否直接吞入果實,有時長達1分鐘之久。而在取食直徑大於喙基寬度的果實時,則會採取啄食的方式進食。

    Chen和Chou(2008)的研究則發現紅嘴黑鵯主要在喬木的樹冠層上取食核果跟漿果,取食方式主要是啄食(gleaning)和飛啄(sallying),也會透過伸長頸部和腿部的伸展(reaching)方式攫取果實,偶爾會採取懸吊(hanging)的方式,將身體懸掛在枝幹上取食。而Somasundaram和Vijayan以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境內伯爾尼丘陵區(Palni hills)的鳥類所做的調查發現,紅嘴黑鵯在獵食時,以攀附於枝條上取食為主,佔77.4%,其次為攀附於樹葉上,佔19.3%,再次為空中捕食,佔3.2%。

    除了取食植物的花、果實外,紅嘴黑鵯也會捕捉昆蟲(宋心怡、洪貫捷、林瑞興,2012;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23;劉小如,2012;謝伯鴻,2016),尤其是小型鞘翅目(林文宏,1997)。趙仁方、許佳蓉、陳東瑤和陽平世(2007)的研究即發現紅嘴黑鵯有補食越冬斑蝶的行為。


七、棲地

    紅嘴黑鵯屬於樹棲型鳥種,常出現於中、低海拔之闊葉林、山坡地、果園、農田及林緣地帶,甚至在平地公園、學校等處也能發現牠們的蹤跡(青悠,2017;孫依婷,2021;黃有評,2023),喜停棲於高大喬木、枯枝或樹頂上(王穎,1985;王嘉雄、吳森雄、黃光瀛,楊秀英、蔡仲晃、蔡牧起、蕭慶亮,1991;林佩蓉、張明雄、伏鳳歧、謝欣怡、鄭惟仁、丁宗蘇,2018;劉小如,2012)。Li、Wang、Cai1和Lin(2020)的研究則發現,紅嘴黑鵯喜歡在背光坡道、竹林、灌木叢棲息,因為竹林和灌木叢可以提供庇護,而背光坡道有利於種子發芽,有利於取食。

    值得一提的是,紅嘴黑鵯有一個相當有趣的「反降遷」習性,亦即當冬季氣溫降低時,許多鳥兒會前往較低海拔的溫暖地區過冬,可是紅嘴黑鵯卻反而朝向較高海拔處移動(宋心怡、洪貫捷、林瑞興,2012;吳禎祺,2007;青悠,2017;孫依婷,2021)。這種「反降遷」的習性,很有可能是為了要進駐其他鳥類避冬後空下的棲息空間,以利於取食(青悠,2017)。吳禎祺(2007)則指出,10~12月非繁殖季時,中、高海拔果量明顯高於低海拔,是紅嘴黑鵯秋、冬季上遷的主因。


八、繁殖

    紅嘴黑鵯在非繁殖季的秋冬時節,多半會集結成大群,集體於森林之間覓食,也有助於禦敵(王力平,2018;王穎,1985;宋心怡、洪貫捷、林瑞興,2012;青悠,2017;孫依婷,2021;謝伯鴻,2016)。而當四月至七月的繁殖季到來時,鳥羣就會散開,各自去尋找適合的巢所,組織家庭,繁衍牠們的下一代(丁昶升,2017;王力平,2018;林文宏,1997)。紅嘴黑鵯的繁殖季約介於每年的四月到七月。紅嘴黑鵯採一夫一妻制,巢多築在離地面不高的隱密樹木分枝處,但偶爾也會將巢築在都市建築的陽台上,每巢約產2至4顆卵(黃有評,2023;劉小如,2012;謝伯鴻,2016)。築型呈碗狀,多以草莖、枯樹葉、甚至尼龍繩等製作,築巢期間可見雄鳥嘴叼巢材不停奔波回巢穴交給雌鳥處理(黃有評,2023)。

    有關紅嘴黑鵯的築巢狀況,國內並沒有詳細的資料可供參考,因此筆者援引Hume(1889)針對喜馬拉雅黑鵯(Hypsipetes psaroides)所做的觀察,提供讀者參考。喜馬拉雅黑鵯大多在五月至六月產卵,偶爾也會在四月下旬產卵。親鳥通常會樹木的中層位置築巢,距離地面約50尺的高度。巢位選擇在枝幹分叉處,選取較粗的草和乾樹葉圍成鳥巢,外部繞以大量的蜘蛛網,將鳥巢綁牢於枝椏上,內部再襯以柔軟的細草莖或苔蘚,厚度約介於0.25英寸至0.5英寸。鳥巢形狀為中等深度的杯型,直徑約2.5英寸,深度約1.5英吋。通常巢穴裡會有3至4顆蛋,卵呈橢圓形,表面呈細緻光滑的白色,並帶有淡淡的粉紅色,周圍則有豐富的紅紫色斑點,平均長度約為1.03英寸,寬度約為0.75英寸。


九、威脅

    紅嘴黑鵯未被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列為需要保育行動的等級,在臺灣也未被列入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育類鳥種名錄中(劉小如,2012)。


十、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丁昶升(2017)。淺談二十年來臺北都會區的鳥況變化。林業研究專訊,24(3)。Pp.22-27。
2.尤少彬(1999)。關刀溪非繁殖季鳥類同功群之研究。林業研究季刊,21(2)。Pp.61-74。
3.王力平(2018)。追尋森林的聲影。林業研究專訊,25(3)。Pp.25-29。
4.王嘉雄、吳森雄、黃光瀛,楊秀英、蔡仲晃、蔡牧起、蕭慶亮(1991)。台灣野鳥圖鑑。亞舍圖書。台北縣。
5.王穎(1985)。墾丁國家公園南仁山生態保護區水域鳥類生態研究。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6.佚名(先秦)。爾雅。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7.吳禎祺(2007)。北大武山區森林鳥類群聚、食性和海拔遷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8.宋心怡、洪貫捷、林瑞興(2012)。探索湖山生物資源解說手冊-鳥類篇。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9.沈秀雀(2011)。都會覓蝶覓鳥樂:台灣誘蝶誘鳥植物的故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10.林文宏(1997)。台灣鳥類發現史 :458種鳥類發現傳奇。玉山社。
11.林佩蓉、張明雄、伏鳳歧、謝欣怡、鄭惟仁、丁宗蘇(2018)。四種臺灣低海拔食果鳥類對果實尺寸及顏色之偏好。中華林學季刊,51(3)。Pp. 187-203。
12.青悠(2017/10/06)。神話中的銜火聖鳥「紅嘴黑鵯」,在被燻黑前是什麼樣子?泛科學。
13.孫依婷(2021/12/24)。為人類叼回火種 布農族的神聖之鳥:紅嘴黑鵯。環境資訊中心。
14.國立科學自然博物館(2023/12/11)。紅嘴黑鵯。
15.教育部(2024)。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上網日期:2024.04.21。
16.陳奕全(2017)。蟬聲對鳥類鳴唱行為的干擾。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17.陳炤杰、周蓮香(1999)。福山試驗林森林鳥類之食性觀察。台灣林業科學,14(3)。Pp.275-287。
18.黃有評(2023/01/11)。有評論鳥-第四十七單元:紅嘴黑鵯。澎湖時報。
19.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2023/08/12)。森林樹上傳來喵喵貓叫疑似受困,新北動保員趕至現場救援,原來被牠耍了。
20.葛兆年、鄭惟仁(2013)。臺北植物園鳥類吃甚麼植物?林業研究專訊,20(2)。 Pp. 34-37。
21.趙仁方、許佳蓉、陳東瑤、陽平世(2007)。台灣台東大武地區越冬斑蝶生態之研究。台灣昆蟲,27(1)。Pp.17-30。
22.劉小如(2012)。鵯科。劉小如、丁宗蘇、方偉宏、林文宏、蔡牧起、顏重威(著)。臺灣鳥類誌(下)第二版。pp.95-117。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3.謝伯鴻(2016/02/28)。紅嘴黑鵯。自然谷。

英文部分

1.Chen, C. C.,& Chou, L. S.(2008). Differences in Foraging Ecology between Generalized and Specialized Frugivorous Birds in the Fushan Experimental Forest, Northeastern Taiwan. Taiwan. J For Sci, 23(3). Pp.233-242.
2.Gill, F., Donsker, D.,& Rasmussen, P. Eds. (2024). Bulbuls. IOC World Bird List (v14.1). doi :  10.14344/IOC.ML.14.1.
3.Gmelin, J. F. (1789). AVES PASSERES: Turdus. 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1(2). P.829.
4.Gould, J.(1862). Descriptions of Sixteen New Species of Birds from the Island of Formosa, collected by Robert Swinhoe, Esq., Her Majesty's Vice-Consul at Formosa.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Pp.282.
5.Gregory, S. M. S.(2000). Nomenclature of the (Hypsipetes Bulbuls (Pycnonotidae). Forktail, 16. Pp.164-166.
6.Hume, A.O. (1889). The Nests and Eggs of Indian Birds. Vol. 1 (2nd ed.). R H Porter, London. Pp.164-168.
7.Jobling, J. A. (2010).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p. 121. ISBN 978-1-4081-2501-4.
8.Li, N., Wang, Z., Cai1, Y.,& Lin, Z.(2020). Importance of Microhabitat Selection by Birds for the Early Recruitment of Endangered Trees in a Fragmented Forest. Avian Research, 11(46). Pp. 1-6.
9.Somasundaram, S. & Vijayan, L.(2008). Foraging Behaviour and Guild Structure of Birds in the Montane Wet Temperate Forest of the Palni Hills, South India. Podoces, 3(1/2). Pp.79-9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