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學業成就愈高者愈能擔當教職嗎?

Pasi Sahlberg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the guardian / 2015-03-31

原文網址: http://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5/mar/31/finnish-teachers-special-train-teach

重點摘譯:

當我的姪女高中畢業時,她最想從事的職業就是當個小學教師。儘管對教書極有興趣,頭腦也很好,但她卻在申請就讀赫爾辛基(University of Helsinki)的師資培育計畫時名落孫山。

這是很常有的事。通常,芬蘭的大學會將申請入學者打回票,讓他們繼續充實自己,捲土重來,就像我的姪女一樣。事實上,芬蘭的小學師資培育計畫相當受到年輕學子的歡迎,每年的錄取率約只有10%左右。幸運獲選入學的學生必須修讀5到6年,才能成為教師,在課堂上執教。

有些人認為,申請師培計畫的競爭如此激烈是促使芬蘭教師卓越的關鍵因素,而正因教師如此卓越,才能促使學生表現出卓越的成就。有人說,因為只有10%的申請者能夠通過嚴格的師資培育入學門檻,所以只有申請者當中的佼佼者才可能入選成為準教師。基於這樣的論調,許多國家的政府及機構都想盡辦法,要將最優秀和最聰明的年輕學子網羅到教育界。各種快速師培的管道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誘使著聰明的大學畢業生前來,只需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可以任教。他們認為,愈是聰明的人,就愈能成為優秀的教師。

但,真的是這樣嗎?

那些比我姪女更早被選擇成為芬蘭準教師的,究竟是哪些人呢?我們不妨就仔細地來檢視一下,那些在赫爾辛基大學師培計畫申請中一試中舉者的學業表現吧!該校的入學考試共分成兩個階段。首先,所有的學生都要進行國家級的紙筆測驗,表現最佳者將進入第二個階段,接受該大學所安排的特定性向測驗。就赫爾辛基大學來說,在獲選的120名學生中,六成的學生是將其入學考試成績和高中學科成績加總,其餘四成的學生,則只計算其入學考試的成績。

去年春天,共有1650名學生向赫爾辛基大學提出申請,以角逐該校師資培育計畫的120個名額。若將獲選者的高中畢業成績換算成1分到100分,則有1/4的學生,學業成績位居於前20%,有1/4的學生,學業成績落在後50%,而有一半的學生,學業成績乃介於51分至80分之間,亦即屬於中等程度。由此而觀,認為芬蘭係選擇"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才擔任教職乃是一種迷思。

如果負責芬蘭師資培育的教育人員認為,教師的素質和學業能力有關,那麼他們就應該會選擇我的姪女及其他許多表現卓著的學校畢業生。的確,赫爾辛基大學可以輕易地從那些最優秀且最聰明的學生當中,選取每年所需要的師培生,而他們也都擁有著令人欽佩的學業成績。

但是他們並沒有這麼做,因為他們知道教學潛能乃是平均地散佈在不同的個體當中。例如年輕的運動員、音樂家和領導者通常都擁有教師的特質,卻不見得擁有優異的學業成績。芬蘭讓我們知道,最重要的並不是讓"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來擔任教職,而是要設計出一個良好的師資培育管道,從眾多擁有教學熱忱的年輕學子中選出最好的候選人。

教師專業已成為全世界教改者相互間最熱門的話題。在英格蘭,從總理David Cameron以降的諸多政策制定者均認為,提升教育的方式就是要吸引比較聰明的人來擔任教職。諸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等國際組織,以及培生集團(Pearson)的Michael Barber、美國前紐約市教育署署長Joel Klein等均倡議,一國教育體系的品質無法超越該國教師的素質。這些看法都是迷思,而且也和教育政策和改革所呈現的證據相悖離。

我們必須承認,學業表現最優秀的學生,未必就是最優秀的教師。要形塑成功的教育體系,最重要的莫過於找到正確的人才,將教職當成一生的事業。

喔!我的姪女最後怎麼了?她後來再度提出申請,並且順利獲選。最近她畢業了,並且和她的大學同學一樣,將以教職為其一生的職業。


作者簡介

Pasi Sahlberg為芬蘭籍教育學者,擔任芬蘭國際行動與合作中心(Finland’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Mobility and Cooperation)主任,並兼任Helsinki及Oulu大學教授。此外,亦是國際著名教改學者,曾任職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並被許多國家聘請為教育改革顧問。著有暢銷書"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及該書續集"Finnish Lessons 2.0: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

(*本文獲Sahlberg教授授權中文翻譯,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