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專區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無口語重度自閉症學生的購物教學

 李明洋

一、個案描述

小旭是個重度自閉症的男孩,五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從外縣市轉安置到本班。即便小旭無口語能力,但能理解過來、坐下、起立、拿杯子、上廁所等簡單的口語指令,而且肢體動作的發展也非常好,不僅能執行掃地、開關窗戶、開關電燈、倒垃圾、推餐車等工作,甚至還能提筆仿寫國字。

二、問題分析

    然而,小旭對於數字與數量的理解能力非常薄弱,例如無法排序1到10,也不知道數字1到10代表的意義。經過幾次的教學,筆者歸納出小旭在學習數字和數量時,所面臨的幾個問題:

(一) 唸名能力薄弱:小旭在伴隨肢體動作,以及具有情境脈絡的情況下,較能順利地辨認口語指令,一旦將肢體動作和情境脈絡抽離,單獨說出某物品的名稱,小旭就會顯現出不知所措的樣子。例如當用餐時間對他說「拿碗」,他就會立刻去拿碗,但若單獨對他說「拿碗」,他就無法應對。雖然經過教導,這樣的情況也依然沒有好轉。也因此,即便帶著小旭認唸數字,他也無法照著聲音訊號,正確進行數字的辨認。

(二) 缺乏口語能力:由於受到口語上的限制,小旭無法像一般孩子透過嘴唸的方式,進行唱數,又加上唸名能力薄弱,也因此一直沒有辦法穩定地發展出數字排序的能力,也就更不必說具有數數的能力了。

對此,小旭的媽媽除了感到憂心外,也熱切希望小旭有朝一日能夠養成獨立購物的能力。有鑑於此,筆者遂將購物能力列入小旭畢業前能學會的重要技能。

三、擬訂計畫

雖然小旭仍未發展出數字與數量概念,但從小旭具備不錯的口語理解能力,良好的肢體發展狀況,以及頗為穩定的情緒特質,筆者認為小旭在小學畢業前,應該能夠建立起一定程度的數字概念,並能在協助下進行購物。因此,以兩年的時間,先在教室裡建立起小旭購買物品的能力,包括「數字概念」與「數量概念」的建立,以及「模擬購物」的練習,最後能在教師的協助下,實際到超商正確地購買金額在100元以內的物品。

茲將小旭的購物教學計畫說明如下:

(一) 數字概念教學

    數字概念教學分為「數字辨認教學1~10」和「數字排序教學1~10」兩個部分。進行數字概念教學前,筆者先以word軟體編輯製作兩套包括數字1至10,尺寸如撲克牌大小,並加以護貝的數字牌,以做為數字概念教學的教具。

1.數字辨認教學1~10

數字辨認教學1~10的教學活動包括「數字對應活動」、「數字記憶活動」和「數字配對活動」。依序說明如下:

(1)數字對應活動:筆者事先準備兩套包括數字1至10,尺寸如撲克牌大小並予以護貝的數字牌,一套在筆者手上,另一套則攤開,照順序呈現在小旭的桌上。每次筆者僅呈現一張數字牌,同時唸出該數字牌代表的數字,並要求小旭根據該張數字牌,從桌上挑選出相應的數字牌(請見圖1)。

圖1 數字對應活動

若答對,筆者即給予小旭口頭或肢體獎勵;若答錯,則帶著小旭操作一遍。也可由小旭擔任老師,呈現數字牌給筆者看,筆者則視情況操作正確或錯誤,由小旭評斷。一開始,可以進行較少數量的數字牌練習,例如僅進行1至3的練習;再視情況增加數字牌的數量,例如進行1至5的練習。

(2)數字記憶活動:筆者將兩套包括1至10的數字牌以方陣形式排列在小旭的桌上,然後帶著小旭逐一用手指著數字牌,同時筆者唸出數字牌代表的數字。操作完畢後,將數字部分朝下蓋住。接著,由筆者和小旭輪流翻開數字牌,每次翻開兩張。若翻開的兩張數字牌為相同數字,算答對,把該兩張數字牌取走(請見圖2),換對方翻牌。

圖2 數字記憶活動

若兩張數字牌的數字不同,算答錯,蓋回數字牌,換對方翻牌。直到所有數字牌都取完後,活動結束,獲得數量較多的數字牌者即為勝方。一開始,可以進行較少數量的數字牌練習,再視情況增加數字牌的數量。

(3)數字配對活動:筆者將兩套1至10的數字牌不照數字大小順序,整齊疊放在小旭的桌上,然後將最上面的一張數字牌攤開放在旁邊。接著,要求小旭每次從最上面拿取一張數字牌,若與桌上的那張數字牌為相同數字,即配對成功,將兩張牌取走,繼續拿取下一張數字牌。若拿取的數字牌和桌上的數字牌為不同數字,則攤開放在前一張數字牌的旁邊,繼續拿取下一張數字牌(請見圖3)。

圖3 數字配對活動

直到小旭將所有數字牌都配對完成,即結束活動。一開始,可以進行較少數量的數字牌練習,再視情況增加數字牌的數量。


2.數字排序教學1~10

數字排序教學1~10的教學活動包括「從頭排序活動」、「中段排序活動」和「心臟病活動」。分別說明如下:

(1)從頭排序活動:筆者從數字1開始,按順序將數字牌攤開,呈現在小旭的桌上,然後帶著小旭用手逐一指著數字卡,同時筆者唸出數字,並讓小旭記憶一段時間。接著,筆者將數字牌的數字朝下蓋住,再將另一套相同數量的數字牌散放在小旭桌上,要小旭依照正確的順序排列數字牌。等小旭操作完畢後,筆者隨即攤開正確排序的那套數字牌,並帶著小旭逐一核對(請見圖4)。

圖4 從頭排序活動


若小旭操作正確,筆者即給予口頭或肢體獎勵;若操作錯誤,則帶著小旭操作一遍。也可由小旭擔任老師,筆者操作給小旭看,並視情況操作正確或錯誤,由小旭評斷。

(2)中段排序活動:筆者從數字1之後的某個數字開始,按順序將數字牌攤開,呈現在小旭的桌上。之後,則仿照從頭排序活動的作法執行(請見圖5)。

圖5 中段排序活動

(3)心臟病活動:將一套1至10的數字牌按照數字大小順序排列,數字朝下,整齊疊放在筆者的前面,另一套則不照數字大小順序排序,也數字朝下,整齊疊放在小旭的前面。接著,參考撲克牌「心臟病」的遊戲規則,筆者和小旭同時翻開面前的一張數字牌,放在桌上。若小旭翻開的數字牌和筆者翻開的數字牌為不同數字,則兩人繼續翻下一張牌;若小旭翻開的數字牌和筆者翻開的數字牌為相同數字,就要立刻用手拍打自己面前的數字牌(請見圖6),如此,筆者即會立即給予小旭口頭或肢體獎勵。

圖6 心臟病活動

接著,筆者再將攤開的數字牌整理好,放回各自的數字牌堆中,繼續和小旭進行活動,直到所有的數字牌都翻完為止。

    

(二) 數量概念教學

在進行數量概念教學之前,筆者透過美江治療師,延請木工製作一個硬幣計數板(請見照片1)。硬幣計數板共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著藍色,共鑿有9個圓形凹槽,裡面以白色顏料依序標示數字10到90,每個凹槽均可放置1枚10元硬幣;下半部著黃色,也鑿有9個圓形凹槽,裡面也以白色顏料依序標示數字1到9,每個凹槽均可放置1枚1元硬幣。

除了硬幣計數板外,筆者尚準備數枚10元和1元硬幣,並將10元硬幣放在藍色塑膠盒,1元硬幣放在黃色塑膠盒,並以word軟體印製、護貝1到99的數字卡。之所以用藍色塑膠盒盛裝10元硬幣,黃色塑膠盒盛裝1元硬幣,目的在於讓小旭清楚地了解,要把10元硬幣和1元硬幣分別放在與塑膠盒相同顏色的圓形凹槽裡(請見照片1)。

照片1 硬幣計數板和裝有10元和1元硬幣的塑膠盒

 數量概念教學分為「個位數教學」、「十位數教學」、「混合教學」等部分。依序說明如下:

1.個位數教學

進行教學前,筆者會先將硬幣計數板和裝有數枚1元硬幣的黃色塑膠盒放在小旭桌上。接著,筆者一次呈現一張10以內的數字卡,要小旭按照數字卡上的數字,將黃色塑膠盒裡的1元硬幣,逐一放進寫有數字的黃色圓形凹槽裡,直到該數字卡的數字為止。經過幾次教學後,筆者發現小旭按照數字順序擺放硬幣有困難,例如當字卡上的數字為5的時候,小旭往往會直接把硬幣放進寫有5的黃色凹槽裡,若要他從數字1的凹槽開始擺放硬幣,他就會顯出不知所措的樣子。

有鑒於此,筆者遂將擺放方式修改為,一開始先把硬幣擺進寫有和數字卡相同數字的凹槽裡,再反方向擺放回去。例如當數字卡上的數字為5的時候,小旭就先把1枚一元硬幣放進寫有5的黃色凹槽,然後再把其他1元硬幣,按照4、3、2、1的順序逐一擺放。

等小旭擺放完畢後,再把凹槽裡的硬幣倒出,交給筆者。確認小旭能夠100%正確按照每張數字卡的數字擺放硬幣後,即進行十位數教學。

2.十位數教學

十位數教學的方式比照個位數教學,只是將裝有1元硬幣的黃色塑膠盒換成裝有數枚10元硬幣的藍色塑膠盒;數字卡則更換為印有10至90的數字卡。確認小旭能夠100%正確按照每張數字卡的數字擺放硬幣後,即進行混合教學。

3.混合教學

混合教學的方式也和個位數及十位數教學雷同,唯同時呈現裝有10元硬幣和1元硬幣的藍色塑膠盒和黃色塑膠盒,以及印有1至99的數字卡。

此外,筆者尚依照以下順序進行教學:

(1)個位數與十位數相同的二位數教學,例如數字11、22、99等。

(2)個位數小於十位數的二位數教學,例如數字12、23、56等。

(3)個位數大於十位數的二位數教學,例如數字21、32、85等。

(4)混合個位數、十位數和上述三種數字教學。

當筆者確認小旭已能按照數字卡上的數字,正確無誤地將藍色和黃色塑膠盒裡的硬幣擺放在硬幣計數板上,即將塑膠盒改換成一個錢包。亦即將1元和10元硬幣放在同一個錢包裡,當小旭要擺放硬幣時,則自行判斷、拿出10元或1元的硬幣。


(三) 購物教學

購物教學分為「辨認標籤數字教學」和「模擬商店購物教學」兩個部分,依序說明如下:

1.辨認標籤數字教學

除了以word軟體印製不同字型、不同尺寸大小,數字在100以內的數字卡外,筆者也從坊間的購物傳單和商品型錄上蒐集不同字型、不同大小,且價格均在100元以內的商品標籤,然後讓小旭依照數字卡和標籤上面的數字,進行硬幣擺放練習。確認小旭能正確擺放硬幣後,即進行模擬商店購物教學。

2.模擬商店購物教學

在教學前,筆者先進行模擬商店的布置。首先,筆者向學校商借一台收銀機,並為小旭準備一個方便攜帶的手提袋,內裝一個錢幣計數板和一個裝有數枚1元和10元硬幣的錢包。其次,筆者在教室裡規劃出商品區,擺放數張桌子,每張桌子都只放一個籃子,籃子裡也只裝一件商品,商品前則擺放一個壓克力標示牌,標出商品價格。筆者將每件商品的售價控制在100元內,並會根據小旭的表現,抽換壓克力標示牌上的數字卡。

接著,筆者在教室的另一端擺放一張桌子,做為結帳櫃檯,桌上放著一台收銀機、幾張過期發票、一個收納盒、一支充當掃碼機的額溫槍,還有一部會發出「嗶-嗶-」聲的計時器(請見照片2)。最後,筆者在教室裡規劃出計算區,供小旭數算硬幣。布置完畢後,即進行模擬購物。

照片2 結帳櫃檯

茲將小旭的模擬購物流程說明如下:

(1)筆者要小旭拿著裝有硬幣計數板和錢包的手提袋,坐在前門外面的椅子上等待。

(2)筆者告知小旭,請他從前門入內,並在他步入教室時,對他喊道:「歡迎光臨」。

(3)筆者要求小旭在商品區隨意選擇一件商品。

(4)小旭將該商品拿到計算區,根據商品標籤上的金額,數算硬幣(請見照片3)。

(5)小旭將商品和硬幣拿到結帳櫃檯,先將商品交給筆者掃碼,等筆者告知價格後,將硬幣交給筆者,然後拿取筆者交給他的一張發票,最後再將發票和商品一起放進手提袋裡。

(6)小旭提著手提袋,從後門離開教室,然後坐回前門的座位上,等待下一次的購物練習。

 

照片3 在教室的計算區數算硬幣

若小旭支付正確的金額,筆者會立即給予口頭或肢體讚美;若支付錯誤的金額,會立即糾正他,並請他將商品放回籃子裡,然後坐回座位,等待下一次的練習。若小旭某些步驟操作錯誤,例如忘了拿發票,則筆者會立刻提醒小旭,並請他繼續完成購物流程。


(四) 實際購物

在小旭六年級下學期的某次校外教學,筆者和班上另一位老師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帶著小旭前往附近的超商實際購物。小旭的媽媽已事先為小旭準備10個10元硬幣和20個1元硬幣。筆者為小旭訂定的購物目標為:正確購買由筆者指定的3件100元以內的商品。各件商品的條件為:價格為十位數的一件商品(例如10元、20元)、價格為個位數與十位數相同的一件商品(例如11元、22元),以及價格為個位數與十位數不同的一件商品(例如12元、21元)。

當天,小旭可能對陌生環境有點怯場,所以剛開始無法記住商品價格,以至於顯得手忙腳亂。於是筆者用手機將小旭預計購買的商品價格拍攝下來,然後讓他根據手機照片上的商品價格標籤數算硬幣(請見照片4)。跑完一遍流程後,小旭就漸漸得心應手了。

照片4 在超商一角數算硬幣

最後,小旭購買到的商品清單如下:

1.一個價值30元的麵包(價格為十位數的商品)。

2.一包價值22元的軟糖(價格為個位數與十位數相同的商品)。

3.一條價值12元的巧克力(價格為個位數與十位數不同的商品)。


四、實施成效

經過兩年的教學,小旭已建立起基本的數字概念,能夠獨立正確地按照數字大小排列1到10的數字牌,甚至會自己玩撲克牌的配對遊戲。雖然小旭的數量概念仍舊薄弱,例如不在硬幣計數板的協助下,只能獨立正確數算到3元;不過,在硬幣計數板的協助下,能夠獨立數算100以內的硬幣,而且能在超商裡正確地購買3件100元以內的商品。透過這樣的活動,小旭不僅經歷了一場印象深刻的體驗,而且他的優異表現,就連在櫃檯結帳的大姐姐都禁不住向他比了一個大大的讚。


(本文原刊載於育蛹化蝶:特教實務彙編2,2025年,4月,Pp.72-8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